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背景下的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人文建设中的运用▲

2021-10-27 05:59张索飞冉丽娟马会娟赵红艳
广西医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人文思政护理

张索飞 冉丽娟 马会娟 程 真 赵红艳 罗 羽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重庆市 400038,电子邮箱:sophiehlgl@tmmu.edu.cn;2 西南大学医院养老管理中心,重庆市 400715;3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市 400030)

【提要】 护理学作为一门以照护为宗旨和核心的特殊学科,护理专业学生除需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护理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政角度分析目前国内外护理专业课程中人文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探讨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人文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和效果,为促进护理人文精神的提升和思政课程的落实提供借鉴与参考。

护理学科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科,护理活动中包含丰富的人文要素。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护理过程中过度强调和依赖技术而忽略对照护对象进行人文关怀的情况时而出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院内外各类矛盾的冲突。有研究认为,人文精神的缺失对医疗、护理行业可产生负面影响,医学界应该更多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1]。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应提到重要的位置。结合史瑞芬教授对于“课程人文”的定义,护理课程之人文可理解为将人文的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课程中,做到人文寓课程,课程融人文,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价值引领和道德培塑[2]。

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专业成长与精神成长同向共行[3]。有专家提出,每门护理专业课程都应贯彻思政教育理念[2],即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地融入护理专业全教学过程中,使之更好发挥育人的作用[4]。其后有不少护理教育者提出,在护理专业思政课程中可以运用“叙事教育”方法,并积极创新叙事教育方式,以更好地促进思政宗旨的实现,满足现代医护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求[5-6]。

1 国内护理课程人文建设的现状

医科大学作为培养医护人员的重要基地,不仅要培养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培育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7]。2018年7月,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8],明确提出要“加强护理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强调从全人、全生命周期、全社会和全球角度看待健康问题,这对医疗、护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临床医学、护理学教育系统中的护理人文教育较薄弱,我国医学生(含护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普遍偏低[9]。我国护理人文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开设的人文课程和总学时偏少。调查研究显示,中国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中人文类课程仅占5%(医学人文1%,历史人文4%)[10];另有研究显示,中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远远少于欧美国家,中国与欧美国家人文课程设置占总学时课程比例约为8 ∶26[11],在课程和学时都有限的背景下,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应贯穿于整个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二是毕业后继续教育缺少对人文素质的持续培养。美国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医疗行业必须具备的6项素质里有3项与人文有关,而中国临床医学、护理学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大多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人文继续教育的培训、考核和评价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9]。三是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方式较单一。护理人文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尚缺少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应用和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挖掘,比如“思政教育”“叙事教育”“互联网+”“混合式教育”等教育理念或方式在护理人文课程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堪忧。而在护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更好地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和核心。

2 国内护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思政理念的提出,部分院校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尝试采用思政教育。有研究者将思政教育与基础护理学课程相结合,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实训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其量化为操作评分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成效显著[12-13]。蓝花红等[14]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现身说法,分享故事、感受,结果显示思政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老年人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研究者认为思政需要实施“软教育”,即需要打动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研究在护理伦理学中融合思政教育,采用案例讨论、专题活动和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学目标,该研究组认为护理伦理学课程能够实现课程思政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相促进,但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选择好思政元素切入点,建设思政案例库,是教学的关键[15]。笔者认为,思政教育与护理教育应该融合,而不是分离的、刻板强调的,思政应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渗透,如图1。

图1 思政背景下的护理人文教育

近年来,思政理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大多依托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来实现,该类课程学时多且不允许压缩,但其效果甚微[16];加上部分高校教育者尚未理解思政教育的理念,尚缺乏对思政与专业融合的思考。试图通过强化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政引导。这种分离化的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思政能力,有悖于教学相长的初衷。理论学习应作为基础,思政和护理教育应相互渗透融合,融合的基点正是课程“人文化”,即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应有职业精神的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价值信仰的引导、传统文化的陶冶、“马哲”原理的运用和人文思想的植入。基于以上特点,思政在护理教育中的落实需长期的浸润与熏陶,故以自主情感体验为主要教育手段的叙事教育,有望成为思政在护理教育中实施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

3 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人文建设中的应用

3.1 叙事教育在护理学教育中的发展概况 美国护理教育家 Diekelmann于20世纪90年代将叙事教育引入到护理教育领域,将叙事教育定义为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历,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17]。在早期的课程体系中,叙事教育在中国医学院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主要在医患沟通、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中讲授[18]。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始变得多元化,以叙事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学者[19-20]将叙事医学教育引入护理教育,提出运用叙事教育法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的4步程序,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躬行实践和引导感悟。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用知-信-行模式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改变需经过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其中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是最关键的步骤[7],叙事教育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与信念转变为态度和认知的过程。

3.2 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人文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局限 护理人文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包括丰富的伦理道德知识,而叙事教育通过讲述故事和分享经历等形式,以真实事件或案例为载体,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道德规范客观地展现出来,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方式[21],其应用于护理人文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国外研究显示,叙事教育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临床实践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认知和道德水平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如McAllister等[22]将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课程,认为叙事教育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其文化意识;Fioretti 等[23]发现,叙事医学能够改善人们的主观感受,是降低疼痛感知觉和增加幸福感的有力工具。上述文献均提示叙述经历和故事是人类表达和传递体验的重要方法,能够生动地刻画与情感相关的抽象概念。将叙事教育应用于人文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确立信念和改变态度,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是实现思政课程的有效途径。

