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良
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第一学段),“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二学段)。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感悟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和情感。在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更有价值呢?
一、真实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是有价值情境的首要条件。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24时计时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时,笔者在开课时播放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听出来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起始音乐。于是,笔者提问:你们什么时间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学生回答:7点。马上有学生补充:晚上7点。笔者乘机提问:他说的时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他说得很清楚,是晚上7点。学生明确:早上、晚上都有7点,不说清楚就会混淆。接着,笔者播放一段《新闻联播》的录制视频,并提问:屏幕上有没有出现晚上7点?学生认真观看,发现屏幕上出现的是19:00,产生了认知冲突和学习需要。此时有学生提出,19:00就是晚上7:00,这是一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于是,笔者用“为什么19:00就是晚上7:00”顺利引出教学主题。
二、简约的问题情境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说过:“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会选择比较简单的那种媒体。”以简约的问题情境引入教学,能直击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首先提问:谁知道国庆节是几月几日?学生齐答:10月1日。笔者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并提问:“国庆节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10月份有几天呢?”对于前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是9月31日,有的说是9月30日;对于后一个问题,有的说10月份有30天,有的说10月份有31天,还有的说是29天。笔者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有疑惑,有疑惑就要想办法弄清楚。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通知客人国庆节前一天来报到,参加庆祝活动,我们写通知是写9月31日来报到,还是写9月30日来报到呢;如果你家平均每天用3度电,妈妈要你算一算10月份共用多少度电,你是用3乘30,还是3乘31呢?该问题情境引出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新知的探索创设了良好的氛圍。
三、基于起点的问题情境
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共同构成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明确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以此设计教学、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对问题的深度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用“同学们,你们用钱买过东西吗?”这一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愉快的情境中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接着问:“这些钱,大家都认识吗?”然后追问:“关于钱,你还知道哪些?”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是很浓厚的,他们的思维始终没有脱离“钱”(人民币)这一数学问题。整个导入环节,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简洁而有效,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抓住本质的问题情境
实际问题往往蕴含着多重信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挖掘问题情境中蕴含着的学科本质元素,帮助学生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建构问题情境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一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时,把课本情境图制成课件,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游乐场一角”。课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我发现游乐场有个商店。”“我发现摩天轮在转动。”“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摩天轮、小火车、过山车。”“我发现过山车开得好快哟!”虽然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时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教师的提问过于笼统,学生的思维偏离了教学轨道。情境中,像商店、树木、快速的过山车等都是干扰信息,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这些干扰因素中转移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基于此,笔者认为这节课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学生有的说去过,有的说没去过)老师这里有一张游乐场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齐):想看!
师(出示教材第44页“游乐场”主题图):游乐场的小朋友们在玩什么?
生:有的在玩小火车,有的在玩过山车,还有的在玩摩天轮。
师: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玩的?有单独行动的吗?(引导学生2个2个、3个3个、4个4个地数小朋友。)
“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玩的”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相同加数和的问题”。这样引入教学,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就有了生活经验的依托。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宋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