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芹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偶发事件尽管较难处理,但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德育契机。巧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处理偶发事件时,班主任需守住教育的底线,妥善处理偶发事件;保持教育的敏感,发掘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契机;把握教育的分寸,实施偶发事件中的点面教育;深刻领悟教育的价值,做好偶发事件的正面引导。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偶发事件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头疼的就是偶发事件。但是,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也会看到偶发事件中蕴含着无限的德育契机。巧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偶发事件的巧妙处理,对于亲历者的学生的教育是极易入耳入心的。偶发事件的合理处理,对于教师也是一个树立威信的极好机会。用好偶发事件的德育功能,将使整个班级的管理逐渐走向良性化。那么,班主任将如何巧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呢?
一、守住教育的底线,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妥善处理偶发事件是发掘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功能的前提。偶发事件如果没有处理好,使得家长之间、师生之间或家校之间矛盾丛生,教师就会非常被动,就更谈不上发掘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功能了。
那么,怎样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呢?首先,班主任要稳定情绪,沉着冷静。静能生慧,沉着冷静是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其次,班主任要对事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做到迅速而准确。第三,针对学生的某些违纪及恶作剧行为可以以退为进,幽默以对。此外,还要巧用班集体、校内外等各种力量来帮助解决偶发事件。在教师解决偶发事件的过程中,保持公正无私、理解包容的态度也非常重要。总之,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其生命成长的必然。才能以退为进,真正帮助、教育到他们。
因此,适当的宽容和止步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笔者曾处理过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拿同学钱的偶发事件:有一天上午第3节课,有一个学生向笔者汇报,他书包里的100块钱不翼而飞。笔者经过明察暗访和冷静分析,心中有了怀疑的目标。但笔者不动声色,第4节课对全班的同学进行了谈话教育,并发动了心理攻势:“……经过明察暗访,我已经知道了是谁拿了这个钱。上幼儿园时老师就告诉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希望拿了钱的同学,用纸包住这个钱,悄悄放回到丢钱同学的书包里,或者偷偷放到老师办公室的桌面上。这个事儿老师就不再追究了。”说完,笔者还用凌厉的眼神扫视了全班同学一遍,尤其在几个被怀疑的同学的脸上多盯了几秒,以加强心理攻势。放学送路队时,还不断地有学生到笔者这儿来提供线索,笔者故意站在学校大门口,好让全体同学都能看到有人报告线索的情景,以加强对拿钱的同学的心理攻势。下午回到办公室,笔者看到办公桌上有一个绿色的小纸包,上面写着:彭老师收。笔者打开纸包一看,正是那丢失了的100块钱……于是,笔者也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不再追究这件事情。因为,笔者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初衷是教育学生,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个案例里班主任巧妙利用了班集体的力量,共同营造了对拿钱同学的威慑力。而这100块钱的失而复得,不仅仅是让这个拿钱的同学,也让全班的同学懂得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至于那最后一层窗户纸,还是不要捅破的好。因为在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后面,隐藏的是孩子脆弱的自尊。
守住教育的底线,教师应该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学生的自尊、灵性和生命,保护着学生的心灵,这也是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的基础。
二、保持教育的敏感,發掘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契机
一个对教育充满了热情和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班主任,总是能对教育保持高度的敏感,总是能从偶发事件中发掘出德育的契机。下面以案例《一次生日会引发的勤俭节约的教育》为例来具体谈谈。
15年前,笔者曾担任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三番五次地向笔者提出开生日会的请求。笔者同意了,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准备。生日会前,笔者向班长大致了解了他们的准备情况,班长告诉笔者:11月份共有两位同学过生日,他们买蛋糕和饮料共花了家长300多元。笔者听后不禁心里一咯噔:这两位学生开了头,以后每位学生都要这样操办,是不是每位家长都愿出这个钱,每位家长都有能力出这个钱?作为班主任,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知道父母养家的辛苦,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一个火花在笔者心中一闪,何不利用这次生日会,给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谅父母,勤俭节约”的班会课呢?
