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问题与路径

2021-10-27 09:15陆孟飞生守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运动队培育技能

陆孟飞,生守程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江苏 淮安 223005)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之一。[1]近年来,高校体育培育响应国家号召,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做了大量工作,但体育素养这一综合能力培育的效果不甚理想,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现状

体育素养是指利于人生存发展的运动要素的综合,包括体育知识、技能、意识、行为、情感和体质水平,是多种能力或素质构成的整体。[2]当前,高校对学生体育素养培育状况如下:

(一)运动技能实用性低、理论知识严重缺乏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习得运动技能的关键方式。当前,大学体育课堂仍然沿袭“单一技能式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例如:排球课只教排球的传球和垫球,不教授学生发球、扣球、拦网和战术配合,根本无法组织比赛,技能的实用性得不到发挥,“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的目标更无从谈起。“测试式体育课”以体测项目为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缺乏职业针对性,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没有养成,职业病预防的运动方法也没有习得。

(二)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尚未养成

当前,高校体育往往以体测合格率作为目标,重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发展,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运动对促进健康的重要性,没有教授学生如何自主进行健康运动。学生仅为拿到学分而上体育课,并没有形成运动意识。此外,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短、类型少、缺乏指导,体育场地设施欠缺等因素都影响了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

截止2020年,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达到30%。[3]原因很多,被诟病最多的当属高校体育培育。不可否认,高校体育培育确实要为大学生体质的下滑承担相应责任。一周两学时的体育课,时长短、效果差,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被专业课挤占,体育社团空有名号,不办活动,运动竞赛怕受伤,不敢组织等。高校体育培育的种种消极做法,没有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存在问题

(一)学校层面:忽视体育素养培育的有效规划

高等学校体育培育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最后一个强化阶段,学校理应给予政策供给、制度保障、资金配备等有效支持。但是,正课霸权下的体育培育往往被边缘化,甚至居于“五育”之末。体育教育目标仅是学校教育目标中的“口号形式”,体育培育经费常常未纳入非体育类学校的经费预算,更谈不上同步增长。体育“教育属性”的实际认同度差,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的“教育”效果甚微。

(二)教师层面:缺乏体育素养培育的意识和手段

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体育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体育培育内容与体育素养间的对应关系,各项体育素养所适宜的培育手段等。其次,对体育素养培育的设计,需要教师融入具体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但是,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素养这一培育目标常常置若罔闻,容易把学校体育窄化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上没有体育素养规划,这些均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

(三)实施层面:割裂体育素养培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当前,高校体育培育工作在实施上存在如下逻辑:体育教学遵守学校教育工作逻辑,体育活动遵循社会性群众体育开展逻辑,运动队组建遵循竞技体育发展逻辑,互不干扰的工作套路已成常规化。[4]在参与主体和开展目的上,课堂教学是必修课,教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课外活动是自主式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和增进健康;运动队是为学校争得荣誉组建的小群体。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三者之间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实操作层面却往往自成体系,互通性差,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起不到配合效果。

三、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路径

基于高校体育培育各项工作间交互性差及教师培育方式滞后的问题,开展对高校体育培育工作的优化设计,即对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建设三个独立路径进行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培育的深化改革,使得各个路径之间相互辅助、沟通联合,形成协同推进的一体化培育体系,从而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见表1)。

表1 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工作信息表

(一)第一阶段: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主要路径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体育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教学目标:将五维目标与体育素养“耦合联结、精准融合”

“耦合”是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5]基于“耦合”逻辑,将体育素养与体育的五维教学目标进行融合,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实施体育素养培育。例如:遵循“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因材施教,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实现自身预期目标,提升学生体育参与感,感受体育乐趣,既达成了五维中的“运动参与目标”,又培育了学生的体育情感。

2.教学内容:由单一技能教学向多样化教学转变

应多关注学生职业实用性运动能力的发展。例如:八段锦对调节医护人员的颈椎、腰椎等职业病效果显著,可以将其融入医护专业学生体育必修课之中。再如:中国地质大学紧密结合地质人才特点,推进和发展富有地大特色的户外运动,开设《素质拓展》《攀岩》《野外生存体验》等体育选修课。[6]体育教师要在制定体育素养培育的“基本运动技能+职业实用性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健康知识+思政元素”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组合上多下功夫。

