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2021-10-27 09:15田桂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思政

田桂丞,陈 树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安徽 铜陵 244061)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依赖高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确立了“课程思政”的雏形。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正式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指明其设计思路和育人理念。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等院校依托有关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一、当前“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的困境

当前,高等学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亲和力不足、价值引领效果差、思政关联度低等一系列困境。

(一)课程亲和力不足,形成“教而不学”

教学是围绕着知识、能力所进行的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双向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不少专业课和思政课程囿于权威性思维,存在“对基本命题的把握上存在着过分纯粹化而趋向封闭的现象”[3],使课程的空间性、延伸性受到限制,教学灵活度大打折扣;在表达方式上,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往往采取典型的理性话语表达结构,概念、原理和推论为课程核心话语体系,理论性有余而生动性不足,难以适应大学生感性、个性化的认知特点。这导致了一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亲和力”明显不足,形成“教而不学”或“学而不悟”的局面,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难以实现平衡。

(二)价值引领效果差,形成“入耳不入心”

育人的本质是思想价值引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以价值引领为主线,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4]58对于思政价值引领的方法,不同研究者持不同见解,但一般来说,综合运用认知和情感[5]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由国家制定,教学思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教学方法带有明显的理论宣讲和知识灌输倾向,仅仅通过认知路线进行价值引领。不少专业课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课程思政”停留在表层的知识层面,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的价值引领手段。这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入耳不入心”的状况屡见不鲜,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三)思政结合度低,形成“两条线”“两张皮”

目前,各高等院校依托有关课程,开展了广泛而丰富的“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但在课程选取上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6]没有做到取舍有度、因地制宜。有些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去甚远,如果强硬的将思政元素进行“复制粘贴”,容易形成“两条线”“两张皮”的局面,既削弱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思政育人效果。这种表面贴合而非内涵融合的情况,是“课程思政”的探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中,必须根据思政关联度、内容包容度、课程成熟度进行选择。剔除不适合作为载体的课程,不断进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预定目标。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可行性分析

针对上述困境,实践发现,非专业、非功利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更适合作为“课程思政”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7]在众多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亲和力强、价值引领效果好、思政元素丰富等特点,“课程思政”优势明显,可行性较强。

(一)抬头率高,具有更强的课堂亲和力

课堂集中度与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相比较而言,“大学语文”课程亲和力更强,学生抬头率和参与度较高。

抬头率是抬头听课的学生人数与到课学生总人数之比,是考查学习行为、反馈学生参与度、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抬头率高往往反映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安徽省T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该校思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概论”)的平均抬头率为35.5%,而同期“大学语文”的平均抬头率则为44.8%,两组数据呈现出明显差距。

表1 “毛中特概论”与“大学语文”抬头率对比①

可见,安徽省T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抬头率高、参与度高,学生对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表现出更高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思政课程抬头率不高,主要是内容不适应学生需要,“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导致亲和力差,抬头率低。[9]“大学语文”课程的“配方”“工艺”和“包装”更适应大学生的需要,拥有更强的亲和力,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的效果更好。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重视情感,具有更好的价值引领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一般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10]价值引领要综合运用认知路线和情感路线,尤其要重视情感逻辑的重要作用。当主体认同新价值时,情感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价值内化;反之,当主体与新价值发生抵触时,情感可以起到调节与弥合的作用,减少个体的矛盾、焦虑和排斥[11],提供内在的驱动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首先,“大学语文”立足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善于构建情真意切的情境,因而,从体验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次,与纯粹的理论宣讲不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感性,通过构建文化认同,形成效仿和践行的源动力,使学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与优秀思想文化达成一致;[12]再次,“大学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自主的讨论与思考,鼓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我认知。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与教师、同伴、文本开展平等对话的主动参与者,在深入交流中不断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这些特点能够有效地影响主体情感,刺激价值内化行为的进一步发生,推动“课程思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标。

(三)内容深厚,具有更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容易发生“脱嵌”问题,即整体设计上虽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嵌入专业课程,但教学实际中经常出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分离[13],出现“两张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有力的抓手,缺少关键的连接点。建设“课程思政”不仅要注重理念上的价值融合,更要在教学实践中找准着力点。

“大学语文”涵盖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人文精神、家国情怀,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的重要连接点。以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大学语文》分为现代文、古代文、诗歌和西文汉译四个部分,入选篇目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且适合成为“课程思政”的载体。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家国情怀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是个人对国家、集体、民族的认同。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家庭向心力、公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一脉相承、密切联系,是“课程思政”必须抓住的关键。

陈编《大学语文》教材中,明确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课文共11篇,占比高达17.8%。如何上好家国情怀类的课程,既关系到知识传授,也影响着育人效果。其中,王维《老将行》叙述了遭遇不公的老将仍愿请缨报国的故事,歌颂了老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记述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历史,彰显了联大师生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艾青《北方》描绘了战争笼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和萧索,表现了对山河破碎的忧郁和愤懑,凸显了对国家民族深沉的挚爱之情。这些课文中洋溢着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活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核心抓手。

