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山中部鹿井铀矿田围岩蚀变特征及意义

2021-10-25 04:21肖振华李春华杨忠鼎杜国升
关键词:萤石黄铁矿铀矿

肖振华,李春华,杨忠鼎,杜国升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二大队,湖南 郴州 423000)

鹿井铀矿田为华南重要的产铀矿田,已探明了1个大型、4个中型、7个小型铀矿床,提交铀资源量超万吨(张金带等,2012)。前人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基础地质科研工作,包括岩浆岩石学、成岩年代学、成矿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蔡煜琦等,2015;黄宝春等,2019;李冉等,2016;刘翔等,2020;吴治南等,2018a,2018b;石威科等,2020),但对区内广泛分布的围岩蚀变研究相对薄弱。根据不同的赋矿围岩,区内可分为岩体内带型铀矿床,如黄峰岭铀矿床、高昔铀矿床;岩体外带型铀矿床,如沙坝子铀矿床;岩体内外接触带型铀矿床,如鹿井铀矿床(Xiao et al.,2020)。这些铀矿床围岩蚀变都广泛发育,且与铀矿体相伴而生。蚀变作为热液矿床普遍存在的一种地质现象,其不仅与铀矿的成因关系密切,还可划分出围岩蚀变组合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笔者基于野外详细观测和显微结构分析,揭示鹿井地区与铀矿化有关的主要围岩蚀变,初步建立了区内以围岩蚀变为主的找矿标志,这对区内今后铀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南岭成矿带的北缘,诸广山铀成矿带的中段,大地构造位于华南造山带粤湘赣早古生代沉陷带炎陵-汝城冲断褶隆带东部隆起区(图1)。区域上经历了裂谷盆地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转化阶段、陆内造山-岩浆活动阶段和断陷盆地阶段的演化(柏道远等,2005,2007;杨明桂等,2019)。区内地层出露基本齐全,震旦-寒武系构成的加里东褶皱基底直接与诸广山岩体接触并被重熔。震旦-寒武系沉积厚度为5~13 km,为一套含铀的黑色岩系,平均铀含量为8×10-6,其中震旦系中上部和寒武系下部铀含量为(11.3~16.4)×10-6,是区内主要含铀层位(邵飞等,2010)。

图1 鹿井铀矿田地质略图①Fig.1 Geological map of Lujing uranium ore field 1.白垩系;2.侏罗系;3.二叠系;4.石炭系;5.泥盆系;6.奥陶系;7.寒武系;8.震旦系;9.燕山晚期花岗岩;10.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岩; 11.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岩;12.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花岗岩;13.印支期第三阶段花岗岩;14.印支期第二阶段花岗岩;15.印支期 第一阶段花岗岩;16.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17.辉绿岩;18.碱交代岩;19.硅化断裂带;20.断层及推测断层;21.铀矿床

诸广山岩体侵入时代最早为加里东期,随后为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侵入高峰期为印支-燕山期,地层经过多次重熔改造、分异演化,形成规模巨大的含铀复式岩体,其岩性复杂,酸性岩类、中酸性岩类和中基性岩类均有发育。印支-燕山期岩体平均铀含量为18.35×10-6,燕山晚期岩体平均铀含量高达19.1×10-6,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富硅、偏碱且富含挥发份,对形成铀多金属矿床十分有利。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NE向、NNE向、NEE向、NW向、近SN向及近EW向断裂。NE向黄坳断裂、遂川-热水断裂形成的断陷带主要控制了区内铀矿及其他多金属矿产。主断裂的次级构造发育,为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孙岳等,2020)。

2 蚀变种类及特征

鹿井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成矿地质体的交代蚀变作用极为发育,早期主要为碱交代,从被交代的岩石中带出大量SiO2,带入K、Na、Fe、Mg等,形成大片的碱交代岩,并伴随有早期的绿泥石化、水云母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前人测定碱交代岩形成的同位素年龄为100 Ma(邵飞等,2010)、(132.1±5.8) Ma(吴俊奇等,1998),对比高昔铀矿床成矿年龄(88 Ma),区内碱交代蚀变明显发生在铀成矿之前(吴俊奇等,1998)。根据围岩交代蚀变演化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可分为矿前蚀变(碱交代、面型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等),成矿期蚀变(铁蠕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线型水云母化、硅化,赤铁矿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等),以及外带的电气石化。

