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付庆
卫生问题“老大难”
新接手这个班级,教室卫生真是太让人头疼了:教室右后角简直就是一座垃圾山,垃圾桶周围全部都是垃圾;组织学生大扫除,刚清理干净,不到半天又恢复如初。
每次看到教室的卫生状况,我就督促提醒,学生不顶撞但也不做出改变;我反复给大家讲“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道理,再三督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却根本无济于事;我每天上课前带头打扫教室,希望能够影响他们,但一个个都无动于衷,似乎觉得老师多此一举;我批评座位下面特别脏的学生,他们一脸无辜地辩解:那不是我的,似乎老师冤枉了他们。
教室卫生,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解决起来还真不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学生的卫生习惯,谈何容易?
偶然发现垃圾源头
一天放学后,我看到我们班的一个孩子从楼梯上走下来,右手拉着拉杆书包,左手举着玩具,拉杆书包的轮子一级一级地从台阶上滚下来,书包上的拉链没有拉,里面的书本大半露在外面,随着书包上下颠簸,眼看就要掉出来了。我急忙拦住这个孩子,提醒他把拉链拉上。他很听话,二话没说,使劲把冒出来的书本往里塞了塞,可是书包太满了,书已经塞不进去了,拉链也拉不上,他见努力无果,转身便想走。我又好气又好笑,叫住了他:“你的书包里塞了什么东西,怎么那么满,连书本都塞不进去?”
他“呼啦”一下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倒在地上。看着地上的东西,我惊呆了:刚刚上课用过的课本和笔记本没有来得及合上,互相纠缠在一起,书角卷起了很大的“耳朵”;圆珠笔和直尺等文具杂乱地堆在一起,文具盒却空空如也;上一学年用完的作业本还在,却被蹂躏得破烂不堪;吃剩下的方便面碎屑、各种零食包装袋、废纸折叠的各种玩具、明显用过的废弃卫生纸……各种小玩意儿撒了一地。
我蹲下身子,指导他一点点整理好书本,再按次序放进书包,要求他把铅笔、圆珠笔、橡皮、直尺等装进文具盒后再放进书包。把所有有用的东西整理完后,地上还留着一堆废弃的东西。
我终于知道了教室里垃圾的来源,那就是学生的桌斗和书包。教室里的垃圾形成路线图变得非常清晰:学生懒得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将它们胡乱塞进自己的书包,粗暴的行为让学习用品很快损坏,于是,折断的铅笔、直尺等全部变成了垃圾;书本先是卷边儿,久而久之,卷曲的书角变成纸屑,然后书脊的粘胶脱落,书本散架,书页散落……平时上课,有的学生找不到练习本,顺手从其他本子上撕下一张纸练习,课上完了,练习纸自然没有用了,也就变成了垃圾。
难怪有时候老师批评某些孩子不注意教室卫生,他们满脸委屈。由于保管不当,好好的学习用品和书本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垃圾。抱怨和指责没有任何作用,要想减少教室垃圾,就要教学生学会整理。
培养整理好习惯
又到了调座位的时候,我先让大家清理桌斗,不能在桌斗里留下任何东西。然后我逐个检查桌斗,对于桌斗里有遗留物品的,督促他们全部带走。一些孩子为了应付检查,便将所有东西胡乱塞进书包。
确认每个桌斗全部清空之后,我开始调换座位。等所有孩子都到新座位之后,我让他们先不急着往桌斗里塞书包。我以检查书包为名,要求大家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到桌面上。顿时,很多孩子的桌面上像变戏法一样突然多出了很多东西:丢失多日的测试纸、从卷曲的书角上掉下的纸屑、听写过词语的单张纸、半截铅笔、折断的尺子、各种零食……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了新奇的东西就用夸张的动作拿起来,展示给大家看,配以“色香味俱佳”“品种齐全”“物产丰富”等评语,教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重新回到讲台上,开始指导大家整理自己的书包。“语文书、数学书……先把书合上,把卷曲的书角压整齐,然后书背朝里,放进书包里。”学生按照我的要求,一步一步操作。有几个孩子失去了耐心,一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塞到书包里,我抓了几个典型,手把手带着他们重复刚才的动作。看老师这么认真,那些偷懒的孩子才老老实实地开始整理书包。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把有用的东西都装进了书包里,并清理桌上剩下的垃圾。
接下来的一周,教室的卫生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但与以前垃圾遍地的状况相比,已经改善了很多。
教室卫生大改善
“整理物品”成了班级的一个惯例,每周五最后一节课调座位时,都要重复这些动作:学生先清空自己的桌斗,到新座位之后,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倒出来,整理好了再入座。没有人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邋遢的缺点,或许平时不注意,但是在老师和同伴的注视下,学生会自觉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毕竟垃圾满桌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很多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整理习惯之后,物归其位,物尽其用,上课时缺东少西的现象少了,教室里的垃圾也减少了许多。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室卫生环境改善了许多。地净人心宽,我去教室上課时,心情也好多了。学期快要结束了,学生的书本也相对完好,学习用品的损耗速度也减缓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面对班级存在的“顽疾”,与其指责和抱怨,不如因地制宜多想想办法。改善教室卫生环境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多想办法,耐心引导学生,一步不能到位,那就多走几步。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许家沟乡河西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