3.教学结构:由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变

传统的“完整动作展示—分解动作讲解—学生模仿—教师纠错—学生练习”的体育教学结构,使得课堂组织僵化、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制。教师要精略讲解,营造以学生游戏、比赛、探究为主,自主锻炼、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评价内容要有效、全面,评价方式要量化质性相结合、过程终结相结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等。如:球类教学就应选择球类技能评价指标,综合学生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运动基础等背景因素,再加上对学生的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质性的评价。

4.教学模式:由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体育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播放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例如:教师运用动画演示肌肉的结构、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加上现场操作,往往能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翻倍。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建立学生的体育成长档案,与学生随时进行教学沟通等。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教学效果可大为提升。

5.教学反思:由浅层反思向深度反思转变

反思是做好回顾和计划的重要环节。学生要总结课堂学到的知识,评价自身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组织,提出学习期待等,以线上作业的形式进行反馈。非面对面的交流更利于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体育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和达成性,内容的适宜性和超越性,运动强度的适宜度,学生体育情感的体验度等,再综合学生的反馈,批判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二)第二阶段: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路径

体育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1.体育社团:由固化枯燥向丰富多彩转变

要改变以篮排足为主的社团结构,建立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包含飞镖、毽球、木球等小众项目,开设舞龙舞狮、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例如:红河学院苗族学生组建苗族传统体育跳芦笙社团,并积极亮相校内各种庆典晚会。[7]还要锻炼学生进行社团的自建、自管,培养组织、管理能力。

2.运动竞赛:由强者霸权向群体参与转变

马约翰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8]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全校性运动会、校园马拉松、院部间竞赛、班级间竞赛、社团内竞赛等活动,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自身的运动能力,展现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

3.体育裁判员培训: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更高追求

对有执裁兴趣的学生进行裁判员专业化培训。例如:天津工业大学面向有篮球执裁兴趣的学生开设培训班,邀请校内国际级篮球裁判教师讲授裁判技能,并在校内篮球联赛实习,多名非体育专业学生考取了裁判资格,并活跃校内外各类篮球赛场上。[9]此项工作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热爱程度,又能培养学生严肃的思想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公正的职业道德和准确的业务能力。

4.体育文化节:打造学校课外体育文化“符号”

以游戏、表演、讲座为手段,组织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体育文化节,进一步拓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例如:贵州大学邀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冠军“爱心团”进校园,体育冠军通过成长心路历程分享和面对面交流,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10]

(三)第三阶段: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为辅助路径

1.日常训练:由技能强化向全方位身心强化转变

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应该趋向于专业化。以乒乓球队为例,树立国乒梦之队为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观看世锦赛、奥运会等高质量比赛及国乒运动员的日常艰苦训练视频,分析他们的技战术及心理动态。不仅要学习他们的舞台风姿,其背后的辛勤付出更对学生有激励作用。

2.校外竞赛:由追求竞胜向发挥竞赛杠杆作用转变

蔡元培先生对运动竞赛完全学生人格给予高度认可:“于运动中养成公德,虽因竞争而失败,亦所甘心。”[11]校外竞赛是一种“团体协作、一致对外”的组织行为,有利于培养团队荣誉感、协作意识,竞赛过程中对对手的尊重、公平、民主,是培养体育道德、规则遵循意识的重要方式,结束后的挫败、成功、低落、喜悦都是推动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

3.校内带动:由缺乏示范向发挥“以点带面”作用转变

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构建高校体育竞赛的“高端品牌”,带动全校运动热潮。让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成为学校群体活动的骨干,以点带面促进高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运动队文化”,使普通学生的“竞赛参与—竞赛体验—技能提高—素质拓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行为和体育情感。

四、结语

基于发展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目标,高校体育工作应有所转变,需要超越传统浅层教学,走向体育培育深度改革。期望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三个阶段,在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工作上的反思及路径上的优化,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为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工作起到添砖加瓦作用。

猜你喜欢
运动队培育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劳动技能up up!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拼技能,享丰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画唇技能轻松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