2.1 碱交代蚀变

碱交代蚀变花岗岩主要呈肉红色或灰白色,花岗结构、石英、黑云母和副矿物等基本或完全消失,碱交代岩呈似伟晶结构。当碱交代较弱时原岩被交代,残余的石英、黑云母矿物较多(石英含量5%~15%),呈变余花岗结构,即定名为碱交代花岗岩。碱交代表现为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两者在空间上共存。局部地段钠长石化占优势,少数地段则以钾长石化占优势,鹿井铀矿田总体表现为钾、钠混合交代。碱交代岩的化学成分与原岩比较,SiO2含量明显减少,Al2O3、K2O、Na2O、Fe2O3含量明显增加(表1)。由于碱交代岩矿物颗粒粗大,有效孔隙度增加,而抗压强度大大降低,易于碎裂并发育密集的微裂隙,为矿液运移、矿质沉淀提供了空间和物理化学环境,是铀成矿极为有利的地质体。高昔铀矿床是鹿井铀矿田内典型的受碱交代作用影响较为强烈的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床(黄迪等,2017)。

表1 高昔铀矿床碱交代矿石的化学成分表(1)吴治南,肖振华,刘颖,等,2016.湖南省诸广山岩体中部铀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报告(内部资料).Table 1 Chemical components of alkali-metasomatic ores in the Gaoxi uranium deposit /%

表1为高昔铀矿床247中段采得的岩矿样化学成分表,其中蚀变岩的SiO2含量为73.29%~86.95%,平均值为79.93%,略高于全球花岗岩SiO2含量平均值;矿石中SiO2的含量为46.64%~73.96%,平均值为64.34%。由此可以看出,除强碱交代矿石发生了大量的Si流失外,其余矿石与蚀变岩的Si含量变化不大,且强碱交代作用的去硅现象十分明显。

蚀变岩中Al2O3含量为5.90%~13.59%,平均值为9.96%;矿石中Al2O3含量为13.21%~15.77%,平均值为14.36%,略高于蚀变岩。蚀变岩中Na2O含量为0.11%~3.17%,平均值为1.63%;K2O的含量为2.10%~5.07%,平均值为3.60%。矿石中Na2O含量为1.19%~3.02%,平均值为2.01%;K2O含量为4.10%~6.76%,平均值为5.48%。由此看出,矿石相对于蚀变岩中K、Na含量均有提高,但Na相对变化较小,而矿石则显示出富K的特征。与原岩对比来看,部分碱交代蚀变岩的K、Na含量有略微增加,而强碱交代矿石中K、Na增量明显。蚀变岩中K2O+Na2O含量为2.21%~8.24%,平均值为5.23%;矿石中K2O+Na2O含量为6.19%~8.60%,平均值为7.58%。从图2可以看到,K2O+Na2O含量与SiO2含量呈明显负相关性,说明随着K、Na含量的增高,即碱交代作用的增强,岩石中SiO2含量会明显减少。蚀变岩中FeO+Fe2O3含量为3.49%~4.15%,平均值为3.81%;而矿石中FeO+ Fe2O3含量为2.52%~9.79%,平均值为5.53%。从数据上来看,矿石中Fe含量有略微增加,总体上变化不大,但个别样品Fe总量非常高,尤其是Fe3+,可能是由于受到不同的蚀变类型造成的,如赤铁矿化①。

图2 高昔铀矿床K2O+Na2O与SiO2相关性图解①Fig.2 Diagram of correlation between K2O+Na2O and SiO2 in Gaoxi uranium deposit

