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研究

2021-10-26 01:48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9期
关键词:腺体通络胃镜

陈 麒

(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被称为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有发生胃癌的可能。延缓或阻滞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病情的进展,降低其胃癌的发生风险,是临床上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目标[1-2]。有报道称,用中医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3-5]。笔者认为,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时,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本文主要是探讨用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1]中关于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诊断标准,且经胃镜活检得到确诊;病情符合中医关于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诊断标准;进行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的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呈阴性;认知功能正常,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知悉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显示罹患胃癌;胃黏膜存在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有精神疾病;存在造血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心、肝、脑、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1 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有男15 例(占71.43%),女6 例(占28.57%);其年龄为35~85 岁,平均年龄为(51.04±6.42)岁;其平均病程为(3.75±1.47)年。在观察组中,有男16 例(占76.19%),女5 例(占23.81%);其年龄为30~80 岁,平均年龄为(50.86±6.62)岁;其平均病程为(3.52±1.3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中医分型标准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制定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分型标准,具体的中医分型标准如下:患者应同时符合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血证的主证,且次证至少符合其中的2 条。脾胃虚寒证的主证是:胃脘胀满或隐痛;胃喜按或喜暖。次证是: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舌质淡,脉细弱。胃络瘀血证的主证是: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次证是:胃痛拒按;排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1.3 方法

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案是:口服兰索拉唑(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86),30 mg/次,1 次/d ;口服莫沙比利(生产企业: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110),5 mg/ 次,3 次/d。连续用药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用理中通络化浊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理中通络化浊汤的组方是:党参、茯苓、白术、法半夏各15 g,陈皮、黄连、木香、干姜各13 g,浙贝母、莪术各10 g,丹参15 g,薤白、延胡索、煅瓦楞子、炙甘草各8 g。水煎服,每天服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连续用药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的中医证候包括畏寒肢冷、反酸嗳气、纳差,各中医证候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 分、1 分、2 分、3 分。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情况。将其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情况分为无肠上皮化生、轻度肠上皮化生、中度肠上皮化生、重度肠上皮化生。无肠上皮化生:治疗后3~6 个月对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显示切片腺体不存在肠上皮化生的现象。轻度肠上皮化生:治疗后3~6 个月对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显示肠上皮化生腺体占切片腺体(包括被覆上皮)<1/3。中度肠上皮化生:治疗后3~6 个月对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显示肠上皮化生腺体占切片腺体的1/3~2/3。重度肠上皮化生:治疗后3~6 个月对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显示肠上皮化生腺体占切片腺体>2/3,整个腺体几乎全部被肠化上皮所代替[1]。总改善率=(无肠上皮化生例数+轻度肠上皮化生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畏寒肢冷积分、反酸嗳气积分、纳差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畏寒肢冷积分、反酸嗳气积分、纳差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情况

3 讨论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引起肠上皮化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因此,对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有报道称,化浊解毒方可明显减轻浊毒内蕴(即脾胃湿热兼瘀血阻络)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症状,改善其胃镜像、病理学表现[3-4]。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中,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短气乏力、精神欠佳、体瘦畏寒、食少便溏、喜温软清淡饮食等。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节食、过食生冷)或长期服用清热解毒泻火类药物,导致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机阻滞、纳运失常。胃虚则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可致胃脘隐痛、食欲欠佳、多食即胀等症状;脾虚则运化升清功能失职,可致精神欠佳、倦怠乏力、身体消瘦或虚胖、大便稀溏等症状。水液运化输布失常,水液停聚,则成痰湿;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日久,可致血瘀。故此病的发生与痰、瘀、虚等病理产物密切相关[5]。中医主张采用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化痰通络之法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本研究所用的理中通络化浊汤由党参、干姜、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木香、黄连、浙贝母、莪术、丹参、薤白、延胡索、煅瓦楞子、炙甘草组成。其中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其功效与人参相似,药力较平和;干姜可温中祛寒、扶阳抑阴;白术味苦性温,可健脾燥湿;炙甘草可益气和中,茯苓可渗湿健脾,法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可化痰祛湿、健脾理气。以上诸药可构成温中健脾、化痰祛湿的基本方。黄连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味甘性温,可芳香行气、化湿;浙贝母可清火、化痰、散结,配伍法半夏、陈皮可加强化痰散结的功效;莪术可开胃消食、行气破血、止痛;薤白可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活血行气、止痛;丹参、延胡索可养血活血、通络止痛;煅瓦楞子可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全方诸药合用,融理中汤、二陈汤、香砂六君子汤、香连丸等多方于一方,可共奏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行气止痛、通络化痰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莪术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栓、保肝、降血脂等作用[6],薤白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7]。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程度。

猜你喜欢
腺体通络胃镜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春蚕吐丝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胃黏膜活检病理与临床的探讨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