2.企慕情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企慕情境是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心境。钱钟书认为:“在《蒹葭》和《汉广》中,作者渴望的对象始终在远方,只能向往,不能到达;可眼望心至,却触不可及,属于西洋浪漫主义中的企慕情境。”[14]在许多作品中,企慕情境隐喻人类的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冲突,表面上表现出追求无果的悲观消极,实际上却传达出人类积极追求最高理想境界的情怀。这一点与思政教育中“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有共通之处,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抓手之一。

陈编《大学语文》中,最典型运用企慕情境的课文当属《诗经·秦风·蒹葭》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蒹葭》表面上是追求伊人的爱情故事,深层次是借香草美人隐喻理想抱负,以爱而不得产生的伤感,影射一切追逐、向往而又不能如愿以偿的普世情感。但求之不得并没有让人蹉跎,反而激发了更强烈、更坚定的求索精神,这是企慕情境的魅力所在,能够极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共鸣。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中国梦作为国家、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不懈奋斗。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古代文人的理想抱负和当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类比,通过企慕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构建对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心理认同,把个人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坚定不惧艰险、不懈追逐的坚强意志。

3.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来形成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世代传承且不断创新的传统美德。如“仁者爱人”“义大于利”“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5]相比于直观讲授,“大学语文”可以把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为文学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领悟度和认可度。

陈编《大学语文》教材中,《史记·刺客列传》重点节选了荆轲刺秦的部分,壮士荆轲明知已经困难重重、山穷水尽,仍然选择挺身而出、扶助弱小,其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精神被后世广泛传颂;《孟子·梁惠王下》以“王之好乐,齐国庶几”为悬念,通过孟子和齐王关于快乐的讨论,欲擒故纵地彰显了“王之与民同乐”的重要性,展示了“仁爱”“为民”的精神内涵;《礼记·大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其中有关自我道德修养的内容被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学派的最高理想,也是古代文士的人生追求;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表面描绘了辛弃疾与陈亮的真挚友谊,却隐喻了二人对于国事的忧恨,结合作者生平,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词中传达的忧国忧民、老骥伏枥的精神境界。上述文学文本中涉及的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旨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抓手。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优势,结合实践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应当在教学内容上界定“课程思政”的边界,在教法上发挥亲和力的优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全方位探索“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充分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一)内容上厘清“课程思政”的边界,明确“课程思政”的资源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两个重要渠道,思政课程是显性思政教育阵地,“课程思政”是重要的隐性思政教育阵地,二者相互补充、彼此统一。研究认为:二者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思政课程的“思政”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主要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的“思政”主要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增强政治意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4]60因此,“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在内容上厘清其功能和边界,明确哪些是重点讲授的内容,哪些是不能承担的任务,构建有限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16]提炼合适的思政元素,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思政课程。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类、文化类课程,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除前文提到的思政元素外,还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践行优秀道德成果和公民道德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应当以此作为“课程思政”的抓手和着力点;而思政教育中的理论要点、近代历史、政策文件等元素难以与语文教学产生良好的融合,不应作为“课程思政”所承担的任务。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利用好“大学语文”丰富的思政元素,在结合点上深入发掘,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启发性,对可行的教学方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也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功能和边界,切忌将思政教育大面积铺设于语文课程中,使语文课程丧失本来的味道。

(二)教法上发挥亲和力优势,适应大学生风格和特点

课程抬头率低、亲和力差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教学模式与当代大学生的风格和特点不相适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信息呈现出快节奏、碎片化、生活化的特点,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视角、接收特点和思维方式,导致其整体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较为有限。而传统教育模式多为理论宣讲式、学术研究式,难以适应学生的特点,且极易将学生推向反面,从而陷入学生迫切的价值需求与高校价值供给不适应的窠臼。

“大学语文”课程理论内容较少,教师可以采取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种教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建立解读视角。用大学生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如以故事视角解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结合当下的热点国际关系事件,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解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带给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改变。使抽象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契合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助于使思政价值转变并内化为个人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实现“知行”统一。

二是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教学语言。“课程思政”的重点不在于讲了什么,而在于学生获得了什么,这需要了解学生日常使用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语言,增加课堂的亲和力。如:以同名歌曲导入《蒹葭》教学,再自然而然地转入朗读和串讲,迎合学生碎片化的关注特点;以影视剧选段介绍《史记·刺客列传》,将艺术创造与历史记载进行比较分析,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认知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教学语言,决不是将网络语言使用到课堂中,也不是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聊家常”,而是掌握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以此改造和包装课程内容。

(三)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思政理念内化为个人价值

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立足于文学作品的优势,以优秀的故事、生动的情境、深厚的情感来影响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接受价值引领,形成初步的价值共识。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采取一种平等、宽松的对话方式,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融合。不是把结论强加给别人,而是与他人交换思考的收获和困惑,[17]在交流和沟通中自觉走向正确的价值选择。此种产生于情感体验、独立思考、碰撞融合基础上的自主价值选择,不同于传统的价值灌输,可以推进内化行为的进一步发生,让思政理念切实成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推动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有着独特的“课程思政”优势,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着力厘清思政边界、提升教学亲和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此外,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以价值引领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关注点,探索时代气息浓郁、学生接受度高、育人成效显著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注释:

①数据源自课题组成员对安徽省T学院的实地走访。课题组成员以听课的形式,调查该校管理系10个班级共646人的课堂学生抬头情况,以上课后10分钟和30分钟为节点,用抬头听课人数和总人数的对比统计得出抬头率数据。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