蚀变岩及强碱交代矿石中CaO含量差别很大,但往往强碱交代岩具有较高的CaO含量,可能是由于方解石取代了石英。在分析中发现,多数碱交代矿石并不符合碱交代岩中高K、Na的化学成分定义,但却可以明显看到矿石的碱交代现象,这可能说明其在后期经历了热液改造。因此,这类矿石中也经常见到方解石、萤石等矿物。

2.2 绿泥石化

从碱交代期开始,绿泥石化一直可延至成矿期。早期绿泥石呈暗绿色,保存有黑云母假象,在块状岩石中呈不规则面型分散状分布,在构造带两侧呈带状分布。成矿期绿泥石主要为铁绿泥石(约占70%)、铁镁绿泥石、磷绿泥石、鲕绿泥石、铁叶绿泥石和辉绿泥石,其MgO含量较低、FeO和Fe2O3含量较高(章健等,2018),呈黑绿色。绿泥石常伴生黄铁矿,故可称为绿泥石-黄铁矿化(图3)。常和沥青铀矿充填在岩石微裂隙中,其蚀变范围总体与铀矿化带厚度一致或略大,是铀成矿的重要标志。

图3 研究区绿泥石化蚀变岩显微照片②Fig.3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chloritization of research area a.绿泥石化-萤石化;b.绿泥石化-水云母化;c.绿泥石化-硅化;d.绿泥石化-黄铁矿化; Chl.绿泥石;Qtz.石英;Py.黄铁矿;Fl.萤石;Hy.水云母

2.3 水云母化

水云母化可分为矿前(面型)和矿期(近矿线型)两种类型。矿前水云母化范围广、蚀变较弱,与早期绿泥石化伴生呈面型分布,为原岩黑云母等暗色矿物自变质作用而成,颜色较浅,呈浅黄绿色;矿期水云母化蚀变较强,属铀矿化脉体旁的线型交代蚀变,其分布范围大体与铀矿化体吻合或略大,呈暗黄绿色,强蚀变的集合体具有蜡状光泽,岩石质量致密质软(图4),常被认为是叶蜡石,主要出现于牛尾岭地区。

图4 研究区水云母化蚀变岩显微照片②Fig.4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hydromicazation of research area a.强水云母化碎裂蚀变花岗岩(成矿早期);b. 强水云母化碎裂蚀变花岗岩(成矿期);Hy.水云母

2.4 萤石化

区内大部分铀矿化地段的萤石化可分为3期:成矿早期的暗紫色萤石化,呈细晶、脉状沿构造裂隙充填或硅质脉旁发育;成矿期萤石多呈隐晶、粉末状,呈紫黑色、黑色细脉、网脉状或浸染状,常与棕色玉髓、胶状黄铁矿共生(图5),铀矿化也往往较富,如鹿井铀矿床、下洞子铀矿床的富矿段就具有这些明显矿化蚀变特征;矿后期的萤石多为浅色或无色,结晶较好,往往与梳状石英伴生,呈不规则的较粗脉体(宽约几毫米至几厘米)。

图5 研究区萤石化蚀变矿物镜下显微照片及矿石标本照片③Fig.5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fluorite mineralization and ore specimen in research area a.萤石化-沥青铀矿(成矿期);b.萤石化-黄铁矿化(成矿期);c.萤石化-绿泥石化-硅化(成矿期);d.萤石化(成矿期); e.萤石化-硅化(成矿早期);Fl.萤石;Qtz.石英;Chl.绿泥石;Cal.方解石;U.沥青铀矿

2.5 黄铁矿化

铀成矿早期黄铁矿大多呈自形晶,成矿期多为胶状、粉末状,在交代蚀变带中呈短微脉状,浸染状分布,为脉旁蚀变产物,常成为沥青铀矿的“寄生体”,是铀矿化的明显特征(图6)。

图6 研究区黄铁矿化蚀变岩镜下显微照片及岩矿芯素描图(2)闵茂中,孟昭武,刘兰忠,等,1997.牛尾岭铀矿床物质成分研究(内部资料).Fig.6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pyritization and core sketch in research area a.侵染状沥青铀矿嵌布于黄铁矿周边;b.黄铁矿裂隙中充填沥青铀矿微脉;c.沥青铀矿沿黄铁矿 边缘发育;d.岩矿芯素描图;Py.黄铁矿;U.沥青铀矿

