刘亚琼
摘 要:将问题教学法引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符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要求,是保证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保证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基于此,本文以问题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会对相关教育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教学应用
一、引言
所谓“问题教学法”,其实就是通过问题的合理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方式。将问题教学法与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同时这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然而,当前国内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问题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为课堂效果助力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初中数学教师对于问题教学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是与重视程度相反的确实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落实不理想,而这就说明问题教学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是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教学法对于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知识的单方面传授为主。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是在进行问题设计是并没有将问题将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过于依赖模板化的问题,导致问题教学的方式流于形式,出现教学结果与问题教学方法的初衷相背离的现象。二是部分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形式过于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差,课堂效果不理想。
三、合理设计趣味化问题
数学学科教学开展的效果与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数学学科逻辑思维性较强,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以理论教学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学生的理解难度大,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走神现象的频发。基于此,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设置一些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内容的顺利展开。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进行课堂问题的创设,比如追星,近期的运动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拉进与学生之间的關系,保证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1]。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或是身边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它们的共同点,通过这种引导性的趣味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缓解课堂气氛,保证教学效果。
四、巧妙设计针对性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本质上还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为了课程教学服务而存在的。因此,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牢牢把握针对性这一特点,保证问题不能脱离课程教学内容而单独存在,这是问题教学方法实行的核心要求,只有将针对性融入到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才能保证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提炼问题要把握问题内容的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课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来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设计不脱离课堂教学的内容。二是教师也应该将针对性与问题形式的设计相结合,一是要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保证问题的提出与课堂的效果成正相关关系,避免出现模板化的问题形式。二是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节奏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去提出问题,比如,在学生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就可以设置一些合作讨论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兴趣。
五、科学设置层次性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这就决定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将思维框架意识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当中,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也不例外。基于此,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可能保证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一方面要保证问题之间的前后呼应,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避免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脱节。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还需要控制问题的难度,尽可能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客观规律来设计问题,避免出现因为过难的问题设计而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教学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逻辑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2]。
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的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二元一次方程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二元一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可以通过问题强化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概念认知,比如判断哪些是二次函数,接着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置解二次函数的问题,最后再通过实际问题去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保证课堂效果。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教学方法,这既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同时通过问题的合理设计引入还能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对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从趣味性问题、针对性问题以及层次性问题三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到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方式来保证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胡龙海.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9:0091-0091.
[2]刘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