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网络、知识搜寻双元模式与创新绩效
——国际化企业对比案例研究

2021-10-23 01:36范雅楠云乐鑫
兰州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际化案例研究

范雅楠 云乐鑫

一、引言

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企业传统的内部研发与产品更新换代模式已难以满足全球不同区域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外部知识搜寻已经成为转型经济体国际化企业实现追赶的关键(1)吴航、陈劲:《国际搜索与本地搜索的抉择——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创新效应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9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于组织间合作的形式开展知识搜寻和创新活动,组织间关系网络成为创新的地点。我国国际化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知识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效搜寻来自网络中多领域的知识以获得创新性资源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2)郑小碧:《天生全球化企业跨国创业机理与路径: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年第2期。,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也反映了关注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价值,因此如何实现从嵌入网络到创新绩效的转化正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在新的技术范式下,企业从外部网络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内部知识网络对知识整合的潜力以及知识协同成本(3)Grigoriou K, Rothaermel F T., “Organizing for knowledge generation: internal knowledge networks and 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38(2),pp.395-414.,可见企业需要权衡内外部知识网络的协同与替代效应,现有研究开始重视知识搜寻的网络前因,然而就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强度的不同维度对知识搜寻的影响效应并未得出一致结论,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作用于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和情境仍不甚明了(4)Pérez-Nordtvedt L, Babakus E, Kedia B L.,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ffiliates: developing resource-based learning capacity through networks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10,16(3),pp.262-274.(5)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网络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经济管理》2015年第3期。。

尽管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的战略意义已得到普遍认可(6)Roper S, Love J H, Bonner K., “Firms’ knowledge search and local knowledge externalities i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Research Policy,2017,46(1),pp.43-56.,理论研究发现能够有效平衡不同知识搜寻策略的企业绩效更加稳定且良好(7)Gatti C, Volpe L, Vagnani G., “Interdependence among productive activities: Implications for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3),pp.711-722.,但对知识搜寻策略的分类和界定忽视了所搜寻知识的类型与搜寻方式同等重要这一问题,而且也未能回答在资源竞争的情况下企业在不同范围的外部市场上的搜寻方式是否存在差异。对处于国际化情境下的后发企业而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范围开展知识搜寻都能够提升应对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8)王建平、吴晓云:《制造企业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经济管理》2017年第12期。,但考虑到资源的约束和限制,企业面临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实现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同时开展知识搜寻以获得最佳效果的问题。

鉴于知识搜寻的组织学习本质,可以借助双元性理论研究国内和国际搜寻策略间如何平衡以获得更好的创新绩效。考虑到组织间关系网络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且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促进知识搜寻和创新(9)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pp.35-67.,关系网络的不同维度可能需要相应的搜寻模式与之匹配,不同搜寻策略间的平衡和交互也会作用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将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在国际化发展不同阶段综合组织内外部因素,探索知识搜寻策略间的平衡及其与关系网络的协同演化促进我国国际化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制。

二、文献回顾

(一)知识搜寻策略及其双元研究

知识搜寻作为一种问题解决活动和组织学习方式,通过探索和开发来获得各种类型的知识源,从而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10)LaursenK.,“Keep searching and you’ll find: what do we know about variety creation through firms’ search activities for innovation?”,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2,21(5),pp.1181-1220.(11)Nigam A, Huising R, Golder, B., “Explaining the selection of routines for change during organizational search”,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16,61(4),pp.551-583.。现有文献普遍认可知识搜寻对组织创新的效应,然而对以下两个问题却未给予很好解答。

