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京雄 梁昌权 区柏龙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广东江门 5291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一种精神疾病的名称,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最普遍的就是精神分裂症[1]。在临床中属于比较复杂的精神疾病,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发病,二十多到三十多的年龄阶段大多为第一次发病,但是也有少部分是在少年时期发病[2]。精神分裂症也与患者的素质因素有关,如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素质,存在分裂症的人格特征或者大脑的病理学基础,易在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诱发[3]。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缺乏自知力,病情状况不断转移,患者的反复发作率较高,而治疗依从性和最终的治疗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4-5]。鉴于此本研究就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DUP)和家属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前瞻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5例,女10例,男25例,年龄17~66岁,平均(43.57±9.24)岁,紧张型5例、偏执型13例、单纯型3例、青春型12例、未分化型2例。对照组患者35例,女9例,男26例,年龄17~66岁,平均(45.23±11.38)岁,紧张型4例、偏执型11例、单纯型4例、青春型12例、未分化型4例。两组患者指标均符合(dsm-5)学术诊断标准[6]。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最少有一位家属在平常生活中一起生活;②在此之前没有因为精神类疾病住过院;③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脑器质性病变;②患者伴随其他系统疾病;③正处于孕产期的妇女;④伴有物质依赖病的患者。
设立针对性的研究小组,并且进行统一的培训,(1)患者在出院前,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30分钟左右的积极心理干预培训,内容包含: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②积极心理学的意义;③指导并教会患者正念训练;④指导患正确书写感恩日记的方法;⑤注意事项,促进患者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并认同。(2)评估患者掌握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情况,及时听取患者的被试反馈,并进行指导;同时,给予家属与社会的支持与帮助:①在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康复知识时,还需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社会支持,满足患者的需求;②告知家属,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失落、痛苦等情绪,以免影响到患者情绪,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两位专科护士展开现场调查,通过面对面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需要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调查分析,说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本次发放问卷70份,收回问卷68份,有效率为97.14%,并在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随访。
①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PDD评估标准,PDD为自评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 6 级评分,第 5、6、7、9、11、12 题为反向计分。感知到的病耻感越严重,总分二十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病耻感越明显[7]。②对比组间患者的反复发作率,记录患者在首次就诊1年后的反复发作情况,如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消失后间隔6个月又出现相关症状并且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则判定为反复发作的标准。③对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别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患者在出院后使用门诊复查等各种形式,对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且患者在出院后持续治疗阶段五次的复诊依从性情况对比,患者在入院后首次就诊之后中间只需要间隔1~2个月进行复诊,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坚持服用治疗药物也判定为复诊成功,总之患者在规定复诊时间的前后15 d之内进行复诊都判定为复诊成功,最后的结果按照患者出院后的五次复诊情况分析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的依从性效果[8]。按照评分的模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家属病耻感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差异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差异比较(,分)
组别 n 歧视 疏远 社交躲避 病耻感抵触观察组 35 1.48±0.53 1.78±0.29 1.72±0.43 1.98±0.45对照组 35 1.96±0.61 2.13±0.46 2.26±0.57 2.57±0.46 t值 3.514 3.808 4.474 5.424 P值 0.001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患者的反复发作率为5.71%,而观察组患者的反复发作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0)。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组别 n 服药依从性 复诊依从性观察组 35 89.34±9.53 82.43±9.51对照组 35 56.42±10.28 52.93±15.62 t值 13.894 9.543 P值 0.000 0.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病因未明,判断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者素质因素有关,在相应的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病[9]。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越高[10]。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认知多方面的不协调,病耻感分为患者自身的病耻感和社会大众的病耻感,在日常生活中连带患者的家属也有可能有这种心理状态[11]。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病耻感改善状况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李昱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影响明显,对于患者的情感也有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候会出现情感的淡漠等[13]。还有就是思维形式方面的问题,患者的思维问题都反映在日常的行为中,言语不符合逻辑,无中心思想或答非所问,行为动作不受控制[14]。对于患者和家属应该进行积极主动的疾病宣传教育,让患者和家属正确的面对和认识疾病,缓解消极或焦虑的治疗心态。有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和家属的关系密切,这一观点与刘情情等[15]的观点吻合,然而,本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研究例数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期待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综上所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和家属治疗的依从性影响较大,患者和家属应该遵循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积极主动为患者采取治疗手段,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