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1-10-28 22:26金凤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游戏

金凤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教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意在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创造环境,循序渐进引导

幼儿处于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判断对错、辨别善恶,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开展教育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筛选中华传统文化中适合幼儿的相关故事,将其转变成幼儿能够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或是将这些故事画在幼儿园的墙壁上,在旁边标注名称,比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凿壁偷光》等,让幼儿养成孝顺、谦让、刻苦等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每天提出一些要求,保证幼儿能完成。然后,教师逐渐增加难度,培养幼儿自信心并激发幼儿挑战自我的决心。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不断鼓励,让幼儿不断提高自身意志力,并让其能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教师可以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教给他们常见的行为规则。例如,幼儿学习时要保持安静,不乱动,不妨碍其他人。幼儿要学会礼貌待人,在走廊遇到教师、园长要主动问好,对待他人帮助要表示感谢。幼儿去洗手间要轻手轻脚。教师可以用微笑激励幼儿,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对错,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提出表扬,让幼儿之间互相鼓励,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夯实基础。

二、开展各种行为习惯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把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融入教学工作的各个教学环节。比如,在吃饭时,教师可以开展“光盘行动”教学活动,为幼儿制订相关计划,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求胜心理,引导每一个幼儿吃光饭菜,以此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德育教育能培养幼儿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让幼儿逐步形成合作、助人、谦让的美德。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践行德育理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给孤寡老人讲故事,这会使幼儿的德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教师要对幼儿的自觉意识进行培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幼儿认识遵守道德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的自律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角色要求,规范自身行为。长此以往,幼儿可以形成自觉意识,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三、引导家长树立榜样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引导家长为幼儿树立榜样,监督幼儿的日常行为,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生活中时刻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与其他人交流时注意用词、说话语气以及语速,为幼儿学习说话做良好的示范;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监督幼儿的行为习惯,比如,督促幼儿早睡早起,吃饭不挑食、不剩饭,不乱扔垃圾等,逐渐使幼儿养成孝顺、礼貌、善良、友好的性格;此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进行一些寓教于乐的小活动,这不仅能活跃亲子气氛,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话模仿游戏、行动模仿游戏、纠错游戏等都是效果较好的活动。

四、重视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最饱满的状态面对幼儿,高度重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条件,通过示范或是言语引导,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比如,当幼儿坐姿不正确时,教师可以以身示范。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生活中对幼儿言传身教,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坐姿、站姿、表达方式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注重融入文明礼仪元素

教师可以将文明礼仪元素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寻找最佳的教育契机,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会幼儿常见的礼仪规范。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餐桌礼仪,在进餐时引导幼儿细嚼慢咽,保持桌面净洁;在升旗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幼儿在升国旗时保持良好的站姿;在绘本漂流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其保持书面干净、整洁;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树立集体荣誉观,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不乱跑,听从指挥,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意识,激发幼儿的潜能,使幼儿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进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合理运用故事教学法

幼儿年纪小、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开展幼儿行为习惯培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为了培养幼儿随手关门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对《三只小猪》进行改编,让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猪会被大灰狼吃掉,让其明白是因为这只小猪没有随手关门,致使大灰狼进入家中。在此基础上,教师教育幼儿回家或是出门时一定要随手关门。或者,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不讲卫生的小白兔》的故事,并将故事改编成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了解兔子小雪不讲卫生的坏处,使其树立讲卫生的观念。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获得家长的支持,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南通开发区小星星幼儿园)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园游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