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眼无声惜细流
——高段阅读中培养学生拟题能力三策略

2021-10-25 15:21郑莉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共舞鱼钩拟题

郑莉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小学(南塘校区),浙江 温州 325000)

一、无声中的闪光点——能够展示中心的标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一个人写作,或为表明对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意见,或为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心中的愿望。古人称这些文章的中心为“意”,王夫子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足见一篇文章的中心是从全局上影响着文章的质量的。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题目是展现文章的中心,领悟人物的精神的。比如五下的《金色的鱼钩》、六上的《金色的脚印》等,下面我以五下《金色的鱼钩》和为例,讲讲是如何让学生感悟题目展现中心的妙处。

师:看到课题,我们会产生什么疑问?

生:鱼钩怎么是金色的呢?

师:让我们一同回顾课文的内容,去找找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

学生读课文,师出示填空: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________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作者你这些题目的意图了吗?

生:课题中“金色”是为突出人物的品质。

生:课题中的“金色”使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更加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金色的鱼钩》中那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师:那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许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品质、精神。请同学们静心想一想,你会想到什么?

在学生的交流中,大家联系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者自己的亲身体会,联系到身边许多闪光的精神,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的思路打开,并且能够以这两个题目为模板,形成了展现中心的题目:

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值得称赞,于是有人想到用《金子般的心灵》这个题目;一位同学的书本丢了,大家齐心协力为他寻找,于是有人想到用《耀眼的书本》这个题目;一位同学的脚扭伤了,另一位同学天天中午将午饭打好,送到他的面前,有人想到用《闪光的托盘》这个题目……

将文章的中心提到标题的位置,让学生将中心在自己的写作中贯穿到底,其实这样的题目,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中心拟题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把握写作的主旨,真是一举两得呀!

二、无声中的主干点——能够概括事件的标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段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在课标中,还强调教师加强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指导学生自由表达。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记叙文占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借鉴记叙文的标题,对学生来说指导的意义就更大了。

例如五下《孔明智退司马懿》一题,交代了文章过的主要内容;六上课文《老人与海鸥》,交代了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这些标题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在拟题方法上做了示范。

其中五下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的题目更是新颖,在教学时,我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以往的课文标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个标题有三个词,而且中间用“·”来隔开。

生:我发现这三个词中“冬阳”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童年“指的是作者小时候的故事,“骆驼队”指的是难忘的事物。

师:是呀!你看,有时我们写文章时,可以也采用这样新颖的题目,这样就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引导,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也来写写自己童年难忘的事,学生中就出现这样的题目:《童年·河边·捉鱼》《童年·校园·比赛》类似的题目接连而来,学生拟题的思路又有了拓宽了。

一次拟题的指导不仅仅停留在这篇文章,在这学期中,我们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六下的学习,在告别小学校园之际,我布置学生观察小学校 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来寄托自己的难舍之情,在这次习作众多的题目中,也有《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影子。

比如有:《童年·校园·桃花》《校园·操场·乒乓桌》《校园·操场·篮球架》《春日·校园·玉兰树》等,在学生的习作中,可以感觉到学生对此类题目已经轻车熟路,这也是可喜的现象。

再如:在清明节来临之前,我们组织学生一同来到温州翠微公园革命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回来之后,我们的孩子将这次活动写成文章,于是有学生写到这样的题目《春日·清明·扫墓》,在多次习作的拟题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次课堂上简单引导,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孩子有了模仿的题目,拓宽了拟题的思路,使得拟的题目更加新颖、生动。

三、无声中的发散点——能够发挥联想的标题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所以,在习作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同样学生习作的拟题能力也是需要发散思维的。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从阅读材料的题目中得到启示,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猜题法

一个题目既能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样也能引起读者许多的联想。在学习六下文章《鲁滨孙历险记》时,导入后我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会是那个呢?

生:我认为关键词是“历险”。

师:是呀!那么你能猜想课文会写鲁滨孙会经历哪些危险呢?

生:可能会在路上碰到许多可怕的猛兽。生:可能在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生:还可能会有野人的袭击。

……

师:那么,作者会写鲁滨孙哪些危险的经历呢?让我们进入课文来找一找。

接着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梗概,找出鲁滨孙经历的五件事情。经过这次的引导,学生就能明白有些题目可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一次听课过程中,一位老师指教《与象共舞》也是这样教学,而且将这个题目拓展到课外。这位老师在课始和课尾是这样进行安排的:

导入

教师由游戏导入揭题后,就问学生:如果你来写这个题目,你会写什么?

在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后,教师说:“看看作家是怎么写的?”

……

接着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课尾的时候,教师又将目光聚焦到题目。

拓展写话

1.总结方法

师:现在,你对“与象共舞”有什么新的理解?(人与象和谐、亲密无间)

师:那么还可以与( )共舞?

生:与狼共舞。

生:与猴子共舞

生:与狗共舞

生:与猫共舞

师:如果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多方面)写作的方法还有很多

2.指导写作

出示:与书共舞

与花共舞

与画笔共舞

与阳光共舞

(1)快速默读,思考文章是怎样写“以( )共舞的?

(2)交流:(生汇报,逐次出示)

课题 怎么写与象共舞 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书按作者的成长经历

花具体的事例画笔 按不同的地点阳光 按时间顺序

3.自己试一试,列一个简单的提纲:你想写什么,怎么写?

4.交流提纲,课后完成习作

一节课下来,使得学生扎实有效的掌握了《与象共舞》这篇文章,而且对《与___共舞》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有了方法上的引领,我想:《与___共舞》这样的标题将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二)活动法

在我们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那么这也是我们发散学生思维,检测学生拟题能力的练兵场。

在学校的艺术节表演类节目的展示中,班中学生一首《朋友》,令许多学生想起了自己已是毕业班的学生,马上要与自己的朋友分别,感性的孩子落下了难舍的眼泪,于是在活动习作中,有些学生以《忘不了那歌声》来拟题,优雅而又饱含深情;有些同学将不舍之情提到题目之中,用《难舍的泪花》来拟题;也有些同学以《最后一次》来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依依不舍……从各式各样的题目之中,我们发觉只有生活的,才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才是感人的。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说:“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当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将拟题的方法渗透给学生,有时并用不了多少时间,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拟题的能力也是胸中有积蓄,那么写作便有了主心骨,写作当尽力用功夫了。

让我们为学生做一位寻“眼”人,将精彩的“题眼” 无声地渗透在每节课中,那么树荫照水的日子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共舞鱼钩拟题
金色的鱼钩
夏日北至 与荷共舞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山海共舞
擦亮文章的“眼睛”
中企海外并购:与全球共舞
看不到鱼钩的鱼
与神共舞Nissan GT—R与TA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