1.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搜寻范围?按照搜寻范围可将搜寻分为本地知识搜寻和国际知识搜寻,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搜寻是超本地搜寻的一个重要但易被忽略的维度(12)Wang T, Chen Y.,“Capability stretching in product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8,44(2),pp.784-810.(13)Kim M.,“Geographic scope, isolating mechanisms and value appropri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37(4),pp.695-713.,已有研究对国际搜寻及其与本地搜寻方式差异的关注不足。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强调本地知识搜寻所具有的近距离地理优势和范围经济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14)Funk R J.,“Making the most of where you are: Geography,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1),pp.193-222.。国际商务领域的学者立足于不同地理范围知识的互补性和知识溢出的地理本地化特征,认为国际化推动企业从国际环境中搜寻异质性和多样化知识进而实现知识创新(15)D’Ambrosio A, Gabriele R, Schiavone F, et al.,“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 regional context”,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7,42(2),pp.389-408.。然而这些研究都停留在关注本地搜寻和国际搜寻各自对创新的影响,并没有回答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境下企业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平衡两种搜寻策略(16)Laursen K, Salter A J.,“The paradox of openness: Appropriability, external search and collaboration”,Research Policy,2014,43(5),pp.867-878.,有学者提出不同搜寻策略具有协同和互补作用,注重平衡性搜寻的企业往往创新绩效更加稳定(17)芮正云、罗瑾琏:《企业创新搜寻策略的作用机理及其平衡——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与经验证据》,《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5期。。如果选择平衡,是交替循环还是同时进行,平衡的情境如何等?组织双元理论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方向。

March(18)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pp.71-87.将组织开发现有知识与探索潜在能力界定为两种彼此矛盾又无法互相替代的组织学习行为,探索涵盖风险承担、实验、变革等行动,开发包括优化、效率、执行等事务。对于探索与开发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①矛盾或悖论关系。即探索和开发都会对公司的稀缺资源进行争夺;②互补关系。强调双元性属于企业同时参与高度化的探索与开发活动的能力。组织学习和创新领域的学者一致使用双元性的概念来描述同时实施探索开发活动的组织特征,双元型组织也被视为新兴国际化企业平衡探索与开发这两种需求的适应机制(19)许晖、许守任、冯永春:《新兴国际化企业的双元平衡及实现路径——基于产品-市场情境矩阵的多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14年第8期。。

由于本地搜寻和国际搜寻与 March提出的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本质一致(20)Eriksson P E, Patel P C, Sj din D R, et al.,“Managing inter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jects: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equivocality through knowledge search strategies”, Long Range Planning,2016,49(6),pp.691-705.,同样具有双元属性,因此本文基于双元性视角及文献对知识搜寻策略的分类(21)Jung H J, Lee J J.,“The quest for originality: A new typology of knowledge search and breakthrough inven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6,59(5),pp.1725-1753.(22)Lavie D, Kang J, Rosenkopf L.,“Balance within and across domains: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s”,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6),pp.1517-1538.,同时考虑到地理边界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地理维度区分国内搜寻—国际搜寻,国内知识搜寻被看作开发国内知识,国际搜寻属于远程搜寻是探索策略,并探讨其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企业应该对何种类型知识开展搜寻?现有文献多将知识搜寻策略视作单一维度的活动,导致所搜寻知识类型与搜寻方式的割裂(23)Van de Vrande V.,“Balancing your technology-sourcing portfolio: How sourcing mode diversity enhances innovative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5),pp.610-621.,因而本文考察将不同搜寻范围和知识类型考虑在内的知识搜寻策略的创新效应。成功的创新同时需要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24)Teece D 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Research Policy,1986,15(6),pp.285-305.,且近来双元理论和战略研究十分重视技术—市场决策情境,基于跨职能的视角探讨在这两大职能域中的探索与开发战略(25)Voss G B, Voss Z G.,“Strategic ambidexteri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product and market domains”, Organization Science,2013,24(5),pp.1459-1477.,因此基于搜寻知识的类型区分搜寻策略及其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时,市场和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搜寻方向(26)Sofka, W, Grimpe, C.,“Specialized 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across Europe”,R & D Management,2010,40(3),pp.310-323.。本文将从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角度出发探究不同职能域的知识搜寻策略:技术搜寻与应用搜寻相关,经常受到解决一个具体实际问题的动机所驱使;但成功的创新还需要开展市场知识搜寻获取顾客、供应商乃至竞争者的相关信息以补充技术搜寻获得的知识。技术知识搜寻比较典型的方式包括通过聘请专业技术咨询公司、参与技术联盟、建立研发机构等;市场知识搜寻的表现形式包括通过用户、市场调查和情报搜集等方式了解相关企业的市场销售动向,预测客户的需求(27)Li-Ying J, Wang Yuandi, Salomo S., “An inquiry on dimensions of external technology search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R & D Management,2014,44(1),pp.53-74.(28)谭云清、李元旭、翟森竞:《锁定效应,跨界搜索对国际代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第2期。。

