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与展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变迁(1994—2020)

2021-10-23 01:36
兰州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居家养老

韩 烨

一、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与第六次普查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且速度加快(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qcrkpc/ggl/202105/t20210519_1817698.htm。。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2014)的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将在2024年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届时老龄化水平为20.3%,老年人口规模为2.95亿;“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年均增加1237.5万人,是“十三五”时期的2倍;年均增长率为4.48%,是“十三五”时期的1.7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科学研判我国人口老龄化新态势,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十四五规划”第四十五章第三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中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未来一段时期养老服务研究指明了方向。可见,加快并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并完善应对老龄风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1994年,由民政部、卫计委和老龄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中老联字[1994]70号),这是中国第一个全面规划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的起草发布,标志着中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开始步入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对于推动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自21世纪初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服务体系相关研究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焦点。当前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研究内容逐渐完善,研究热点与时俱进,发文数量逐年增加,很多学术研究推动并参与了相关政策设计、制定与实施。国内学者根据自身研究专长,发挥智库优势,结合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相关经典理论,构建研究框架,精选研究视角,将老龄问题的现实性、实践性、区域性等与理论紧密结合,形成了众多经典的学术前沿成果。

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以1994年为研究起点,通过梳理国内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核心文献,归纳演绎研究趋势、搜集研究热点以及绘制研究图谱,整理相关研究主题变迁,以期对“十四五”时期及2035中长期规划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使用高级检索功能,以“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关键词,论文发表时间截取1994—2020年,文献来源选择国内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经检索,共收集705篇,排除12篇会议摘要、书评和报道等非学术性文章,最终选取693篇为本文研究样本。

本文使用CiteSpacev.5.0.R1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领域出现的高频关键词、突现关键词与关键词时序等进行量化分析,并绘制热点演进时序图,展现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趋势与前沿,以量化结果考察研究体系的时代变迁。

三、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一)主题文献数量递增与老龄化同步

1994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6.4%,“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目标。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7%,标志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经统计,1994—2013年的20年间,中国老龄化程度增长比率高达52.5%(2)作者依据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计算得出。,而这一时期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数量变化却不大(图1)。2013年以前,学界主要将研究主题聚焦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国内专家学者在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合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双轨制并轨、企业年金税优实施及职业年金强制参保等方面献计献策,为提高老年人购买力、保障

图1 CNKI主题文献数量与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994—2020)

老年人经济给付以应对退休之后的收入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持。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内专家学者将研究焦点转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3)郭林、张亚飞:《中国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变迁与评析》,《学术论坛》2014年第4期。。从2013到2020年,相关研究文献呈指数型递增,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成果呈现“井喷式”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期,制度建设、硬件配置、人员培养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历史欠账和现实问题。在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背景下,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在养老服务体系大规模、快速建设的关键时期,理论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目标和关键性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热点多为“模式”研究

引文分析是对文献引用和被引用情况的高频统计,揭示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在这26年间,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表1)。许爱花认为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体现在提高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上,这种模式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4)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社区居家模式作为未来老年人养老的必然选择,应以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服务个性化为目标(5)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陈友华、吴凯以居家入户服务为核心,设计了包括老年活动中心、照顾者上门支援服务等七方面服务递送模式(6)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要加强政府与社会机构的密切沟通与合作(7)黄少宽:《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城市问题》2013年第8期。,逐步完善并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8)王云斌:《“以房养老”在中国的运行障碍及其多元发展路径——十年探索的反思和国际经验的启示》,《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第12期。。伴随“互联网+”的大潮,尚振坤提倡在养老服务领域引入互联网等技术(9)尚振坤:《中国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2期。。童星也认为,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为基础并引入机构养老因素的社会居家养老模式,今后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采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形式,更好地为老年人供给服务(10)童星:《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应对老龄化》,《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8期。。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11)陈莉、卢芹、乔菁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人口学刊》2016年第3期。。在借鉴国外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成为学界认可的未来发展目标,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12)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2期。,非营利组织参与供给服务扮演的角色(13)祁峰:《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0期。,社会资本供给服务的优势及劣势等方面。同时,赵晓芳认为应以理论、制度、人才等要素为基础,根据老年人健康情况选择适合的养老模式,而在医疗机构运营主体选择上,则应考虑各地区实际情况(14)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兰州学刊》2014年第9期。。

表1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Top10CNKI被引文献(1994—2020)

