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国清
所谓长课文,是指那些篇幅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各要素联系复杂的课文。这类课文既考验教师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能力,也是对教师精准了解学情、有效管控课堂的挑战,更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试金石。长课文怎么教?本期精选了四篇文章谈“如何教学长课文”。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长课文虽然不是很多,但因为篇幅长、内容丰富,小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学习目标。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长课文《木笛》,谈一谈长课文的教学策略。
《木笛》通过记叙木笛手朱丹宁可失去被乐团录取的机会,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演奏欢快乐曲的事,歌颂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为力争在有限的课时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运用了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一、以“考”贯之,考出民族气节
《木笛》的故事背景是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的考场。既然是乐团招考考场,就会有考官和应考者。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紧扣一个“考”字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既可集中精力直奔主旨,也能节约教学时长,实现课堂高效。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①招考的考官和应考者分别是什么人?②乐团考试的内容是什么?第1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考试的重要性,第2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试题的感情基调。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后,很容易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一,招考的考官是丹麦音乐大师,他是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专家;应考者是朱丹,他是一名颇有音乐才华的青年,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二,乐团考试的内容是“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然后,笔者提出一个明显有争议的问题——“考试结果如何?”一部分学生认为“朱丹放弃了考试,没有被录取”,一部分学生认为“朱丹打动了大师,被乐团正式录取”。双方各说各理,争执不下。笔者没有做最后判决,而是引导学生回到这次考试的内容上。学生感到很奇怪:前面不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吗?看到学生的疑惑神情,笔者不再卖关子:“同学们,从字面上看,这次考试的内容是“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但是,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里,演奏这样的曲子,你觉得合适吗?”性急的学生立即抢答“不合适”“不应该”。笔者趁势引导:“既然在这样的日子里不适合考这样的曲目,朱丹毅然放弃了考试,而大师又录取了朱丹,也就说明朱丹通过了考试,那么,这次的考试除了演奏曲目,还在考什么呢?”学生兴致高涨,知道要从字面上的考试内容去挖掘蕴含其后的抽象的考试内容。经过分组讨论、笔者引导,学生最终明确了这次的考试内容主要考查了朱丹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这正是本文所要表现的主旨思想。
二、以“史”贯之,厚植家国情怀
《木笛》的矛盾冲突是由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与乐团招考的考试曲目造成的。什么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与乐团招考的考试曲目有何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如此,学生才能明确朱丹宁可放弃这次重要的考试也不愿演奏招考大师指定曲目的原因及该事件体现的人物精神。
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接着,将学生的回忆归纳出来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沦陷。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被日寇像牲畜一样虐杀。惨绝人寰的屠杀持续了40多天,遇难同胞超过300000人。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国殇日。
笔者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段史实后谈感受,有的学生说“为死难的同胞感到惋惜”,有的学生说“心中充满了悲愤,为我们的祖国曾遭践踏而痛苦”,有的学生说“我们要记住历史,要振兴中华”,还有的学生说“应该每年纪念这些死难的同胞”。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将南京大屠杀与欢乐的乐曲进行对比,学生立即明确:前者是悲惨的,是令人痛苦的;后者是快乐的,是昂扬的,是令人欢欣的。二者是相对立的关系,是无法统一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的。
弄清了二者关系,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回到主人公的表现及其精神层面上。经过分组讨论和总结,学生最终明确: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是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人间惨剧;而表现快乐、欢欣的曲子是不适宜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演奏的。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一天,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高兴、快乐,所以,朱丹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并毅然离开考场,放弃了这次难得的考试。这正是他牢记国耻、心系祖国的表现。作者这样写,既强调了主人公坚定的民族气节,也彰显了主人公崇高的家国情怀。
将惨痛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贯穿于《木笛》的教学中,学生能很快从文本的字面意思中把握文本的主旨思想,这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学生内心。
三、以“景”衬之,烘托爱国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长课文多以记叙为主,以故事情节取胜,景物描写较少,但景物描写往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在很多长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抓住景物描写进行教学指导,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木笛》时,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自主解决本文的基础知识;接着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大体上弄清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内容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雪天,并不惜笔墨地描写雪片?对前半个问题,学生都能答出“12月份正是冬天,故事也发生在冬天,这样安排使故事更真实”。对于后半个问题,学生就很迷茫了:“冬天下雪,不很正常吗?”于是,笔者这样引导:“冬天除了下雪,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不假思考即答出“寒冷”等内容。笔者抓住“寒”引导:“‘寒只是身体的感觉吗?在这个特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里,‘寒还指什么?”学生讨论后,很快明白:“‘寒在这里更指心灵之寒、心中之悲、内心之凉。”弄清楚了这些,笔者又引导:“雪片是什么颜色?这种颜色往往象征了什么?”学生略加思考,即答出“白色象征纯洁”之类的答案。笔者趁热打铁:“作者不惜笔墨写冬天的雪片,到底想表达什么?”学生结合前面的引导,终于明确:把故事安排在12月13日,是為了强调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让读者牢记这个日子。这个日子对中国人而言是寒冷的,也是悲凉的,更是痛苦的。作者写雪片,是为了烘托朱丹对国家、民族纯洁高尚的挚爱,也突出了参加纪念活动的孩子们洁白无瑕的民族情感。
(作者单位:黄石市阳新县城东新区白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