(二)关系网络、知识搜寻与创新

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嵌入组织间关系网络,企业构建整合内外部知识的学习网络,并对异质性知识资源开展外部搜寻(29)Laursen K, Salter A.,“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2),pp.131-150.(30)李杰义、闫静波、王重鸣:《双重网络嵌入性、学习能力与国际化速度——快速国际化情境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18年第9期。,即企业的外部知识搜寻环境实质上是基于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因此知识搜寻会受到所嵌入网络结构和关系特性的影响(31)何郁冰、张迎春:《网络嵌入性对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9期。(32)云乐鑫、杨俊、张玉利:《创业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基于“网络-学习”双重机制的跨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7年第4期。,从知识搜寻理论为切入点有利于形成关系网络到创新的完整逻辑链条。对知识搜寻的研究在网络与创新领域均得到一定关注,学者开始重视知识搜寻的组织间网络情境(33)Zhang Y, Li H.,“Innovation search of new ventures in a technology cluster: the role of ties with service intermediar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pp.88-109.(34)杨慧军、杨建君:《外部搜寻、联结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管理科学》2016年第3期。,基于静态视角研究知识搜寻程度在网络与创新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或关注特定的网络结构/关系维度对知识搜寻的影响,如从联盟关联性和经验互补性考察知识搜寻效率的提升(35)Tiwana A.,“Do bridging ties complement strong ti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liance ambidexter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3),pp.251-272.,从网络位置、中心度、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水平、联结强度、联结异质性(36)Tortoriello M, Krackhardt D.,“ Activating cross-boundary knowledge: The role of Simmelian ties i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1),pp.167-181.(37)Ritala P, Huizingh E, Almpanopoulou A, et al.,“Tensions in R&D networks: Implications for knowledge search and integrat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20,pp.311-322.等维度考察网络对知识搜寻的直接作用或交互效应。

目前学者对知识搜寻受到组织间网络的影响达成了共识,但对于这一影响效应的作用机制始终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强度的不同维度为知识搜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如高水平的网络密度、联结广度和中心度,以及强联结和信任等使得知识搜寻的成本降低、减少知识流动的障碍、便于搜寻和共享信息特别是默会性知识、为整合信息提供必要的关系基础(38)何郁冰、张迎春:《网络嵌入性对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9期。,组织可以利用更多的网络关系开展深入和广泛的搜寻活动,从而对知识搜寻效率或知识搜寻程度产生正向影响。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结构洞、弱联结、多样化的网络结构、稀疏的网络密度等更有利于避免过度嵌入、知识冗余流动和网络规则约束,进而保证提供多样性的知识、获得异质性和互补性的新知识(39)应洪斌:《结构洞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搜索与转移的视角》,《科研管理》2016年第4期。(40)李玲、党兴华、贾卫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有效获取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12期。。可见,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的关系仍不明确,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只有整合网络的不同维度才能更好地推动组织外部知识搜寻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此外,考虑到企业构建关系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网络特征并非总能推动知识搜寻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可能需要特定的搜寻模式与其相匹配,因此有必要引入动态视角全面系统考察知识搜寻所发挥的作用。由此可见,目前对于组织间网络、知识搜寻和创新单个环节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创新活动的整体框架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而且研究中缺乏对网络结构与网络关系强度的有效整合,对剖析知识搜寻在网络和创新关系中的作用的动态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41)徐敏、张卓、宋晨晨等:《开放创新搜索,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基于无标度加权网络的仿真研究》,《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7期。。