(三)研究聚焦“本土国情”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的提炼,统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助于判断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首先,选取时间跨度(Time span)为1994—2020年,切片长度(Slice Length)为2,数据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为每个时间切片的Top50。其次,已出现频次≥10且中心性≥0.1为条件生成高频词数据集(表2)。关键词频次是指该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总次数,频次越高,关键词越重要。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频次Top3高频关键词分别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和人口老龄化。中心性则表示一个关键词在多大程度上处于其他某两个关键词之间的位置,是衡量关键词作为媒介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心性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越突出,可以较好连接其他关键词。表2显示,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具有较好的连接能力,是研究领域内的核心主题,生成结果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符。“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孝文化观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老龄化、少子高龄化、家庭功能小型化催生了社会养老模式的出现,以家庭模式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为半径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由此产生。

表2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1994—2020)

(四)研究领域逐步拓展

突现关键词是指在既定时间内出现次数较多且关注度较高的词。通过整理比较突现关键词出现的年代分布和突现率(Strength),梳理研究发展脉络,预测前沿趋势。突现率表示一个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重要程度,即关注程度。突现率越大说明此关键词越受学者关注。图2显示,1994—2020年间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比较热门的研究主题为政府购买、社会养老、社区养老、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和居家养老。

图2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Top20突现关键词(1994—2020)

经过合理筛选,得到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关键词时序图(图3)。其中时序图的节点数量N=282,连线数量E=461,网格密度D=0.0116,模块值Q=0.8181,时序图结构显著。结果显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在早期发展较为缓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方面。2000年后,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模式文献数量增多;2006年后,人口老龄化研究走入学者视野;2013年后,研究领域逐步拓展,主要聚焦在医养结合、社会组织、互联网+、PPP模式、长期照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以上结果均与中国老龄政策演变的相关时间节点相符,软件输出结果具有较高信度(下文分时间段详细论述)。

四、研究主题的历史回溯

(一)1994—2000年:“初探”阶段

1994年以来,学界将老龄问题的主题研究从养老保障的经济给付转移到服务给付,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照料体系开始逐步向以政府为主供给服务的正式照料体系过渡。这一时期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主题较集中,多为养老模式的选择,且整体文献数量较少。穆光宗认为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背景下,应把“养老资源提供者”和“养老职能实际承担者”分离;将中国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15)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当下家庭模式依然是中国老年人的首要选择,但其提供形式有所变化(16)刘昌平:《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转型方向》,《国家治理》2014年第21期。。居家养老实际上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体,并非是新的养老形式,不能过分夸大居家养老的功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经济来源、医疗需求和心理慰藉还要依靠于家庭(17)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通过实地调研,部分学者认为子女数对家庭养老中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功能影响不显著,这些服务的实际供给者仍为老年人自己或其配偶(18)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1995年第1期。,对此有学者提出回应,认为可通过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即孝文化来提升家庭养老功能(19)曹海苓、赵继伦:《论家庭养老功能提升》,《社会科学家》2019年第6期。。关于家庭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以杜鹏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生育率下降和家庭小型化趋势下,家庭养老负担会有所加重,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家庭压力(20)杜鹏:《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1期。。而以陈赛权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虽然家庭养老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所替代(21)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程远、张真认为社会性机构养老模式是未来多数老年人的选择,政府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构建救济型、福利型和市场型的养老机构体系(22)程远、张真:《上海市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4期。。养老机构应适当改革、引导私人或集体进入以及进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23)谢钧、谭琳:《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如何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天津市社会养老机构及入住老人的调查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5期。,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2000—2013年:“板块式”阶段

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备先老”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进程缓慢、主题分散,多为前期成果的进一步探索或延伸,形成了关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三大“模式”板块研究。于潇提出居家养老机会成本不断增多,机构养老更符合老年人及其亲属的需求。但现阶段公办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制度和标准,给予相关主体适度政策优惠(24)于潇:《公共机构养老发展分析》,《人口学刊》2001年第6期。。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民办养老机构也存在收费不合理、定位模糊和行业混乱等问题(25)毕素华、陈如勇:《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思考》,《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因此,发展社区养老势在必行,政府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社区发展和社区养老相结合(26)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 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年第3期。。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供需矛盾,可将社区与家庭有机结合。居家式社区养老是转型期中国养老模式的最佳选项,应促进社区建设和居家养老协调发展,完善社区管理、资金、人员和项目等基础建设(27)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人口学刊》2004年第3期。。社区居家养老更符合应对老龄化社会,必须尽快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等功能(28)林娜:《社区化居家养老论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2期。。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雏形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农村适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加凸显。农村人口空心化致使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救助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等,从社会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方向(29)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2008年第2期。。张正军、刘玮通过微观数据分析,认为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但学界普遍认为,农村养老还应以家庭为主体,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30)张正军、刘玮:《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养老:家庭方式需要支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发[2011]28号)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0号)相继出台,中国进一步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架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以老年人需求为主,确保其生活质量,坚持居家自立为主,社区为辅,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承担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31)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化解老龄照料风险,不能只依靠家庭和个人,应以社会化养老模式为最终目标(32)林宝:《养老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及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三)2013—2017年:“整合板块,体系完善”阶段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这一时期,以上述两个核心政策文件为目标方向,理论界开始逐步整合现有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突破难点问题。

