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工作的思考

2021-10-23 20:07张占婷
商业文化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因公教职工培训

张占婷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国际先进国家存在一定不足,在芯片制造、材料开发、生物技术等学科建设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差距,国家自改革开放时期就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并将其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行政策略之中。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工作,不仅是公派教职工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而且代表着我国对待先进技术和科研创新的开放态度,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科研和高等教育的决心。高校因公出国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公派教职工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人才支持与创新思想,同时也能够加深我国高校与世界高等学府之间的交流,开拓国内学者与高校学生的学术视野。但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与展现。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发展过程与时代背景;其次对我国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规律的总结,探索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工作的优化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促进思想、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强与国际名校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等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针对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下发改革文件与规划纲要,并在其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就包括积极开展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夯实与国际高校的交流合作,利用好各种途径优化自身教育资源等。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出国交流、交换学习的人数相较40多年前增长了数十倍,国家教育部门关于高校教师出国交流、培训的法相关规定也逐步规范,高校教育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自2016年起,国家大力推进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并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提出到2020年建立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多个世界一流学科,到2030年基本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我国高校与世界名校的联系与交流,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置于国际思想与科技发展进程之中,通过借鉴、吸收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吸收更多高质量人才,快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在高等教育领域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思想。

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

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尔克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工业生产效率的资本除原材料、机器、厂房、资本等物质资本,还应包括投入生产的人力,人力本身也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由生产者自身的体力、脑力,所接受的教育、职业培训和自身潜能等共同构成的,是生产者所能提供的劳动的总和。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从人力资本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主要指能够被企业、组织开发和利用的,参与社会生产的人的脑力、体力的总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对员工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企业或组织绩效目标的完成。高校教职工因公出国培训就是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一种,虽然高校从组织结构和绩效目标都与企业有所区别,但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其本质需求和主要方法基本一致。高校教职工出国培训,是由政府、国家教育部门、学校等共同组织,带有行政色彩的培训活动;相对企业培训来说其内容范围更广、培训更有深度、组织形式与培训模式更加多样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更加复杂。但总体而言,高校教职工的出国培训也是通过提高教职工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管理技术等,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实力,进而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新公共政策理论:我国公共关系领域学者黄建刚教授在其专著中对新公共政策进行了定义,即从国家、政府视角,借助政策的展开对社会的发展态势、公共运动进行观察、审视和研究。黄教授提出,随着我国社会运行速度的加快,各类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才能达到良好的公共管理效果,只有根据社会公共环境的实际变化转变公共政策的思路、方法,才能形成崭新、积极的公共管理效应。新公共政策的提出为高校因公出国培训工作的“去行政化”带来新的研究入口,对提高出国培训项目的立项、审批效率,改善出国培训的政策环境,推动高校教职工出国培训政策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从多个方面、多种形式、不同层次与多所世界高校展开交流合作,对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进行观察就能发现,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参加培训的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本国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与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因公出国培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对国家、社會、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的积极影响上。

在国家方面,我国高校因公出国培训是带有行政特点的,因公出国培训的教职工不仅是进行交流学习的学者,而且扮演着国家科研开拓者、高校学科建设者的角色。高校因公出国培训除了能够汲取不同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从中探索能为自身所用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还可以有效缓解国家间关系,搭建协同合作的渠道与桥梁,帮助我国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缩小我国各行业技术发展与国际前沿水平的差距。在社会方面,高校因公出国培训能够有效开阔公众视野,为公众了解真实的国外生活和科研状况提供渠道,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学校方面,参加因公出国培训的教职工能够带动所在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同时还能够扮演交流媒介作用,加强所在学校与国际高校的交流,便于学校间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教师方面,对于公派出国的教职工而言,出国培训能够拓展其对专业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的了解与认知,开阔眼界、转换思维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没能出国培训的教职员工而言,出国培训制度能够有效激发其努力工作,提高绩效表现,追求个人职业的更高发展。学生方面,高校因公出国培训,一方面能够通过公派出国的教职工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外高等教育具体情况的机会,以及参加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更多专业前沿内容,对专业领域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体验到更具特色、更开放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因公教职工培训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医院人员因公出国(境)外事工作经验分享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对部分优待对象提高抚恤金及生活补助费标准的规定
2006年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提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