综上,整合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维度,基于双元性视角,从市场和技术两大职能域的角度结合地理维度区分知识搜寻双元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模式的匹配对不同类型国际化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影响。考虑到吸收能力有利于企业搜寻时机选择的灵活性,从而提升搜寻行为的质量与动态性(42)Ferreras-Méndez J L, Fernández-Mesa A, Alegr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earch strategie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A deeper look”,Technovation,2016,pp.48-61.(43)Flor M L, Cooper S Y, Oltra M J.,“External knowledge search,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adic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7.,因此引入并考察吸收能力的作用。本文整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择

本研究聚焦于从演化和过程的视角探究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策略的匹配和协同如何影响国际化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案例研究通常用于探索难以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用以分析受到前后联系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社会现象(44)Yin R.,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 Beverly Hills. 1994.。因此,本文选取纵向多案例研究的设计方法,通过跨案例对比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企业在关系网络和知识搜寻策略方面的表现,相比单案例能获得更多可归纳性的见解。

(二)案例企业选取

本文所选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具体的案例选择标准如下:

1.典型性和代表性原则,从行业、企业国际化经历和发展特征等方面考虑,本文选取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高新技术领域企业;企业处于商业开发的相对晚期阶段,以便获取充分的数据证明其演化和发展过程;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与不同类型组织保持联系和合作,曾历经多次知识搜寻策略转变;具有较强的国际化实力和创新能力。

2.复制性逻辑,根据Eisenhardt(45)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pp.532-550.建议的理论抽样时选择偶数便于将案例分组对比,本文选择了具有对比性的两类案例企业,从行业和企业规模方面都加以控制,为案例对比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深入挖掘企业知识搜寻策略的演进。

(三)案例数据收集

本文采取了多种数据来源,通过多层次的资料收集有助于进行三角验证以提升研究结论可靠性,主要包括:(1)半结构化访谈;(2)档案资料,如企业内部总结、报告、报纸期刊、档案材料等;(3)参与式观察;(4)非正式信息渠道,包括电子邮件、电话等;(5)外部调查人,包括客户、行业专家、供应商和其他相关企业等方面的信息。

本研究主要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来收集数据,被访者主要是案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每家案例企业至少选择3名高管作为访谈对象,被访者的选择标准包括:(1)在案例企业中任职年限较长,能为本研究提供一种时序的视角;(2)至少直接参与了国际化过程,能提供深入的一手知识;(3)职能层级多样,可以从丰富的视角获得数据资料。

在访谈过程中历经多个轮次,每次的访谈时间在1.5到3个小时不等。访谈大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被调查人对相关行业情况、国际化过程、公司发展、经营战略等提供一些总体看法;第二部分聚焦于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为开展创新所采取的知识搜寻行动以及与市场参与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的事件。

(四)案例企业阶段划分与构念测度

案例企业分为两种类型,A公司和B公司为渐进国际化企业,C公司和D公司的发展遵循天生国际化路径,基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活动将两类国际化企业进行阶段划分以便于案例分析和对比(如图2),渐进国际化企业分为初步国际化阶段、国际化成长阶段和国际化稳定阶段三个时期,天生国际化包括国际化快速成长阶段和国际化稳定阶段两个时期。

图2 案例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基于关键活动

借鉴已有文献中对本文构念的界定,用关键词来识别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2.关系网络的测度。本研究从网络位置中心度、联结强度和联结广度三个维度衡量关系网络模式和特征。中心度表征企业可获得信息的多元化程度,用网络节点类型数量加以度量。节点类型包括八类:长期供应商、领先用户、竞争对手、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其次,联结强度。从企业间二元关系层面判断联结强弱,借鉴Granovetter(48)Granovetter M.,“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1992,25,p.56.、Rowley等(49)Rowley T, Behrens D, Krackhardt D.,“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pp.369-386.的研究,从双方合作范围、合作形式和合作深度等入手,传统合约、联合营销、共享分销渠道、技术及专利许可协议等属于弱联结;强联结包括非股权联合研发、联合制造、长期供应合作、共同标准研究以及包括股权联盟、合资等在内的所有股权安排。基于Capaldo(50)Capaldo A.,“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6),pp.585-608.的研究从网络联结强弱比例来判断网络整体强度。强联结所占比例大于弱联结,则视为强联结网络,反之则为弱联结网络,弱联结比例在50%—80%之间,则视为二元网络。网络广度的测度方式是考察企业以各种联系方式与主要伙伴建立的合作关系数量。