一是关于医养结合的研究。医养结合,即将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33)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是实现“有病疗养,无病养老”的养老模式创新,是今后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34)孟颖颖:《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难点及解决策略》,《经济纵横》2016年第7期。。尽快改变养老和医疗分离双轨的现状则是重中之重。医养结合符合健康养老的基本要义,以政策创新来支持引导多部门协作,推动人才资源储备政策的构建和实施(35)张晓杰:《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逻辑、瓶颈与政策选择》,《西北人口》2016年第1期。。同时建立医疗服务治理机制,发挥健康管理和医养服务长效机制(36)杨燕绥:《老龄社会医改的治理之道》,《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12月9日,第A15版。。李长远、张举国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以青岛、上海和苏州为代表:一是通过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各方资源结合的青岛模式;二是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融合医疗和养老的上海模式;三是在社区、居家和机构三个模式下提倡医养结合的苏州模式(37)李长远、张举国:《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典型模式及优化策略》,《求实》2017年第7期。。由于长期护理保险仅在局部地区试点,当代中国究竟适合哪种模式还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医养结合当前主要面临制度、资金和人员等层面的供给瓶颈,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需求困境,供需之间严重失衡。应加强理念、政策和机制的支撑作用,有效提高医养供给的效率(38)邓大松、李玉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模式创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二是关于社会组织供给养老服务的研究,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主要模式。王阳亮等学者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来应对当前养老服务供给困境(39)王阳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属性、问题与对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其中,社会组织供给养老服务是实现政府购买政策的有效途径,却面临制度壁垒、法规缺失和需求不确定等困境(40)何寿奎:《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困境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8期。。对此郑功成提出通过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救助等路径,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使其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主力军(41)郑功成:《让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生力军》,《学会》2016年第1期。。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企业作为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的结合,具有独特优势。社会企业既可以实现既定社会价值,又可以运用商业手段达到较好的运营态势。但是养老型社会企业依然处于前期探索阶段,面临法律、人才和观念困境,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完善(42)吴宏洛:《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的公益逻辑与运行困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社会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大龄劳动力就业(43)杨燕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中国就业》2014年第10期。。

这一时期,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4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0/content_10328.htm。一方面,学界已经明确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供给结合的体系框架;另一方面,在参考各地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学者普遍肯定了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平衡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引导非营利部门和社会资本参与供给服务的做法。与过去“板块式”研究相比,理论界更多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整合“板块”研究,完善体系构建。专家学者纷纷从服务体制改革、专业化升级、优惠政策落实和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45)陈成文、陈舒:《从“碎片化”困境看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2期。,以加快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为目标,以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使理论研究更具实操性、政策建议更因地制宜(46)鄢圣文、钱思:《北京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发展策略》,《中国财政》2017年第23期。。例如,高和荣调查发展闽南地区现存宗族型、邻里型以及社区型等养老互助形式,认为其养老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47)高和荣、张爱敏:《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除此之外,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新模式研究出现端倪,极大丰富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48)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四)2017—2020年:“体系优化,放开市场”阶段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的发布,为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十三五规划》指出,“应鼓励互联网等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企业,鼓励连锁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4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开始转向以下三方面:一是实体模式与虚拟模式的融合,二是长期照护与养老服务的衔接,三是养老服务PPP模式的研究。

在引入互联网虚拟养老方面,蒲新微认为信息化智能型居家养老是解决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打造以政府引导、云平台为载体,通过专业设备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性及系统性服务是新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50)蒲新微:《失能老人智能化养老何以可能:一个系统性施行框架的阐释》,《兰州学刊》2018年第10期。。虚拟养老模式具有投资少和服务范围大等优势(51)张金玲:《让“虚拟养老院”发挥更大作用》,《人民论坛》2018年第27期。,但当前养老服务与互联网融合程度较低,仅处于融合的初级阶段,二者融合的障碍主要受养老需求、企业利益和产业环境等因素掣肘,应从供需两方面入手,推动二者尽快融合(52)曹献雨:《中国互联网与养老服务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9年第7期。。未来,我们应以信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和服务平台层等五个层次,囊括评价和保障系统来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大数据”养老体系(53)屈芳、郭骅:《“互联网+大数据”养老的实现路径》,《科技导报》2017年第16期。。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并大力扶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来解决智慧养老行业标准不统一和技术落后等问题(54)张雷、韩永乐:《当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研究》2017年第2期。。

