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怎样才算好妈妈?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找到很多优美的成语:含辛茹苦、无微不至、舐犊情深、鞠躬尽瘁……最低标准也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否则就是不负责任。但凡事物极必反,妈妈的过度关注可能妨碍孩子的成长,“巨婴”“啃老族”就是此等妨碍的恶果。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看看下面这位妈妈的妙招儿——
暑假里,妈妈在家写文案,需要安静,但8岁的儿子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喊妈妈做这做那,即使下楼玩也频繁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送水、送纸巾、送驱蚊液,让妈妈无法安心工作。于是,她与儿子正经八百地签了一份“不要喊妈协议”,内容大致如下——
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写日记请先自己理清思路,写完请大声朗读并改通顺,不要喊妈;阅读时请专注认真,不要喊妈问时间到了没有;所有的题做完请认真检查,不要喊妈;不会做的题,请先读题3遍,独立思考,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自己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要吃什么早餐提前报备,或自备零钞下楼去买,不要喊妈;下楼玩耍时要自带水壶,提前备好驱蚊液,不要动不动就打电话喊妈……
总之,妈妈摆出了要当甩手掌柜的架势,逼儿子独立。儿子感觉新鲜,爽快地答应了。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积习难改,遇到麻煩仍第一时间向妈妈求助。此时,妈妈总是狠下心来,若无其事地指指贴在墙上的协议,然后埋头写自己的文案。有协议在,儿子无话可说,只好自己想办法。几次求助不成,儿子断了依赖妈妈的念想,做事的主动性渐渐增强。
不让儿子喊妈妈,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妈妈每天都会对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点评,重点表扬、奖励儿子的进步。
妈妈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21天,长期坚持下去,会形成顽强的信念,而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因此,她意志坚定地把协议执行了整整一个暑假。令她欣喜的是,儿子的进步非常明显,不仅学会了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挤牙膏刷牙,自己盛饭,做到了生活基本自理,而且学习更自觉了,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同时,妈妈也腾出了大把时间做自己的事,一举两得。
暑假开学前一周,妈妈带儿子出门旅游。他们各自收拾背包,儿子认真列出必须携带的物品清单,一一落实,不需要妈妈操心。途中,儿子还主动帮妈妈扛背包,成了让妈妈依靠的小暖男。
这位拒绝儿子依赖的妈妈是不负责任吗?当然不是。培养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家长的首要责任;相反,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包办代替,是扼杀孩子的独立性,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读者朋友,如果您的孩子依赖性较强,事事求您帮忙,建议您学学这位妈妈的做法,与孩子签一个协议,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要知道,契约式的管理方法尽管显得生硬,但对于规范孩子的行为非常有效,因为协议条理清晰,内容翔实,易于操作,而且方式新颖,孩子大多不反感。至于协议的条款,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拟定。欢迎大家在本刊微信公众号上分享自家的协议内容,共同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