3.知识搜寻策略的测度。借鉴Sidhu等(51)Sidhu, J S, Commandeur, H R, Volberda, H W.,“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alue of supply, demand, and spatial search f or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 Science,2007,18(1),pp.20-38.以及朱益霞等(52)朱益霞、周飞、沙振权:《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吸收能力的视角》,《经济管理》2016年第11期。等学者对知识搜寻的界定,本文将其定义为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对技术或市场知识进行的搜寻活动,因此以企业所搜寻外部知识来源的地理区位来判定搜寻策略,企业关注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合作者、竞争者、研发和服务机构等的知识,则属于国内知识搜寻,在国际范围内汲取该类信息则属于国际知识搜寻;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相关产品价格与质量、市场销售状况、其他企业营销策略等属于市场知识搜寻范畴,而对技术范式、技术标准、技术趋势与走向、技术应用、新技术研发进展等的关注属于技术知识搜寻。

4.创新绩效的测度。创新绩效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整体评价,本文将采用新产品数量、申请专利数量、新产品新颖程度、新产品开发速度和成功率这几个维度加以度量(53)Tsai K H, Wang J C.,“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LMT sector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aiwane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rvey”, Research Policy,2009,38(3),pp.518-526.。

编码工作由三位研究者采用背对背的双盲方式完成,将构念下的条目转变为与测度变量相关的关键词,与预设关键词表加以对比以确定编码结果,构念条目数和测度变量的关键词表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构念测量的关键词举例及编码条目数表

四、案例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渐进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的演进过程

在国际化初期企业构建了适合自身能力的强联结,选择同国内和海外贸易公司或最终客户等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汲取产品的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加之前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推动企业在市场和技术两个职能域间开展开发性搜寻,获取创新所需的互补性知识资源以改善企业绩效。A公司(1992—2000年)与河北五矿、青岛金利等国内贸易公司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三家贸易公司跟客户直接沟通;与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创建企业内部技术中心,加大研发强度和员工培训力度,将技术产业化以不断推出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技术技能和质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B公司(1990—1999年)在进入国际配件市场的过程中与大客户合作以深入了解竞争形势;充分发挥作为OEM厂商的优势,强化技术研发强度,跟踪行业内主流技术标准等,并联合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发同步器膜材材料和树脂材料,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该阶段A、B两家案例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如图3所示。

图3 初步国际化阶段渐进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

图示说明:五角星代表案例企业,黑色实心正圆代表企业,实心圆越大代表企业在网络中影响力越大或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空心椭圆代表高校或科研机构;粗线代表强联结,细线代表弱联结;实线代表市场知识搜寻,虚线代表技术知识搜寻;线的长短代表不同网络主体间的距离;方框代表国内区域,圆形代表国际区域,下同。

国际化快速成长阶段,企业不仅通过强联结进行开发性知识搜寻,深化国内市场知识开发以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还在维系现有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和产品开发机会,将稳定的定位领域与新兴的市场相结合,在市场这一职能域内同时实施国际和国内知识搜寻,根据需求推出创新性产品。A公司(2001—2011年)借力金融危机实施“弯道超车”战略,与跨国贸易公司和国外最终客户确立合作;同时对国内市场发力,分散海外市场经营风险的同时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占比,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并培养了大批忠诚客户。B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市场从江淮、三菱等主机厂和用户处获取市场信息,在国际市场从美国迪尔、博格华纳、德国格特拉克、意大利卡拉罗等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获得对市场的敏锐感知,保持研发强度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该阶段A、B两家案例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如图4所示。

