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 要: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努力解决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扰,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教育的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对提高人的生态素质、解决环境问题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本文主要从中学地理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入挖掘地理教学中的生态资源,并就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学地理;教育;措施
一、生态文明建设
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生活到生产,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无处不打上了工业文明的烙印。但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福音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它的负面影响:人口爆炸性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能源短缺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正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把追求人地和谐,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旋律。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将作为一个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而崛起[1]。
为了人与自然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生态问题和由生态问题引发的影响人类稳定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又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写进了政治报告,“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真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也是十八大中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十九大又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五大建设。
二、中学地理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全新的社会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要不断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教育在人与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趋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而产生的侧重于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社会性生态教育活动,是公民形成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道德情感和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并且外化成生态行为,推动人与自然、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公民具备良好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和素养,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凝聚力。而在地理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大的优势。
地理科学是一门融自然与社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容,是唯一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科学。地理学不断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完善、更新[2]。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经过新一轮的改革之后,中学地理课程即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研究内容。地理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及研究视角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是培养公民生态素质、建设生态文明、开辟全新生态时代的主阵地。《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美国前环保局局长威廉瑞斯利曾说:“全球环境的威胁是现实地理的反映,未来环境问题要从地理教育开始解决。”初、高中地理課程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均明确提出“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须课程[3]。
三、中学地理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一)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
初、高中地理课是国家统一开设的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方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教材的整体来看,地理课程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高中地理更是系统地介绍了人口、资源、灾害、环境、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要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对人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培养生态公民。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就是生态公民[4]。建设生态文明仅仅依靠现有的地理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在原有地理课即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作为补充。
地理地方课程的开设体现在乡土地理课程的设置。《地理学词典》将乡土地理定义为:指一种小范围的综合地理,研究本乡的地理环境及人民的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理分布,并阐明其相互间的联系。地理学区域性的特征加上地理学逐渐由基础科学向应用型科学的转向决定了开设乡土地理课程的必要性。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人从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做起,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开设乡土地理课程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的人口、环境、资源等,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投入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发挥地理知识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在国家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地理课在课时与内容方面所占比重都较低,所以地理教师更应该结合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以及学校所处的环境特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发掘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特色学校形成以及社会健康发展的需求。
(二)開展第二课堂,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
课堂并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途径。学科知识的传授方式,除了可用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经验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许多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5]。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即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即指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学习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即课堂之外的所有活动,本质是地理的研学活动。地理教育的价值也就在于培养今日和未来活跃又付责任的公民,有能力去面对、处理各种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在高考改革和地理新课改的背景下,地理教学中已明确规定一些实践活动的进行,如常见地貌的教学中,总课时安排10课时,其中4课时安排实践活动,自然灾害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教学已经对实践活动提出了硬性要求,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科的研究维度、特性以及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地理的研究范围是宽广的,许多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很难通过课堂解释的,需要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来解决,尤其在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时,更需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与运用到生活当中以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调查走访,关注社会,利用技术还原某些场景,动手模拟实验,体验科研的乐趣,做到行前有课题,行中有记录,行后又结论。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的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要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学习中迁移到自己所在的自然环境中,走出课堂,宣传森林的重要性,开展植树种草的活动,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从保护家乡做起。所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三)开展地理社团,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教育部的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立德树人,而地理课程的深入改革对地理教育也提出了高要求,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即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加强区域认知,培养综合思维,树立正确人地观念。而地理社团的开展将有利于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社团以“知行合一”为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它将对地理爱好者打开一扇透视世界的窗口。社团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社团导师和成员提前拟定主题,可结合地方课程、当地风土人情、契合当代社会的脉搏,如舌尖上的中国——宿迁美食,游览宿迁园博园,“一带一路”战略与苏北发展路径创新等主题。通过考察、访问、分析、撰写报告等活动,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提炼、总结、展示等环节,培养综合思维,在行动中关注社会、公民、环境,培养主人翁的责任感。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态道德现状堪忧,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的知识教育、意识培养、行为教育[6]。
时代在呼唤生态文明,地球在要求建立绿色家园,以“和谐、共生、共赢”为主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地理学科充分发挥潜在的生态教育因子,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贯穿于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从实际生活中注重生态知识的教育、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行为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韩民青.21世纪全球文明走向[J].哲学研究:2001,(11).
[2]陈澄,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2004,10.
[3]樊杰,许豫东.中国的地理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内容结构[J].地理研究,2001,20(5).
[4]邵超峰,鞠美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5]褚亚萍.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6]张闻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时代,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