在长期照护研究方面,学界普遍认为养老服务中的长期护理需求剧增,政府应该从资金筹集、供给主体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推进顶层设计,促进长期照护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弥补家庭护理和专业护理机构的不足(55)周坚、韦一晨、丁龙华:《老年长期护理制度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3期。。但对于这一制度该如何建设,国内学界形成了两方观点鲜明的阵营:一方面,何文炯认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无成功经验背景下,中国应依据本国国情,建立公平、持续且有效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体系(56)何文炯:《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若干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各级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完善现有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体系,妥善处理公平、效率和政府责任等问题,使长期护理保险良好发展,以满足全社会适龄老年人所需的长期护理需求(57)齐传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残疾人研究》2019年第3期。。另一方面,李珍则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应该将有关医疗护理的长期照护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鼓励为家庭等非正式照护提供长期照护津贴,从补供方转向补“一老一小”的需方(58)李珍:《关于完善老年服务和长期护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年第8期。。

在养老服务PPP模式研究方面,《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7]86号)提出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促进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能力(5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7-08/21/content_5219295.ht.。在全面放开养老市场的背景下(6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23/content_5151747.htm.,学界肯定养老服务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可以提高当前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对比之下,机构照护服务多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大部分机构在日常照护、失能护理、医疗服务和临终关怀四大主体功能上,仍处于提供单一服务功能阶段,无法做到全部整合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人本化的服务导向和精神慰藉缺失,机构照护没有从“补充地位”转向“支撑地位”。其研究趋势为,学者们肯定公私合作的机构养老PPP模式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分布不均衡、养老床位供需不均、服务提供方式单一等问题,强调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沟通合作(61)郝涛、徐宏、岳乾月、张淑钢:《PPP模式下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与实现路径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年第1期。,既可以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62)雷咸胜:《中国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及其PPP取向》,《老龄科学研究》2017年第7期。,拓宽资金来源,又能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供给方式(63)韩烨:《社区居家或入住机构——养老服务PPP模式的差异化构建与优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韩烨界定了养老服务PPP模式的概念,并将养老服务PPP模式分为政府购买无偿型、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型和政企联合共建型等模式,认为推进其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以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为导向,并完善相应政策法规(64)韩烨:《养老服务PPP模式:运行机制、实现策略与对策研究》,《兰州学刊》2019年第3期。。在实际操作环节,税收优惠可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65)庞凤喜:《论税收与养老服务支持的关系》,《税务研究》2018年第1期。,政府应在规范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适度放宽优惠政策领取条件,在社会投资环节加大扶持力度(66)郭佩霞、胡彬:《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税务研究》2018年第1期,第36页。。

五、研究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短短26年间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研究脉络并渐成体系。建设并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全体老年人普惠化、系统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取的第一个五年之际,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应着力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进行研究突破。

从理论研究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理论支撑。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理论背景多数集中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等,这些理论起源于西方各国,伴随其社会发展而形成。作为西方理论的“舶来品”,学者们应该考虑其应用的本土化问题。一方面,深入挖掘从“积极老龄化”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内涵,突破已有的“健康、参与、保障”三维框架,转向“全龄健康+连续管理”“全民参与+多元共治”“全面保障+精准配需”的中国战略方案,(67)韩烨、沈彤:《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与规划远景——从“积极老龄化”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3期。站在生命全周期历程视角下看待当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要将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放在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进行反思重构。我们要把养老服务体系治理板块纳入社会治理战略布局,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协同机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不断更新养老服务治理体系和提高养老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突出中国特色,将中国传统养老文化融合于相关研究场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导,坚持以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理论框架。

从实践研究上,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养老服务领域的主要矛盾,充分领会和学习中央和地方对于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供给,探索区域典型做法并固化成功经验。一方面,打破学界对于养老模式的“场所论”或“地点论”,重点从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实体虚拟纵向融合、医养康养服务融合和城乡养老资源均等化四方面开展实践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构建兜底养老服务、基本养老服务、普恵养老服务的层次体系与制度框架。另一方面,要关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未来研究方向一是要建立养老产业发展平台,整合社会化资源;二是要加强养老产业基础研究,实现多学科交叉,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要加强养老产业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要素结合,并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四是要建立养老产业基础数据库,估算市场规模、为养老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居家养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