图4 快速国际化阶段渐进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

在国际化稳定发展阶段,企业以与少数战略客户和供应商等的强联结为核心,同时保持与大量普通和潜在客户、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的弱联结,网络中心度日益提升。伴随着网络结构的变化,企业继续在国内市场开展开发性搜寻以保障渐进性创新带来的稳定绩效,同时强化对国际技术知识的探索性搜寻以广泛搜索行业内先进技术,研发基础积累及与跨国企业的合作经验也促进对所搜寻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显著提升。A公司(2012年—)一方面基于国际市场的经验和口碑效应开发外资企业在华工厂等客户,扩大国内市场占比,另一方面通过展会跟踪最新技术趋势、深化与客户的合作获得默会性的技术经验、借助发达国家权威技术认证了解最新行业技术标准,同时加大研发活动投入和研发强度,创新绩效得以显著提升。B公司(2011年—)在市场知识搜寻方面深化与现有长期用户的合作,以共享市场最新信息并共同对最终客户需求做出预测;在国际范围内从下游汽车产业主导企业奔驰、大众、宝马等获得技术知识,并与博格华纳、约翰迪尔、日本中产连公司、马扎克公司、CAXA公司等合作研发更具创新性的新产品并申请多项国家专利。该阶段A、B两家案例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如图5所示。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5 国际化稳定阶段渐进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

两家渐进国际化企业知识搜寻活动演化证据如表3所示。

渐进国际化企业的网络、知识搜寻双元与创新绩效的演进过程如图6所示。企业在国际化初期构建了以强联结关系以实施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在国内范围深度挖掘技术和市场知识,推出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的多种新产品。在国际化快速成长阶段,关系网络调整为以强联结为主,开始出现若干弱联结,联结广度日益提高,知识搜寻策略演化为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知识搜寻的域内双元,推动企业开发更多新产品并显著提升产品的创新性。在稳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网络联结向二元网络转变,联结广度和位置中心度得以提高,关系网络的变化推动企业采取国内市场开发性搜寻并进行国际技术知识的探索性搜寻,通过知识搜寻域间双元促使创新绩效显著提升。由此可见:

当国际化企业与网络中其他主体保持强联结关系时,企业会采用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以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当企业构建的关系网络呈现为以强联结为主的网络结构时,企业会采用知识搜寻域内双元以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表3 两家渐进国际化企业知识搜寻策略演化证据

(二)天生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的演进过程

国际化快速成长阶段,天生国际化企业借助网络中的弱联结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职能域间开展探索性知识搜寻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寻找技术和市场机会,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和知识。C公司(1998—2007年)与三星、苹果、 斯达康、 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初步建立起合作关系,获取关键客户的技术认证和产品订单,凭借所探索到的市场知识进一步获得新客户;技术知识搜寻帮助企业从合作伙伴处汲取最新的技术标准,推动企业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创新性、申请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D公司(1988—2006年)与国际知名渠道商麦德龙、家得宝等确立了初步交易关系,还与美国GAM公司达成小批量的供应协议;按国际客户的技术要求定设备、定原料、定工艺,通过试错开拓国际市场,多款产品达到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建成国内首个拥有TUV公司认证的梯具类“TMP实验室”,产品系列逐步从传统挤胶枪向伸缩杆乃至产品附加值更高的梯具扩展。该阶段C、D两家案例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如图7所示。

图7 快速国际化阶段天生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

国际化稳定发展阶段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在关系网络方面,从初期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中选择行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大的主体重点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开发大量的新客户和合作伙伴,伴随着网络结构的调整和吸收能力的增强,企业开发国内日臻成熟的行业技术知识并实施全球市场扩张策略,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显著提升。C公司(2008年—)在国内搜寻技术知识以巩固手机电池技术和产品性能,进入动力电池、超能和光伏等相关领域,并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保持与关键客户的良好关系,进而推出多款创新性新产品,取得了大量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D公司(2007年—)一方面维护与国际大型五金类连锁超市和分销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如加拿大feather life公司、美国零售业巨头homedepot、英国连锁超市homebase等;另一方面探索南非、香港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市场,开发中小型客户。与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共同开发梯具产品的新材料,跟中国玻璃钢协会、清华大学等合作铝材、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得益于建设技术研究中心等增强吸收能力的举措,企业确立了国内外梯具行业的领先地位,获得的技术专利达400多项,其中在美国申请发明专利3项。该阶段C、D两家案例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如图8所示。