2.6 赤铁矿化(红化)

区内赤铁矿化有两种成因类型,一是面状赤铁矿化,多呈浅肉红色,分散云雾状,是交代成因的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由于碱交代过程中热液的氧化作用使岩石中部分Fe2+变为Fe3+所致;另一种是成矿围岩中,由于红色、棕红色的针铁矿、水针铁矿(有时混有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发育而形成的红化,赤铁矿一般呈微脉状、尘点状分布。岩矿石红化蚀变强度总体与铀含量呈正相关,常见铀矿化脉体两侧有大致对称发育的红化镶边,其宽度与铀矿脉的厚度呈正相关。

2.7 硅化

早期硅化由中粗晶块状石英组成,多沿前期断裂构造形成巨厚的硅化石英脉带,在诸广山地区的几个大型铀矿田中均发育有规模较大的硅化断裂带。早期硅化为大规模的白色块状石英充填,矿前期硅化由灰色、深灰色细晶石英组成,多形成粗脉、大脉状;成矿期硅化由灰黑色、棕色、棕红色等杂色隐晶石英、玉髓组成,沿微-细裂隙充填胶结(图7),是重要的成矿标志;矿后期硅化形成半透明梳状石英,常有碳酸盐伴生。

图7 研究区硅化蚀变岩镜下显微照片③Fig.7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silicified of research area a.微晶石英脉胶结花岗质角砾;b.角砾状矿石;Qtz.石英

2.8 碳酸盐化

成矿期的碳酸盐化多呈玫瑰红色,或棕红色方解石(如外带沙坝子铀矿床),是铀成矿的重要标志(图8);而矿后期碳酸盐化多为白色方解石,呈不规则脉状、细脉状或浸染状沿矿脉旁侧呈线形分布,有的充填在梳状石英晶洞中。

图8 研究区沥青铀矿脉显微照片②Fig.8 Microscopic photos of pitchblende veins of research area U.沥青铀矿;Cal.方解石(沥青铀矿脉中伴生方解石)

2.9 电气石化

通过研究,在鹿井铀矿田外带铀矿化地段发现存在明显的电气石化现象,这一发现为开展外带找矿提供了新的依据。电气石化是气或汽化热液对外带老地层岩石作用的一种标志,是外带成矿的早期蚀变。据分析其硼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岩浆,其次来自于老地层(3)位巧槐,唐继宁,梨建南,等,1988.诸广岩体中段外带富矿段物质成分特征及找矿方向(内部资料).。

这种电气石多呈各种柱体状,柱体大小一般为0.01~0.05 mm,单偏光显微镜下色浓,有褐色、绿色,假吸收明显,多为深褐色,常见横裂纹。这种电气石化一般距岩体0.5~1.0 km,在断裂构造发育处的地层中广泛出现,含量一般为1%~5%,局部高达15%。电气石柱体在镜下可见其穿切板岩、角岩微层理(图9a)和砂岩砂粒,在灰岩区的构造带中也可见到。在电气石周围经常伴有硅化、黑云母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并可见被石英、方解石交代(图9b)和电气石穿入石英碎屑(图9c)及电气石柱体穿切白云母片等现象(图9d)。由此可见,这种电气石化作用是属于成矿早期的蚀变作用,与富含挥发份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有一定关系。随着燕山早期(γ52)、燕山晚期(γ53)及更晚的小岩体(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基性岩脉)的侵入活动而产生多次电气石化作用,这种作用一直延续到成矿期。电气石并非铀载体,本身并不含铀。由于电气石化是沥青铀矿沉淀之前的汽化热液蚀变,它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水、气、热,并在其附近形成热场,而且活化含铀地层中的粒间铀和裂隙铀,并使之形成含铀的热流体,与后期含铀成矿热液混合而提高铀含量。因此,电气石化在空间上往往发育在工业矿体中及其附近,与铀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铀矿成矿预测、选区的依据和找矿标志。