班会课后,本班学生小豪在作文《那一件事给我的启示》中写道:每次,我一有钱就会大手大脚地花,不是在学校边的小店买东西吃,就是买汽水喝,不知道勤俭节约,妈妈常说“多积累,积少成多”,可我从来都不听妈妈的话……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老师说的那句话,“父母赚钱多么不容易呀……”,回到家里,我一定给爸妈端上一杯茶,帮妈妈洗洗碗,拖拖地。下次,我有钱一定要积攒起来,一定不大手大脚花钱了。我要听妈妈的话——“积少成多”。
这个学生的作文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在班会课前后的心态变化。班会课后,学生纷纷表示:他们这节课收获了比生日会、生日礼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体贴父母,勤俭节约”的教育。
身边的人和事,真实而鲜活,对学生的触动特别大。教师只要保持对教育高度的敏感性,总会不断发掘到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契机。
三、把握教育的分寸,实施偶发事件中的点面教育
巧用偶发事件,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其分寸感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到偶发事件中的学生与班上其他没有参与偶发事件的学生,实施德育的方法和深浅都是不一样的。教师既要兼顾到参与学生的这个“点”,又要兼顾到未参与学生的这个“面”,并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掌握恰当的尺度。下面,以案例《一张小纸条引发的青春期教育课》为例来具体谈谈。
六3班的数学课堂上,年轻的数学教师“缴获”了一张学生上课时写的纸条,转给了作为班主任的笔者。笔者展开纸条一看,顿时又尴尬又震惊。纸条的内容居然是以两位异性同学为主角,仿照网络上的淫秽读物进行了大量色情描写,而且还配了图。刚步入教坛的数学教师面红耳赤。但身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笔者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对策:把这些涉事的学生臭骂一顿?会勾起他们对两性世界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六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身体已开始发育,开始迈向成熟,而心智的发展却与之不能同步,他们对自己身体变化的强烈好奇心和对两性未知世界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于是,就将饥渴的目光转向了缺乏监管的网络世界和淫秽色情的读物……看来,学生欠缺的是一节青春期性教育课。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有责任用正确的知识武装学生,有效地疏导学生安全地度过他们的青春期。
笔者经过与六位涉事同学的家长深入的沟通和商讨以后,决定分两步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六位涉事学生,笔者以座谈会的方式与他们探讨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冲动与两性迷茫。对于班上大多数未涉事但听闻此事的单纯懵懂的同学,则不宜过于直白。在青春期性教育课上,笔者用诗化的语言告诉他们:我们的身体开始发育了,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长大了,我们的身体开始变得成熟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爱情是美好的。但它是属于成人世界的。对异性朦胧的好感,不属于爱情,把它深埋在心底就好了,因为每一种花都有它开放的花期,又如同校园里的芒果树,未长成的小芒果树是结不出芒果的,因为小树是无法提供结果所需的营养的。就算勉强结出了果子,必是又青又小,酸澀不能食用……接着,笔者还以座谈会的方式与家长们探讨,在家该如何分别针对男、女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引导和保护。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做到处理时有点有面,尺度深浅恰当,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深刻领悟教育的价值,做好偶发事件的正面引导
如何在负面的偶发事件中发掘正面的教育因素呢?这需要班主任在对教育价值的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对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更需要班主任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中升华出一种临场的智慧。下面以案例《毕业班学生撕书事件》为例,具体来谈谈。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六年级毕业班的最后一门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笔者封完监考班级的卷子,刚走进办公室,就有一个学生慌张地跑进办公室:不好了,彭老师,好多同学在疯狂地撕书,教室里都堆满了。笔者急忙赶到教室,眼前的一幕令笔者目瞪口呆:教室的地上、墙上、风扇上、窗帘上到处是被撕碎的书本、作业本的碎片,还有学生不断地把撕碎的书本碎片抛洒向空中……那么多的书本、作业本被毁了,这就是自己教育出的学生吗?笔者的心里痛得缩成了一团。笔者强忍怒火,冷静下来。果断地发出了简短的指令:住手!上位!在教师威严的目光中,学生纷纷收敛,坐上了座位,整个教室逐渐安静下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请你们收拾自己的烂摊子!”笔者继续发出指令。欢腾之后归于平静的教室,又一次忙碌起来。有一些机灵的学生找来许多大编织袋,撕碎的纸片装了满满的三四个大编织袋。“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些大编织袋呢?”笔者发出质疑。有四个学生站起来,表示愿意负责把所有的纸集中起来,抬到校门口,卖给校门口的废旧报纸回收人员。笔者默许了他们的做法。接着,笔者请全班同学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写出这次事件的参与者以及目的。读了学生的纸条,笔者才知道这次事件的严重性:原以为只有一部分调皮的学生参与了这次撕书本事件。没想到几乎是全班参与了,包括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有些学生是因为毕业了,很兴奋,想放纵一下;有些学生是看到别人撕书很痛快,也想随大流;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前一阵毕业考试复习得太累了,想放松一下……
笔者意识到,如果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学生不能够毕业,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毕业生。
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不能用这种摧残书本、摧残文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毕业的兴奋之情。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讨论表达毕业之情的可行的合理方式,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毕业时刻,都不要再用这种野蛮的方式——摧残书本和文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毕业之情。笔者寄语学生:作为一个对知识怀有敬畏之心的人,要知道知识带给我们的是智慧,是进步,是文化。我们该有的态度是珍惜,是敬畏,是热爱,而不应该是摧残和毁灭。
这件事情的结果:学生将废纸卖了15元钱,在家长的建议下,这15元钱捐赠给了学校,学校又把这15元钱并入扶贫款中,捐赠给了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15元数目虽小,但这个举动的意义,已经超过了15元钱本身。一次负面的类似恶作剧的偶发事件,以“给母校留下公益,留下美好”画下了圆满的句号。笔者在微信中把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公示给了全班学生及其家长……
处理偶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发掘偶发事件中的正面教育因素,体现了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对教育价值的深刻领悟。
综上所述,班主任巧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首先,要守住教育的底线,妥善处理好偶发事件。其次,要保持教育的敏感,发掘偶发事件中的德育契机。其三,要把握教育的分寸,实施偶发事件中的点面教育。第四,要深刻领悟教育的价值,做好偶发事件的正面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起自己预测偶发事件和减少偶发事件发生的能力,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