图8 国际化稳定阶段天生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特征

两家天生国际化企业知识搜寻活动演化证据如表4所示。

天生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知识搜寻双元与创新绩效的演进过程如图9所示。企业在国际快速成长阶段构建了以弱联结为主的关系网络,且具备一定的联结广度,推动实施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活动,即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搜寻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企业推出多种创新性产品。在稳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网络联结向二元网络结构转变,且联结广度和位置中心度得以提高,网络架构的变化推动企业采取国内技术开发性搜寻的同时进行国际市场知识的探索性搜寻,通过知识搜寻域间双元促使创新绩效显著提升。由此可见:

当国际化企业与网络中其他主体保持弱联结时,企业会采用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策略以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当企业所嵌入网络表现为二元网络(以少数强联结为核心,外围大量弱联结的网络特征)时,企业会采用知识搜寻域间双元以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表4 两家天生全球化企业知识搜寻策略演化证据

图9 天生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知识搜寻双元与创新绩效演进过程

(三)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模式的耦合关系

通过案例组间纵向对比发现,创新绩效的提升本质上是在特定吸收能力的情境下,关系网络结构与其知识搜寻双元模式间不断匹配适应和耦合的过程,演化规律如图10所示。

图10 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知识搜寻双元与创新绩效动态演化路径

1.强联结网络与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在初步国际化阶段,渐进国际化企业构建的网络联结有限且以强联结为主,在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较低,这是由于企业依靠国外大客户或国内贸易公司进入国际市场,这些网络主体掌握着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强联结能帮助企业以信任和互惠为基础获取默会性知识,开展国内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域间开发性搜寻,对相似知识的搜寻推动企业的渐进性产品创新,开发出企业层面和国内同行业的先进产品和新产品。

2.强联结为主的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域内双元。在渐进国际化企业的快速成长阶段,企业的网络以强联结为主且开始出现一定数量弱联结,联结广度得以扩大,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度提高,强联结促进开发性知识搜寻以深化对相似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而若干弱联结帮助企业开展探索性搜寻以汲取更为多样化的知识,这一网络架构推动企业开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知识搜寻的域内双元模式,从而在地理区域范围内平衡开发性和探索性搜寻,避免了对国内知识的过度依赖及由此导致的组织惯性对创新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开发更为多样化的创新产品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弱联结网络与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天生国际化企业创立之初即开拓国际市场,网络关系表现为松散的弱联结,虽然企业在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并不高,但弱联结有利于企业搜寻认知距离较远的异质性知识,进而开展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搜寻技术和市场信息,推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特别是以探索性创新为主的新产品研发。

3.二元网络与知识搜寻域间双元。在国际化稳定阶段,企业构建了以少数强联结为核心,外围大量弱联结为特征的二元网络,扩展了联结广度,提升了在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借助弱联结获取异质性知识,通过强联结习得默会知识并加以充分利用,推动企业开展知识搜寻双元活动,其中渐进国际化企业表现为国内市场和国际技术知识搜寻的域间双元,而天生国际化企业为国内技术和国际市场的知识搜寻域间双元。这不仅将本地与远程搜寻所代表的探索性和开发性学习加以整合,且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在企业国际化初始阶段,单一的知识搜寻策略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渐进国际化企业依靠强联结网络开展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而天生国际化企业构建弱联结网络实施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

在国际化稳定阶段,二元网络与知识搜寻域间双元的耦合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文探讨了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模式相互耦合和动态演变的过程与作用机制。纵向多案例研究发现企业通过结构双元和间断双元的方式实现知识搜寻策略的平衡,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模式间呈现出动态匹配的特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企业国际化各阶段涌现出来的知识搜寻双元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1)国际化初期表现为同时在技术和市场两个职能域内实施本地或国际搜寻,即单一知识搜寻策略;(2)渐进国际化企业的快速成长期在单一职能域内同时开展本地与国际搜寻,即域内双元;在国际化稳定期在两个职能域间分别进行本地和国际搜寻,即域间双元。