我国学者认为叙事教育可以激发情感共鸣,有助于同理心[24-25]及人文关怀品质、道德品质的形成[20,26],提升人际沟通能力[27]。国外研究者认为叙事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28],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意识及敏感性[22]、共情能力[29]。总之,人文关怀能力主要表现为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和健康利益,如何将人文课程的特殊性与叙事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课程人文教育的重点。

4 思政背景下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人文教育实施中的探索

4.1 叙事教育在护理课程思政中应用的初探 课程思政是在课程教学中挖掘“人文”元素,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30],医学起源于人类的关怀,护理的本质更是“关怀”[31],医学护理专业的课程思政离不开人文情怀、人文内核[32]。《护理伦理学》属于护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人文性,有利于将思政与专业融合,在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可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33]。《护理伦理学》是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与人文素质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两者互相促进,有学者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采用案例讨论、专题活动(辩论赛、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15]。叙事教育能够在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元素,改变以往道德教育“说教”的弊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人文关怀素养、培养道德情操[34],这些立德树人的优势在课程思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专业与思政的融合过程中找到切入点也很重要。有学者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学改革,采用叙事教育的方式,引经据典,播撒中医文化并进行实践体验,提升学生思想感悟。该学者认为,在专业课程实践中找准思政切入点、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参与感和完善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35]。

4.2 叙事教学法在护理课程人文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概念,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改革重点,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全球名校课堂学习变得触手可及[36]。数字故事是指将叙事与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乐、动画)相结合,制作成短视频,并通过网站或社交媒体传播给更多的群体,有助于人们理解故事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内涵和意义[37]。杨艳等[38]引入数字故事,优化叙事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叙事教育搭建平台,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护理人文课程与“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在护理教育的主要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使素质教育从课堂灌输过渡到课堂与互联网相互联动,结合医学生在医院学习的亲身体验式教学,使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化、具体化、实践化[39]。徐东娥等[40]开创“泛在式”护理素质教育模型,采用“移动互联网+”人文微课程让学生实现连续学习,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护士综合满意度,促进护士人文素养和护理关怀能力的培养。 “叙事护理”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为叙事护理和叙事教育开了一扇窗,学生、教师、护士可在该开放平台上品读真实的案例,激发情感、引发感悟,并开创性的设立线上督导班,通过“被督导者呈报个案-澄清督导目标-澄清案例信息-个案督导-学员反馈-被督导者总结-被督导者评估目标-学员总结反馈”的详尽流程进行叙事护理指导。这提示“互联网+”的应用优化了叙事教育的模式,护理教育信息化将护理教育从院校课堂教育延续至课堂外,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有效杜绝了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断层期,护理人文教育已经紧随时代的变革和进步,走上了信息化教育的新台阶。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1],包括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三个环节。教育部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中将“混合式学习”列为当前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之一[42]。而交叉互融的混合式教育也为叙事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在实施过程中,以“案例导思-提出问题-理论阐释-实践应用”为主线的案例研讨式教学值得推广。案例研讨式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个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研讨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兴趣[43],在实践中渗透研究探索的理念[44-45]。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活跃度,有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探究精神及评判性思维[46]。有学者构建了护理伦理学的“五阶段”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型,线上用既有的伦理决策模型对学生的伦理决策进行引导,线下采用辩论和讨论的形式对自我决策进行澄清,最终达成观点的共识,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员反馈较好[47]。以上提示混合式教学可以作为叙事教学法的一种教学形式应用于护理课程的人文教育中,但需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核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独立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8]。

4.3 叙事教学法在护理课程人文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叙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经历了从量性研究到质性研究的过程,在叙事教育研究的初始阶段,多数学者采用成绩作为评价指标,鲜有学者采用质性研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22,49]。随着叙事教育的推广与发展,学者们发现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更为客观。但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叙事教学效果的系统的评价体系,多数研究者根据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取相应的能力测评量表或自行设计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50]。如有学者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运用了叙事教学法,采用Jefferson同理心量表测评学生的同理心水平变化情况,发现叙事教学法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和课堂的积极性[51]。郭瑜洁等[52]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提炼出教学相应的主题词,肯定了叙事教学法的良好教学效果。

4.4 叙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叙事教育的应用既能保证教育的正面强化要求又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成长需求。虽然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叙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仍不能忽视传道解惑、立德树人的教育本位主体。在实施叙事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护理专业课程需甄选相关的叙事故事,好的故事承载情感、易于理解、唤起共鸣,教师准备故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故事来构建认同感,揭示隐匿于故事中的意义和价值[51]。其次,需寻找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叙事教育策略,如 “故事叙述—情感诱导—自主建构—自我成长”的叙事课堂策略[53]。此外,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专业课程时应强调其在护理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德育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5 小 结

护理人文教育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背景下,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地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加深了护理人文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融合与渗透。在思政背景下,将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课程人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利用叙事本身的优势引导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高新”复合型护理人才的人文关怀能力,还能结合“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得以延续。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护理课程的人文教育奠定了政策支撑和理论基础,叙事教育的推广为护理课程人文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而推进护理课程人文教育,使思政与护理教育的融合日臻完美。

猜你喜欢
人文思政护理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