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端端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属于难治性眼科疾病,主要伴有眼痛、眼压增高、角膜水肿等临床症状,甚至诱发失明[1-2]。目前,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为临床治疗NVG的首选方案,但部分患者术后眼压仍相对较高,需在术后辅以药物降低眼压。布林佐胺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可有效减少房水分泌,缓解视神经损害[3]。而噻吗洛尔滴眼液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眼部压力,在眼科疾病中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布林佐胺与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应用于78例NVG患者的治疗中,探讨该用药方案对患者眼压指标及房水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院NVG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5~62岁,平均(47.84±3.66)岁;NVG分期:青光眼前期18例,开角型青光眼期14例,闭角型青光眼期7例。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35~68岁,平均(47.23±3.61)岁;NVG分期:青光眼前期20例,开角型青光眼期13例,闭角型青光眼期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中NVG的诊断标准[4];②入院时眼压峰值>21mmHg;③单眼患病。(2)排除标准:①存在眼部手术史;②治疗依从性较差;③患眼无光感。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降眼压药物处理。对照组于术后次日采用布林佐胺治疗:患眼结膜囊内滴注布林佐胺滴眼液(爱尔康眼科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09,规格:50mg:5mL),1滴/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滴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14,规格:25mg:5mL),1滴/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使用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24h眼压峰值、平均眼压,每次测量两次并取其平均值。(2)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开睑,使用带25G针头的注射器于角膜缘内1mm处穿刺,抽取0.2mL房水,使用美国BIORAD 680全自动酶标仪并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3)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头晕、眼部刺痛、烧灼感等发生情况。
治疗前,两组24h眼压峰值、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结束时,两组24h眼压峰值、平均眼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眼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房水PEDF、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结束时,两组房水PEDF水平高于治疗前,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房水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NVG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局部炎症、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等因素有关,当视网膜受外界影响而缺血时可引起局部灌注不足,导致多种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凋亡,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而新生的纤维血管在角房增生可致使小梁网阻塞与进行性角房关闭,阻碍房水的及时排出,最终引起NVG[5-7]。临床针对NVG患者多以消除病因、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为主,但对于NVG高眼压的患者需及时给予合理的降眼压药物。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24h眼压峰值、平均眼压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可有效改善NVG患者眼压指标。分析其原因为:布林佐胺属于强效碳酸酐酶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睫状体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减少眼部钠离子和水运转,抑制房水的形成,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8-9]。而噻吗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致使睫状体上皮细胞中环磷酸腺苷浓度降低,从而减少房水的含量,降低眼部压力[10-11]。因此,布林佐胺与噻吗洛尔联合使用更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下调眼压水平。
VEGF对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具有趋化作用,可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PEDF是由角膜上皮细胞及神经调节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可抑制多种血管生成诱导剂,在眼部的生理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13]。本文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房水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可调节NVG患者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这可能是因为噻吗洛尔可通过降低眼压,减少眼组织耗氧量,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改善眼部缺血、缺氧状态,从而下调VEGF水平,增加PEDF的含量[14];而布林佐胺可通过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降低房水含量与眼压,有效减轻视网膜组织缺氧状态,抑制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还探讨了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在NVG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布林佐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的安全性较好。这可能是由于布林佐胺与碳酸酐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广泛分布于红细胞中,有着较长的半衰期,药效稳定、作用持久,不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噻吗洛尔为局部用药,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剂量较少,故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甚微。
综上所述,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可有效改善NVG患者眼压指标,调节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