其次,企业采用基于空间分离的结构双元,以及基于时间分离的间断双元来平衡知识搜寻活动:(1)结构双元表现在市场和技术两个职能域间分别进行国内和国际知识搜寻。与域内双元相比,域间双元是解决知识搜寻平衡的有效模式,避免了在职能域内同时开展本地与国际知识搜寻可能导致的冲突,特别是随着国际化进程深化,域内双元的正面效应会显著下降。(2)间断双元表现在,企业为缓解国际化初期的资源紧张,会首先选择域间探索性/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之后再转而实施另一种活动。

再次,在国际化早期,渐进国际化企业和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关系网络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依靠强联结开展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之后适当增加弱联结,在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域内双元特征;而后者选择构建弱联结网络并开展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

最后,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双元间存在耦合性,二者的匹配促进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在国际化初始阶段,强/弱联结与单一知识搜寻策略的协同是推动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强联结推动企业开展域间开发性知识搜寻,弱联结有利于域间探索性知识搜寻的实施;而在国际化稳定阶段,二元网络会促使企业通过域间双元实现知识搜寻,以提升创新绩效。

(二)理论贡献

对关系网络研究的贡献:(1)在网络领域研究知识搜寻的学者认为网络关系的构建伴随着知识搜寻活动的开展(54)魏江、应瑛、刘洋:《研发网络分散化,组织学习顺序与创新绩效:比较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4年第2期。,然而对于特定网络特征应采取何种知识搜寻策略与其匹配并未给出答案,本文整合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的多个维度刻画关系网络的特征,并剖析相应的知识搜寻模式,发现了二元网络的良好效应。(2)推进了关系网络对知识搜寻和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以往研究呼吁使网络、知识搜寻与创新的逻辑链条形成闭环的回应(55)徐敏、张卓、宋晨晨等:《开放创新搜索,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基于无标度加权网络的仿真研究》,《科学研究》2017年第7期。;从动态视角入手提供了关系网络与知识搜寻的演进影响创新的系统过程分析,有助于探究网络与知识搜寻间关系存在争议的根源。

拓展了知识搜寻领域的相关研究:(1)回应了以往关注探索性与开发性知识搜寻的研究(56)张晓棠、安立仁:《双元创新搜索, 情境分离与创新绩效》,《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8期。,结合国际化阶段阐释了基于职能域的知识搜寻双元模式的动态变化机制。(2)现有研究认为有必要关注知识搜寻策略间的平衡及协同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57)郑浩:《情景双元视角下知识搜寻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17期。,包括应如何平衡本地搜寻和国际搜寻等,但对于平衡的情境、模式和实现过程并未给出解答,本文回应了该问题,发现企业可以通过结构双元和间断双元实现知识搜寻策略间的平衡。(3)基于现有文献(58)Operti E, Carnabuci G.,“Public knowledge, private gain: the effect of spillover networks on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40(4),pp.1042-1074.(59)Mukherjee D, Lahiri S, Ash S R, et al.,“Search motives, local embeddedness, and knowledge outcomes in offshoring”,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在新兴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情境中综合考察吸收能力与关系网络等内外部因素对知识搜寻策略选择的影响,丰富了知识搜寻及其双元模式的情境和前因研究。

(三)实践启示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新兴国际化企业而言,从本地和全球网络中汲取异质性的知识和信息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拉动作用,两种网络的协同所发挥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我国国际化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特征明显,走出去的企业仍较多处于关系建立-关系延伸的初级阶段,因此与跨国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支点,有利于企业积累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开拓海外市场。第三,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战略和环境的要求,采取平衡性的知识搜寻策略,力图实现市场和技术知识的搜寻平衡,以及本地和国际知识的搜寻平衡;同时战略性设计关系网络结构以匹配知识搜寻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更佳的知识搜寻效果并持续提升创新绩效。

(四)研究局限

本文所选取案例反映的是适应和跟随市场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实践,因此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应加以谨慎对待,可能并不适用于以突破性创新为创立起点的企业。此外,本研究并未能考虑其他情境因素,如国际化企业所嵌入的不同网络类型、网络行为、环境不确定性等对外在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化案例研究
聚焦港口国际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