图9 研究区电气石化蚀变矿物镜下显微照片③Fig.9 Microscopic photos of altered minerals in tourmaline mineralization of research area a.粉砂质板岩;b.构造角砾岩;c.石英砂岩;d.含长石石英砂岩;Tur.电气石;Qtz.石英;Cal.方解石;Ms.白云母

前述各种成矿围岩蚀变是鹿井地区有效的找矿标志。在20世纪60~70年代,通过鹿井地区多年的找矿实践,前人就总结了南方花岗岩地区找矿“三要素”,即围岩碱交代—钾(钠)长石化、红化—赤铁矿化、碎裂—岩石破碎蚀变,利用直观的红化、碎裂、碱交代蚀变三要素,有效指导了黄峰岭-高昔地区的找矿突破。

3 蚀变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

3.1 蚀变围岩物理性质变化

围岩在蚀变过程中,原岩的物理性质会相应发生较明显的变化。由于围岩的碱性长石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等,使岩石有效孔隙度增高,渗透能力增大,致使岩石抗压强度降低,从而有利于铀成矿。如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黄峰岭-高昔矿区的碱交代红化蚀变花岗岩的有效孔隙度为5.08%~8.20%,比未蚀变的原岩(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要高5~8倍,而抗压强度则由1 320~2 450 kg/cm2降低至591 kg/cm2。致使蚀变围岩中孔隙度增高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

(1)原岩中部分矿物组分在蚀变过程中被溶解带出,如碱交代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部分SiO2可能变成SiO44-或与碱金属结合形成可溶性硅酸盐而带出,结果产生大量微细空隙,从而导致碱交代岩孔隙度增高。各种围岩的长石化可使其中SiO2含量减少百分之几到十几(沈吉等,1990)。

SiO2+4OH-→SiO44-+2H2O

SiO2+2Na++CO32-→Na2SiO3+CO2

(2)蚀变矿物成分和晶体结构的改变也是促使蚀变岩石孔隙度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钠交代过程中,离子半径较大的钾离子(0.133 nm)被较小的钠离子(0.098 nm)置换,使得长石晶胞的体积缩小7.9%,黑云母的绿泥石化使矿物体积缩小28.7%,钾长石的高岭土化使矿物体积缩小54.2%,因此,在等容交代条件下,上述交代蚀变亦将导致蚀变岩石孔隙度的增加(沈吉等,1990)。

(3)一些矿物的重结晶作用也可使矿物结晶粒径变粗或引起胶体矿物脱水而增高岩石的孔隙度。如蛋白石(SiO2·nH2O)转化为石英,体积收缩达22.81%(沈吉等,1990)。

(4)岩石中呈架状和连斑结构的硅酸盐矿物(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等)蚀变为层(片)状的硅酸盐矿物(绿泥石、水云母、白云母、高岭土、叶蜡石等)时,岩石硬度变小,结构密度降低,抗压强度变差,在成矿活动中容易受构造应力影响,发育密集的微细裂隙,并可沟通原有孔隙,从而增高蚀变围岩的孔隙度。

总之,蚀变围岩抗压强度的降低和有效孔隙度的增加,不但为成矿溶液的运移创造了条件,而且大大增加了矿液与围岩的接触面积,促进矿质的有效沉淀。

3.2 蚀变作用促使围岩中部分铀活化转移

据分析研究,铀在岩石中除以显微或超显微粒状铀矿物形式存在外,有一部分铀呈类质同象赋存于放射性副矿物中,还有一部分则呈均匀分散状态存在于造岩矿物内部和矿物粒间、微裂隙或结晶构造的缺陷之中,甚至被吸附在晶体生长面上。在各种交代蚀变作用过程中,含铀较高的载体,如黑云母、角闪石及其他各种副矿物,转变成铀含量较低的矿物,如钠长石、水云母、白云母、石英等(刘义发,1980);而矿物结晶时发生的自纯作用迫使铀及其他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并聚集在蚀变矿物周围或沿微裂隙分布或被某些矿物(绿泥石、叶蜡石、伊利石、白钛石等)吸附,这就促使一部分铀转化为活化铀。如果存在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特别是在富含各种矿化剂(F-、Cl-、CO22-、SO42-等)的热液作用下,易使这部分活化铀形成溶解度大,稳定性强的UO2(CO3)23-和UO2(CO3)34-以及UO2F42-等,进而在有利的地质环境中富集成矿。

