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黄晓辰
(1.南京市江宁医院 放射介入科,江苏 南京 211100;2.南京市江宁医院 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1100)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又称为输液港,是临床常见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完全植入患者体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包括静脉导管以及提供穿刺功能的注射座组成,临床可用于血液制品输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肿瘤化疗等治疗[1]。TIVAP导管头端较为理想的植入位置为右心房和上腔静脉的交界处(CAJ),若在植入式出现位置偏差,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加大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风险[2]。部分严重的患者还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位置不当的输液港,进而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承受强烈的痛感,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PICC置管研究较多,但针对TIVAP植入长度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据悉,我国部分基层医院由于缺乏手术过程中实施定位患者患部的条件,多采用体表标志法和经验法来计算置管长度,其置管精准度较低,存在较大风险[3]。故本院特行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完全置入式输液港的423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了探讨该输液港导管长度临床相关因素的专项研究。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规划为样本收集时区,并以该时区中就南京市江宁医院行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完全置入式输液港的423例患者作为本研究样本对象。依据穿刺位置,分为左侧组(211例)和右侧组(212例)。左侧组中,男125例,女86例;年龄42~84岁,平均(60.44±5.23)岁。右侧组中,男133例,女79例;年龄43~85岁,平均(61.25±5.15)岁。纳入标准:①所有对象均为临床确诊且需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②预后生存期大于2年者;③对象智力正常且神志清醒。排除指标:①具静脉血栓或肿瘤病灶压迫静脉者;②具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禁忌者[4];③具曾于其它静脉植入输液港史者。研究前,相关负责医师均就涉及对象针对研究过程、预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诠释,获取对象信任了解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研究内容也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征得同意。分组后对象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可比性。
1.2 方法。在DSA室行TIVAP植入手术,采用B.BRAUN MEDICAL(生产企业:贝朗医疗法国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3661677、型号规格:04436946)进行穿刺颈内静脉。准确记录两组患者导管植入长度——左、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点至导管头端距离。其中,近段距离分别用L1、R1表示,左、右侧TIVAP港体至导管头端距离为远端距离,分别用L2、R2来表示。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数据[5-6]。
1.3 评价指标。详细统计两组对象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精确检测左侧、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点至导管头端距离(L1、R1)和TIVAP港体至导管头端距离(L2、R2)。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统计、运算、分析均予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运算过程中涉及计量资料,均予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涉及计数资料:则予%表示,组间行χ2检验。对象一般资料(身高、体重)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值予P表示,若P<0.05提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对象相关数据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情况。身高与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置入长度L1、L2、R1、R2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即L1与R1、L2与R2的导管置入长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相关数据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比表()
表1 两组对象相关数据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比表()
组别 右侧组(n=212) 左侧组(n=211) t P身高/cm 169.34±4.21 168.49±3.87 -1.27 >0.05体重/kg 70.21±2.12 70.19±2.23 -0.32 >0.05近段距离/cm 14.78±0.96 17.03±1.37 11.238 <0.05远端距离/cm 25.31±1.27 27.56±2.07 6.75 <0.05 r,P 0.234,0.034 0.291,0.031 - -r,P 0.301,0.007 0.402,0.002 - -
2.2 两组对象预估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情况。实测距离与预估近段距离相比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区别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重与L1、L2、R1、R2均无明显相关性,患者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预估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表()
表2 两组对象预估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表()
?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近年来应用较广的静脉输液治疗方式,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据悉,恶性肿瘤患者需长时间使用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类型的高渗性溶液,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7-8]。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输注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方式,但以上输注方式的置管时间较短,且形成血栓的风险较大,维护难度较高,不便于患者长时间应用。而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是近年来新兴的输注方式,相较于传统输注方式,具有维护便捷、感染风险性较低、使用期限较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等优势,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9]。但随着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的推广发现,TIVAP的植入过程并没有影响引导,导致导管头端定位较为困难。据调查显示,部分乡镇医院由于技术缺乏、能力水平有限,在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时多采用肉眼判断、记号标记等方式进行粗略的定位,该定位方式不仅影响了定位准确性,还会导致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大提高。有研究证实,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植入深度可采用体表定位法和相关计算公式来定位,但因患者个体差异和操作医生的个人习惯不同,导致最终植入的导管长度不一。因此,分析影响TIVAP导管植入深度影响因素,选用合适的计算方式定位穿刺位置和深度,在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中具有显著作用[10]。而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象身高与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置入长度L1、L2、R1、R2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即L1与R1、L2与R2的导管置入长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测距离与预估近段距离相比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体重与L1、L 2、R1、R2均无明显相关性,患者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患者身高与TIVAP导管植入长度呈明显正相关性,这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由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深度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明显关联,置入过深会导致患者心率失常,置入过浅会导致静脉血栓。因此,了解患者信息,选择合适的导管头端位置显得尤为重要[11-12]。
综上所述,右侧颈内静脉可作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置入的首选位置,医生应将身高作为预估患者置入导管深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成功率,实现更佳精准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