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要紧紧抓住教学活动这个“牛鼻子”,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体验内化的生动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设计应注重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活动设计要有目标意识。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善于针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的内容,遴选和提炼活动主题,找出“德育味”所在。一方面,注意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目标要素融入活动中;另一方面,要凸显开放性,注重为儿童的体验、内化、意义生成提供抓手,为他们的潜能开发、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撑。由此,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铺平道路。
如一名教师在执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虎门销烟》时,梳理出教材的逻辑顺序:鸦片带来的危害——有识之士的抗争经过(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的结果——跨越百年的香港,见证了民族的复兴。教师在沿用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时,认识到这一课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侵略者的“不满”和“悲愤”的情绪上,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产生“落后就要挨打”“国弱则民哀”的共鸣;在学习了解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认识到他们的不屈,还要体会到他们的远见与智慧,并产生“惊叹”“赞叹”“敬佩”的情感。由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①知道“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②了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③借助情境、数据,联系生活,体会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感受民族英雄的报国之“志”和报国之“智”。④通过赏析活动——香港被割让和香港回归的场景对比,体验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其中,第③④项目标是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呈现历史事件,而是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一要让学生感悟“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中不甘屈辱的民族之魂,同时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报国之“志”和报国之“智”而赞叹。二要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为今天中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宏伟志向。在以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小小漫画知时局;二是禁烟运动交流会;三是抗英事迹分享会。在这几个逻辑关联紧密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悲”到“叹”再到“赞”的情感线索中悟理,为导行奠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努力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展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学生情趣和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用心体验,自觉感悟,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活动过程中感悟活动的价值。
如在执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时,在“品时事,悟道理”“看电影,学党史”两个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设计爱党台历”的活动:“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些特殊的标记?如春节的爆竹、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粽子,中秋节的月亮、月饼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老师想邀请大家利用今天所学的党史知识,美化爱党台历,为建党节设计一个特殊的标志,画在台历设计单上,用以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了个性化的创作。在全班分享交流时,有的学生说:“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所以我给数字涂上红色,并在旁边画上一艘红船,因为中共一大后期的会议地点是在浙江嘉兴的一艘红船上。”有的学生说:“我画了一个“100”,因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也画了一艘红船,以体现共产党人的‘红船精神。”还有的学生说:“我画的是党旗、党徽,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在最后的交流反馈中,教师让学生说说心目中的中国共产党。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伟大”“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百折不挠”……学生从活动中感悟到信仰的力量,激发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从而树立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
三、活动场景尽量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活动应回归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自主实践、体验和感悟,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内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铺垫。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的第一课时《早期文明发祥地》为例。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以及“我们共同的世界”第3条“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早期文明发祥地》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两点:①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成因、特点、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早期文明自豪;②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住、食、用等方面的特点,体会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古代文明形成的意义。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成因、特点和成就;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早期文明而自豪。
为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位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环节,营造了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比如,开课时设计的模拟考古环节,教师把资料埋入沙土中,让学生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分组进行考古发掘,再把发掘到的文物联系起来进行猜想,把学生快速带入深度了解这段早期文明的情境之中。其中,有趣的甲骨文拓片的猜想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殘片的观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字对于记录文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课教材内容涉及四大早期文明,时间跨度长,知识容量大。教师在教学时,以学生生长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的几件文物为点,先带领学生感知早期的农耕文明,然后借助“微型博物馆”中的三幅壁画和印章,拓展延伸到其他早期文明,由此以点带面。对本课的教材,教师也做了大胆的取舍:补充了河姆渡遗址的相关教学资源,舍弃了黄河流域的部分文物,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自主探究。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