3.3 蚀变围岩的矿物组分对铀的富集作用

矿床围岩在成矿热液的多次作用下,发生强烈的交代蚀变,原岩矿物组分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形成一系列新的矿物组合。如果矿前期或成矿早期形成的蚀变岩存在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等,则为铀的沉淀富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诸广山岩体中部、南部的大部分热液铀矿床的铀矿化同绿泥石化、水云母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等紧密共生,在镜下经常可以看到以沥青铀矿为主的铀矿物呈浸染状、细脉状或显微粒状赋存在绿泥石、伊利石、针铁矿等暗色矿物之中或其周边,或直接沿黄铁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和紫黑色萤石边缘析出(图4,5)。这些事实说明,铀矿是活动在矿前期和成矿早期蚀变过程中生成的硫化物和富含Fe2+矿物周边成矿热液中的六价铀还原沉淀所形成。如果热液中的铀浓度较高,就有可能形成沥青铀矿。此外还有一部分蚀变矿物如绿泥石、水云母、伊利石、黄铁矿等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它们对铀的吸附固定也起着重要作用①。

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矿前期和成矿早期的交代蚀变作用不仅改变了岩石中铀的存在形式,促使其活化转移,更为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和容矿空间条件。

3.4 成矿构造蚀变分带性

纵观鹿井铀矿田成矿构造,历经成矿前期、矿期、矿后期活动,构造岩及蚀变在构造带中具有较明显空间分带性,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即由强烈单一矿物交代形成的变晶结构是早期构造中心蚀变岩的结构特征,如石英脉;多种矿物交代结构共存且黏土交代不发育是近矿或矿侧蚀变岩的特征。早期矿物交代结构造发育是远矿或非矿蚀变岩的结构。各种蚀变组合在成矿构造带的空间分布分带性大致如表2。

表2 成矿构造蚀变空间分带特征Table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teration spatial zoning of metallogenic structure

4 结论

碱交代、绿泥石化、水云母化、萤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电气石化是鹿井地区与铀矿化有关的主要围岩蚀变。主要铀矿床类型的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如下:

(1)岩体内带型铀矿床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岩体内带型铀矿床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脉体充填主要有含铀黄铁矿或赤铁矿、微晶石英脉、含铀微晶石英-萤石脉、含铀绿泥石脉等。矿前期主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碱交代、赤铁矿化等面型蚀变;成矿期红化、赤铁矿化、蜡状水云母化、镁鲕绿泥石化、胶状黄铁矿化、紫黑色萤石化、棕红色微晶石英、玉髓等发育;矿后期见有梳状石英、浅色萤石、方解石。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为碱交代、硅化、绢云母化、水云母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萤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2)岩体外带型铀矿床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岩体外带型铀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萤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电气石化等。铀矿化与紫黑色萤石、棕灰色玉髓、胶状黄铁矿化及红色方解石关系密切。

(3)岩体内外接触带型铀矿床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岩体内外接触带型铀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外带浅变质岩主要有硅化、萤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电气石化;内带岩体发育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红化、赤铁矿化、硅化。

致谢:文中引用的一些数据、成果,主要来自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二大队、东华理工大学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承担的有关勘查、地质调查及科研项目成果;其中的显微照片主要来源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二大队、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科研报告所形成的内部资料。主要成果是前人及项目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萤石黄铁矿铀矿
复杂低品位伴生萤石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①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东昆仑石头坑德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特征及硫饱和机制研究
关于中国萤石矿产业发展的思考
奇妙的萤石博物馆
史前核反应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
漫谈“愚人金”
海康威视发布四款新品布局“萤石云+”互联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