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意义研究

2021-10-25 08:49:22王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6期
关键词:组间常规有效性

王宁

(山西省长治市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脑卒中疾病患者中大多数为老年人,且疾病发生概率持连年上升走向,其病因同人们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生活状态等有很大关联[1]。患者一旦病发,其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将迅速下降,致使其心理与身体受到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形成负面情绪,治疗护理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升[2]。故而,我院开展当前实验,讨论康复护理实施期间应用健康教育举措,对脑卒中疾病患者的意义,现将实验过程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期间,于本院接收的脑卒中疾病患者中抽选280例实施讨论分析,接收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分组方案:接收时间顺序,组别:常规组、干预组,例数:140例每组。常规组:男80例,女60例,年龄45~80岁,平均(63.02±8.47)岁,病程1~3.5个月,平均(2.05±0.72)个月;干预组:男83例,女57例,年龄46~81岁,平均(63.78±8.42)岁,病程1.5~4个月,平均(2.13±0.65)个月。组间基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区别(P>0.05),能够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常规组:常规健康教育,即为患者实施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监测病情、康复锻炼等常规康复护理,与此同时,于康复护理期间提醒患者有关健康知识,但不进行详细讲解。干预组:以常规组护理方案为基础,再实施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护理人员需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给予全面评估解析,以评估解析结果为依据,制定符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包括:健康讲座、短视频、健康图册、口头讲解等,以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的了解程度;②落实健康教育计划,康复锻炼方面,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完成康复锻炼,并提醒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锻炼中,以给予患者有效陪伴。除此之外,还需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锻炼,包括用餐、饮水、穿脱衣、梳洗等,以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针对康复护理相关举措的益处、实施目的进行仔细讲解,以令患者、患者家人正确认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有益于促进患者康复护理积极主动性。心理方面,脑卒中疾病的后遗症发生概率很高,大部分患者会因此而出现不健康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告知患者,正面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疾病恢复效果,配合康复护理相关锻炼措施,可以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而后了解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变化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对症疏导措施,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依从率。生活饮食方面,康复护理会令患者消耗很多精力及体力,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日常饮食期间,多以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的食物为主,并戒除烟酒,控制日常摄入钠盐、脂肪总量。如果患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需指导患者完成吞咽康复锻炼,督促其放缓用餐速率,需确保食物完成吞咽之后,方能再次进餐,以规避出现食物梗死事件。除此之外,还需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能够促进睡眠质量,进而提升身体素质。

1.3 观察指标。组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对比,分别于护理之前、护理之后通过FMA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分值最高100分,最低0分,分值高,则运动能力良好;通过NIHSS神经损伤量表评估患者神经损伤恢复程度,分值最高42分,最低0分,分值高,损伤程度较重。组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别于护理之前、护理之后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精神状态、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总分最高100分,最低0分,分值高,则生活质量优。组间脑卒中患者护理有效性对比,显著、改善、无进展为有效性指标,评价标准:Barthel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Barthel评分达到61分,低于100分;改善:Barthel评分达到41分,低于60分;无进展:Barthel评分为40分及以下。总有效性=[(显著+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当前实验研究的数据全部由SPSS 26.0收录整理,由()体现计量数据,行t值核查;由[n(%)]体现计数数据,行χ2值核验;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对照组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组间运动功能、神经损伤于护理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干预组运动功能、神经损伤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

表1 组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对照()

表1 组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对照()

组别 例数 FMA运动功能 NIHSS神经损伤护理之前 护理之后 护理之前 护理之后常规组 140 38.22±6.68 53.82±6.57 24.15±3.22 18.35±2.04干预组 140 38.95±6.49 66.15±3.62 24.83±3.14 13.54±1.02 t - 0.9274 19.4487 1.7889 24.9530 P - 0.3545 0.0001 0.0747 0.0001

2.2 对照组间脑卒中患者护理有效性。干预组97.86%护理有效性与常规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2。

表2 组间脑卒中患者护理有效性对照[n(%)]

3 讨论

脑卒中疾病具备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残疾率较高的特征,即使采取了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亦有很高概率留下后遗症,致使患者产生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运动功能等方面的障碍[3]。康复护理方案是针对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的良好护理方案,但由于患者对疾病无正确认知,对康复护理的了解程度较浅薄,导致患者负性情绪严重,对康复护理亦无良好重视[4]。故而,应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护理方案的认知程度。

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健康教育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其包括疾病知识、护理相关、心理方面、生活方面的健康知识宣教[5]。通过此宣教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种类,了解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方案的实施意义,有益于令患者清楚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临床疗效;除此之外,还可以令患者掌握健康生活作息习惯的重要性[6]。将此教育方案落实于脑卒中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可以令患者清楚康复护理相关功能锻炼的用处,及预期效果,有益于促进患者的护理主动性;患者的负性心理获得显著减少,并帮助患者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促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增加生活质量,缓解神经损伤程度,患者的肢体功能显著好转[7]。研究显示,干预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护理有效性均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故而明确,此教育方案能够增加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正确认知,可以令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确切了解,进而促进其治疗护理有效性[8]。

综上所述,患者病发脑卒中疾病之后,需要为其提供及时治疗与护理,以阻止病情恶化,促进患者身体功能康复,在为其实施康复护理的同时,加用健康教育,有益于增加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

猜你喜欢
组间常规有效性
常规之外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