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程 胡剑鹏 张骥 徐伟 陈师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的重大疾病,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1]。依据病理进行分型,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2]。据流行病学数据报道,近50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高,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群健康和生命造成较大威胁,其防治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临床中手术治疗是治愈早中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开胸手术是传统治疗方式,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在成人外科已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为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丰富临床经验,本次研究对126例肺癌患者展开比较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两组,胸腔镜组(n=63)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n=63)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其中胸腔镜男35例,女28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3.80±5.10)岁;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33例;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63~75分,平均(69.80±6.13)分;传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52.50±5.45)岁;TNM分期:Ⅰ期31例,Ⅱ期32例;KPS评分61~76分,平均(68.71±6.30)分。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KP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2)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TNM分期为Ⅰ~Ⅱ期;(4)伦理委员会通过此项研究,家属或患者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者;(2)精神认知障碍或依从性低者;(3)伴有心、肝、肾或肺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4)一般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胸腔镜组:取仰卧位,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后,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术前常规放置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手术全程进行监测,并指引术中体外循环插管位置。观察肺叶的情况,胸膜的情况,明确病灶的位置,观察其有无肺内转移以及胸膜的转移。评估淋巴结的情况,游离肺周围的粘连,分离肺的静脉和动脉,分别给予离断,游离肺支气管,给予行支气管断开。胸腔镜下行相关的淋巴结清扫,注意保护淋巴结周围的重要血管。胸腔冲洗后,采用荷包缝合方法缝合主动脉的根部,手术结束。
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取仰卧位,在常规静脉加吸入复合麻醉方式下进行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手术前经食道放置超声探头,指引术中体外循环插管位置。在胸骨正中取25 cm作用的切开,逐层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利用胸骨撑开器撑开切口,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对患者进行系统肺门、淋巴结清扫,清除阳性淋巴结。按照淋巴结的解剖及引流方向剪开纵膈膜,切除淋巴结和引流区域内的淋巴脂肪,清理完成后止血、涨肺。冲洗胸腔后逐层关胸,手术结束。
(1)记录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淋巴节数、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和住院天数。(2)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指标为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y volume,MVV)。(3)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三种。
数据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多时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行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胸腔镜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淋巴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更少、住院天数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围术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后围术期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引流时间(d) 淋巴节数(个) 术中出血量(mL)胸腔引流量(mL) 住院天数(d)胸腔镜组 63 3.41±0.85 3.69±1.21 9.3±2.1 127.43±13.05 291.12±21.23 5.38±1.64传统组 63 3.23±0.92 4.10±1.52 9.5±2.0 346.25±21.42 495.37±37.41 9.54±2.07 t值 - 1.140 1.550 0.506 64.108 34.893 11.575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VC、FEV1和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VC=0.170,tFEV1=0.314,tMVV=0.688;P>0.05),治疗3天后(tVC=3.800,tFEV1=2.872,tMVV=4.330)、3个月后(tVC=3.967,tFEV1=2.509,tMVV=6.828)胸腔镜组VC、FEV1和MVV均优于传统组(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情况( ±s)
表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情况( ±s)
分组 例数 时间 VC(L) FEV1(L) MVV(L/min)胸腔镜组 63 治疗前 2.71±0.30 1.97±0.17 73.20±5.48治疗3天后 1.90±0.21 1.42±0.13 55.18±4.16治疗3个月后 2.16±0.28 1.64±0.15 61.25±3.09 F值 9.092 8.854 15.657 P值 0.015 0.034 0.014传统组 63 治疗前 2.70±0.31 1.98±0.16 73.91±5.24治疗3天后 2.05±0.21 1.51±0.19 58.74±4.38治疗3个月后 2.37±0.27 1.72±0.18 65.35±3.15 F值 8.794 8.704 13.754 P值 0.017 0.028 0.022
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传统组(30.15%)(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按病理分型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种,其中非小细胞癌约占80%[3]。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4]。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英国著名肿瘤学家Peto教授预言,如果中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治理空气污染,到2025年每年新发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5]。肺癌治疗主要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采用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和免疫等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早、中期肺癌的有效治疗方式[6-7]。本研究中对126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析,比较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胸腔镜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清理的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更少,住院天数更短(P<0.05)。表明胸腔镜手术可完全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治疗效果,可完整进行淋巴结和肿瘤的清扫,但胸腔镜属于微创手术,患者的创口小,引流快,流血量较少,恢复时间会更短,因此临床综合指标更优[8-10]。治疗前两组患者VC、FEV1和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3个月后胸腔镜组VC、FEV1和MVV均优于传统组(P<0.05)。可知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患者肺功能损伤后,术后肺功能改善水平高于传统开胸组。本研究中,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传统组(30.15%)(P<0.05)。由于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切很大切口,撑开肋骨或者切除一条肋骨,要切断胸壁肌肉。术后除了胸部疤痕外,胸壁伤口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明显[11]。而胸腔镜手术切口很小,只需1~3个小孔,不需要切断肌肉,不需要撑开肋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预后安全性更佳[12-13]。因此,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在保障疗效的基础上,提高预后安全性。
综上所述,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开胸手术的临床综合疗效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