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信息技术是备受广大一线教师喜爱的一种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教学手段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微课以其时间短、展示内容丰富等诸多特征,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围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运用微课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采用视频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不仅能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因为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小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导入。新知识一般是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发展与延伸的,利用旧知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微课展示虽然时间短,但蕴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利用微课导入新课,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就利用了微课视频导入,视频中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圆形的纸片转化成学生学过的图形,纸片的形状变化了而面积是不变的。新的图形近似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等。接着,在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前,师生共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同时,教师还把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制作成微课快速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记忆。这样的导入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降低了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难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
布鲁纳说:“个体的认知是建立在知识呈现方式基础上的。”微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知识,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将难以观察清楚的知识通过感觉器官形成认知,从而营造身临其境的认知情境,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领。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其中如何让学生画角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给学生看,这就存在着难以形成认知的弊端。如有的学生不注意看,而教师的操作过程很快就过去了;或者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了一些学生视线等。但是,运用微课演示就避免了这些弊端。教师课前录制好微课视频,演示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如果学生没有看清,可以反复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尝试着画角。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优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
三、利用微课资源,促进师生互动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让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更加便捷高效,构建了师生互动的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呈现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接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就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课堂上有些难点知识学生不一定理解,如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其实,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折线统计图展示更加清楚而已。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这一特点呢?只有通过微课视频来展示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用对比的办法来解决它。让学生通过两幅图来进行比较,并说说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的互动,让这两者反映数量变化趋势规律更加清晰,从而认识到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四、制作微课视频,突破难点问题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們,如何突破教学难点问题是教师教学的艺术。微课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通过视频快速展示知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就选择具体的知识点,如如何展示平面中看不到其他的长宽高等,视频画面能够通过虚线的方式突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微课中围绕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结构这个点制作动画视频,以此展示出两种形状的角、面、棱,从而突出了“体”的概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区别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面图形。值得注意的是,微课制作时应该贴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生活中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物体很多,如铅笔盒、粉笔盒等。微课视频形象地展示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弄清楚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在头脑中产生一种代入感,从而让教师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总之,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技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帮手,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优化微课教学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