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研究

2021-10-26 01:4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肠系膜直肠低位

徐 丹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所有直肠癌患者中,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约占60%~75%。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多存在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下腹疼痛等症状。如何有效地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ME)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常用术式。有研究发现,接受lap-TME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易因手术切除的肠管破损或直肠系膜切除不完整而出现病情局部复发的情况[2]。近年来,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手术是一种借助经肛内镜平台切除直肠肿瘤的术式[3]。目前,临床上有关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TaTME 进行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绵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90 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TaTME 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接诊的90 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45 例)和对照组(45 例)。试验组患者中有女21 例、男24 例;其年龄为46~75 岁,平均年龄(61.27±7.89)岁;其中肿瘤的TNM 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有3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5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20 例、为Ⅰ期的患者有7 例;其肿瘤下缘与肛门的距离为5~10 cm,平均距离(6.45±1.04)cm。对照组患者中有女22 例、男23 例;其年龄为45~78 岁,平均年龄(61.71±8.03)岁;其中肿瘤的TNM 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有2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6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21 例、为Ⅰ期的患者有6 例;其肿瘤下缘与肛门的距离为4~10 cm,平均距离(6.38±1.06)cm。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绵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病情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4]中关于中低位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结直肠内镜活检被确诊患有原发性中低位直肠癌。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3)临床资料完整。4)无结直肠手术史。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因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而需要进行急诊手术。2)存在精神障碍或神志异常。3)合并有严重的免疫缺陷、肾脏疾病、肝胆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4)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

1.4 研究对象的脱落与剔除标准

1)手术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事件。2)无法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

1.5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lap-TME 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其保持头低脚高位,并为其建立人工气腹。采用5 孔法进行手术。置入腹腔镜后,对病灶部位肠系膜下血管进行夹闭处理。切断直肠侧韧带,完整暴露远端直肠系膜及其边缘的结缔组织。根据肿瘤与盆底的距离采用合理的方式切除肿瘤及周围的肠系膜等。为试验组患者采用TaTME 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为其建立人工气腹。采用5 孔法进行手术。用超声刀进行直肠、乙状结肠系膜的分离处理,并对肠系膜下血管进行裸化处理。分离直肠两侧壁,切断直肠侧韧带后,向直肠前端行腹会阴筋膜分离处理(分离至直肠前壁)。在腔镜切割闭合器的辅助下,于患者肿瘤下缘2~3 cm 处切断其直肠,于其肿瘤上缘切断上缘肠管。在腹腔镜的引导下,使用肛门置入吻合器对患者的直肠、乙状结肠进行吻合处理。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3 d 其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检测SOD。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吻合口瘘、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MDA、SOD的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镇痛药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镇痛药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2.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在术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的水平相比,P>0.05。在术后,试验组患者血清MD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SOD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注:* 与对照组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相比,P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5]。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在进行此类手术时,需要重点考虑手术的安全性、病灶是否被完全切除两方面的问题[6],其中手术的安全性为重中之重。由于直肠癌患者的病灶部位较为特殊性,进行上述手术后其病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7]。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lap-TME 已成为临床上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常用术式[8]。进行此手术无需直接接触患者的肿瘤组织,可有效分离其盆底肌肉,避免发生切口种植。但实施lap-TME的过程中常会因操作空间小、手术难度高而损伤患者肿瘤周围的组织器官[9]。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镇痛药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lap-TME 进行治疗的安全性欠佳。这与王励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TaTME 是一种可于直视下精准离断肿瘤远切缘的经肛手术[11]。相较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而言,该术式在肿瘤远侧切缘判断、直肠系膜完整切除、腹部神经丛损伤预防、盆腔神经丛损伤预防及盆底视野显露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12]。另外,进行此手术可有效避免对肿瘤周围器官及组织的损伤,从而可保障患者的术中安全,有利于其术后恢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研究指出,MDA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患者的细胞膜损伤,同时也可反映其体内自由基的水平。SOD 是一种在维持人体氧化及抗氧化平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活性物质,其能够间接反映患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术后,试验组患者血清MD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SOD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与应用lap-TME 相比,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TaTME 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其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与TaTME的创伤性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用TaTME 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较轻、身体机能恢复较快,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肠系膜直肠低位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意义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守住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