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
【人物名片】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知
笔者:中国家长向来有望子成龙的观念,在培养孩子成才方面特别舍得花钱。作为教育专家,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会昌:我看这是一件好事,家长培养孩子成才,无论投资于智育还是体育,都是把钱花到了正经地方,对孩子有好处,无可非议。但我想提醒家长朋友们,投资教育要讲究平衡,不能踏入单一化的误区。
笔者:投资单一化是指什么?
陈会昌:就是只投资孩子的智力培养。有调查显示,家长普遍更愿意在文化课方面投资,商家投其所好,市面上的习题集等学习资料封面上大多有“迅速提分”之类的宣传。家长这样的投资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当然是有好处的,也是无奈之举,说来说去,无非是担心孩子最后挤不上那座通向大学的独木桥,但这样投资是失衡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坏处的。
笔者:您是说要注重情商培养吗?
陈会昌: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知。”
众所周知,影响孩子成长的两大心理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智能操作系统,它是孩子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时进行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活动能力的总和。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动力系统,它在孩子从事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起着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作用,包括需要、欲望、动机、兴趣、情绪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气质、习惯等。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甚至包括身体素质等生理因素。由此看来,非智力因素中包括情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智力因素作为操作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非智力因素往往在关键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笔者:国外的家长是否更重视孩子在非智力方面的成长?
陈会昌:我曾经编制过一个“儿童社会性发展问卷量表”,用它在中国父母和澳大利亚父母中进行测试和比较。我发现,中国父母与澳大利亚父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父母最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认真、刻苦地学习,是不是遵守纪律,等等,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孩子情感和情绪表现。澳大利亚父母则把孩子的情感和情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非常重视孩子平时的情绪状态。
笔者:这是文化差异还是澳大利亚父母的教育理念更先进?
陈会昌:我认为是文化差异。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西方教育理念先进,我们东方教育理念落后。西方人重视人的情感,一方面是文明带来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恰恰是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说,他们平均文化水平较高,更注意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情绪状态。负面影响是说,由于工业化影响,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普遍感到工作、生活的压力,所以容易出现情感、情绪方面的问题。
笔者:可是,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竞争加剧,孩子也被裹挟其中,情感、情绪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
陈会昌:没错。这种文化差异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们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孩子只有智力是不可能成龙的。如果孩子的情感、情绪发展不正常,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不诚实守信,不能理解别人,他将来会怎样?
笔者: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非智力方面投资呢?请您指教。
陈会昌:其实,在非智力方面给孩子投资,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不着花钱的,但家长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具体做法,我认为家长做好三件事就行:第一,给孩子讲故事;第二,教孩子做家务;第三,带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笔者:好的,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也能讲出很多故事的孩子,上学以后学语文不费劲儿,而且懂事早、人缘好
笔者:给孩子讲故事真的那么重要吗?
陈会昌:首先,孩子都喜欢听家长讲故事。只要一说讲故事,没有孩子会反对,甚至许多家长把讲故事当成奖励。
其次,对家长来说,给孩子讲故事并不难。现在市面上适合儿童听的故事文本很多,经典的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国历史故事》等,可以每天晚上睡前给孩子讲一个。
再次,孩子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小时候不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吗?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懂得了是与非,懂得了什么是勤劳与懒惰,懂得了正义与邪恶,懂得了诚实与欺骗,懂得了善良与同情。家长尽管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吧,讲得越多,好处越大。
最后,听故事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好处。经常听家长讲故事,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也能讲出很多故事的孩子,上学以后学语文不费劲儿,而且懂事早,人缘好。
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不仅能学会干活儿,还能学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和与人交往,同时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密切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笔者:国外的孩子做家务吗?
陈会昌:我在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期间,经常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做家务,用割草机割草、擦汽车、整修花木、刷房子等,什么都做。七八岁的孩子就在“后院甩卖”活动中跟父母一起兜售自家的旧东西。在这些家务劳动中,孩子不仅能学会干活儿,还能学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和与人交往,同时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密切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太心疼孩子了,总怕委屈了孩子,不让孩子做家务,实在是多虑了。
说到做家务的好处,我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我包饺子很在行,上小学和初中时跟母亲学的,从揉面到擀面皮儿,从调馅儿到包出漂亮的饺子,每一道工序都有要领,不耐心可不成。
我1994年在荷兰做访问学者,有一天到教授家给他们包饺子。教授夫人见我面皮儿擀得飞快,而且又圆又匀称,惊讶不已,把家里所有人都叫来参观,那阵势就像一帮老外在看中国人的杂技表演。待饺子煮熟,他们一边吃,一边交口称赞,还问我是跟谁学的。我自豪地回答:“跟我妈妈学的。”那半年中,同楼层住的中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挪威人,没有一个人没吃过我包的饺子。所以,我的人缘特别好。
笔者:这个优良家风传递给下一代了吗?
陈会昌:我长期在外国求学,没有机会教儿子,他上大学时还不会包饺子。前不久我决定补上这一课,正式把包饺子的手艺教给他,还把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告诉他。他来了积极性,很快学会了擀面皮儿,虽然慢一点,但总算学会了。
家庭旅游不用花太多钱,凑合凑合就能填饱肚子,但孩子在精神上获益匪浅
笔者: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哪些社会活动?
陈会昌:只要是接触社会的活动,都算社会活动,比如家长假期带孩子出门旅游,或近距离郊游,都是拓展孩子视野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尽量多、尽量近地接触社会,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大有好处。
家庭旅游不同于旅行社带队的旅游团,郊游甚至可以骑自行车去,绿色出行,全家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到地方一块野餐,或吃农家饭,喝农民家的井水,等等。孩子欣赏了大自然风光,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家庭旅游不用花太多钱,凑合凑合就能填饱肚子,但孩子在精神上获益匪浅。
笔者: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不乐意跟家长一起出游,和同龄人在一起玩更让他们开心。
陈会昌:是的。中学生不乐意跟家长长时间待在一起,究其原因,除了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对父母产生离心力之外,主要还是传统的亲子关系模式造成的。中国父母大多是权威型和统治型,不是平等型和朋友型,青春期孩子追求自由和独立,讨厌被压制,所以选择逃避父母。
笔者:既然这样,家长如何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呢?
陈会昌:事在人为嘛。我举两个例子吧。
我在调研时认识一位小学生的妈妈,是一家工厂的经理,生活比较富裕,有私家车。一个周末,她在百忙中抽出一天时间,专门驾车带自家孩子和孩子的几个同学出去玩。同学中有一个是孤儿。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看某某,没爸没妈,又可怜又孤单,带他一起去好不好?”这位妈妈真是了不起,既善良又通情达理,她对儿子的“投资”非同凡响,既丰富了儿子的课余生活,使儿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喘息,又培养了儿子的同情心、怜悯心、助人思想和团结友爱精神,是信息量极大、效率极高的社会活动。
还有一位妈妈,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在儿子学校开展的与盲童学校“手拉手”活动中,她让儿子把盲校的學生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玩,一起吃饭。在“希望工程”中,她与一位边远地区的残疾人孩子签订抚育协议,向对方提供资助,直到中学毕业。这位妈妈的善举既满足了自己的道德需要,也是培养自家孩子非智力素质的一种间接投资。她不用再向儿子说什么,她的行为本身已经具有无穷的说服力。像这样的妈妈,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她的儿子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同情心、肯帮助别人的人。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