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主要以手术为主,鼓膜成形术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修复穿孔鼓膜,对中耳传音结构进行重建,达到恢复患者听力的目的[1]。传统的鼓膜成形术主要在耳显微镜下进行,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中需要患者调整体位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操作较为复杂,手术安全性并不理想[2]。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耳内镜为耳科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可探查到显微镜无法达到的窦腔,具有较好的手术视野,利于术中操作[3]。结合耳显微镜与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特点,考虑对二者在鼓膜成形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鉴于此,本研究就耳显微镜下与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2019(003)号]。选择2019 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C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8 例。A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7 例;年龄21~56 岁,平均(35.76±4.96)岁;病程1~18 a,平均(9.64±2.88)a;病变部位左侧25 例,右侧13 例;疾病类型单纯型14 例,骨疡型18 例,胆脂瘤型6 例。B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7 例;年龄22~52 岁,平均(35.64±4.83)岁;病程2~16 a,平均(9.75±2.97)a;病变部位左侧28 例,右侧10 例;疾病类型单纯型11 例,骨疡型19 例,胆脂瘤型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CSOM符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4]中相关诊断,以耳内脓性分泌物、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②存在CSOM引起的鼓膜穿孔。(2)排除标准:①合并结核性中耳炎、中耳癌等其他耳科疾病;②合并混合型或感音神经性耳聋;③存在听骨链异常或咽鼓管阻塞;④创伤、高压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鼓膜穿孔;⑤术前鼓室内存在感染病灶。
1.3 治疗方法
1.3.1A组 接受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接受全身麻醉后,采取耳后、耳道四壁浸润麻醉;麻醉成功后,做常规耳后切口,分离颞肌筋膜,取适宜大小颞肌筋膜备用(晾干);向乙状窦投影区分离外耳道皮片至颞线,将外耳道前上棘充分暴露;适当修薄耳道皮片并置入牵开器,在显微镜下充分暴力听小骨、鼓环,植入备用的颞肌筋膜于残存鼓膜处;将筋膜掀起,用明胶海绵填塞鼓室四周,并用三碘甲烷纱条填塞术腔;常规包扎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2B组 接受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麻醉方式与A组相同,麻醉成功后,于患侧耳廓上方行3 cm左右切口,截取适宜大小的颞肌筋膜备用(晾干);使用耳内镜观察鼓膜情况,在外耳道前后下壁做弧形切口,将鼓膜边缘剥离形成创面,将鼓环暴露后植入备用颞肌筋膜,并良好覆盖残留鼓膜;填塞术腔、鼓室四周方法与A组相同,术后常规缝合切口,使用绷带包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决定拆线时间(通常12 d~2周),术后第3周取出填塞物。
1.4 评价指标(1)术后通过门诊随访3个月,使用FMJ-1506型纯音听力计(湖南可孚听力技术有限公司)测定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听力指标,包括气导听阈(air conduction,AC)、骨导听阈(bone conduction,BC)。(2)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1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5]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越重。(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鼓室感染(患者突然耳痛、耳聋或伴有发热)、鼓索神经离断(患者出现舌头麻木、味觉丧失等)、鼓室粘连(术后听力无明显恢复,耳内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
2.1 手术前后听力变化术前两组听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AC、BC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听力变化比较
2.2 手术相关情况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低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情况B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鼓膜成形术主要以组织移植的方式对穿孔鼓膜进行修复,可将患耳病变彻底清除并帮助患者恢复听力,被广泛应用于CSOM的治疗中。传统的鼓膜成形术主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可清晰、直观地观察到病变部位及穿孔的耳膜,并游离筋膜组织修复穿孔鼓膜,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6]。但显微镜下操作需要调整患者体位获取手术视野,所需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耳内镜具有图像清晰、结构精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耳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中。随着激光、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开展,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也得到广泛应用[7]。结合耳内镜的特点,考虑将其与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进行比较,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AC是声音以波的形式从空气传播至听觉神经的过程,BC是声音经颅骨传导至听觉神经的过程,二者为组成听力的部分,可反映患者听力水平[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A组与B组患者AC、BC均低于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耳内镜与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效果相当。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是通过光纤传输将光源传至物镜端,近距离地将手术视野照亮,进而获取明亮、清晰的图像,利于术中操作[9]。耳内镜能达到较深处的窦腔内,近距离地观察病变部位,且具有光学放大功能,同时可多方位、多角度对术腔进行探查,有利于术者进行精细操作,进而确保了手术治疗效果[10]。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说明与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相比,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更短。在耳内镜下行鼓膜成形术可通过调整耳内镜镜头在中耳腔内的路径,清晰地观察到中耳鼓膜、鼓室的解剖结构,不需要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减少了术中操作,较大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11]。耳内镜下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为术者提供的视觉效果更为广泛,尤其是可通过侧视角观察到同一解剖位置,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进而获取多角度、更全面的手术区域信息,利于术中操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结果显示,B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说明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安全性更高。考虑主要是由于耳内镜下进行操作避免了手术器械的遮挡,镜头可穿过手术器械更加清晰地观察手术视野,减少了术野被遮挡而导致的出血等风险,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也存在一定局限,如手术局部视野光纤易吸收,镜面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单手操作易使操作精准性降低。同时视野中的物镜端易被电钻抛起的碎片组织蒙蔽,术中电钻的使用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与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相比,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对患者听力水平改变并无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