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兵 曹艳春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的局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根据学者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示出“高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一方面,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余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80岁以上的高龄人数仍在以5%的年均增速增长,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7400万(1)穆光宗:《不分年龄、人人健康:增龄视角下的健康老龄化》,《人口与发展》2018年第1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人身体机能不断衰弱,自理能力不断降低,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由于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家庭结构由“大型家庭”变为“4—2—1”结构的“核心家庭”,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独子甚至无子成为社会大趋势,子女对于老人的支持大大削弱。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比例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劳动力相对来说较为缺乏。如何解决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从供给侧来加强养老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和质量,成为我国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20世纪末,我国首次引入产生于美国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试图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时间银行”概念最初由美国的卡恩教授(Edgar S·Cahn)提出,并于1990年在美国成立第一家“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机构。卡恩教授最初提出成立时间银行的时候,主要是应对美国的失业大潮,为失业者建立一种“以劳动换取服务”的交换制度(2)Edgar S. Cahn,1987. Timing Banking: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http://www.yesmagazine.org/new-economy/time-banking-an-idea-whose-time-has-come.。当时,大批失业者找不到工作,拥有大量的闲暇时光却没法以劳动换取收入。卡恩提出,让失业者为需要帮助的街坊邻居进行服务,这些服务时间以“时间币”的方式进行记录,一个小时等于1时间币,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每种服务的价值也是相等的。因此,任何人的一个小时劳动,不管其服务内容是什么,都具有相同的价格,即1时间币。这一理念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然而,随着“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传入中国,这一模式逐步显示出发展的困境。
关于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界定、发展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学者们进行了一些探讨。关于时间银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其界定成一个为志愿者提供“有偿”服务机会并将其记录储存以便将来换取他人服务的平台,采用的是一种用服务时间代替金钱货币的有序交换形式(3)陈云、陈钰滢:《浅析中国新型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机制》,《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6期。。从付出和回报的角度看,学者将时间银行界定为志愿者首先提供服务,然后以“时间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存储到时间银行中,将来在某个时间志愿者再提取“时间币”获得回报,以此保证志愿服务持续供给(4)李水金:《浅探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3期。。时间银行的实质是人类在“自我养老”模式上的一种创新(5)穆光宗:《建立代际互助体系走出传统养老困境》,《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6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时间银行已成为合理利用老年人空闲时间的一种方式,将这些健康、低龄的老年人的空闲时间转化为对失能、高龄老年人的照料护理等其他形式,再将这些服务时间储存起来,待需要他人来提供护理照料等其他形式服务时,再支取出来使用(6)徐海龙:《开办时间银行是解决护理照料老人困难的有效途径》,《上海市退休职工研究会》1999年。。
时间银行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后,经过各地区的实践与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果(7)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人文杂志》2015年第12期。。时间银行的服务者主要是以社区中的低龄老人为主。对于这部分刚刚离开工作岗位且身体状况良好的低龄老人来说,时间银行这个平台不仅缓解了退休后的失落感,而且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余热,鼓励他们将精力和时间以“时间币”存储下来,以备日后其自身养老之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力资本(8)李明、曹海军:《老龄化背景下国外时间银行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互助养老的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大多为高龄的失能失智老人。社会学上一般认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9)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6期。。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不再限于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精神层次的养老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10)许加明:《“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社会工作》2005年第1期。。
随着时间银行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显示出一些发展困境。首先,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缺失。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主要以社区或街道为依托,国家尚未颁布专门性的政策或法规,政府的资金支持不足,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同时欠缺,运行困难(11)夏辛萍:《中国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22期。;其次,时间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服务时间无法实现通存通兑。大多数时间银行都是依托社区进行组织管理,一旦志愿者由于某些原因搬离原社区,其志愿服务时间便无法在新社区进行接续存兑,打击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12)王一笑:《“时间银行”养老助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由于时间银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大部分志愿者为社区中邻居或亲友,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老年照护培训,缺乏专业知识(13)马贵侠:《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对此,学者们认为,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政策的引导,政府应出台文件细化各个参与主体在其中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强化政府的监督监管作用(14)许加明:《“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社会工作》2005年第1期。;建立统一的时间银行网络信息平台,处理好志愿者服务时间的记录转移,努力做到通存通兑;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技能培训,如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定期邀请照护专家对志愿者进行指导,以此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良性发展(15)张晨寒、李玲玉:《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本文认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对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中养老服务人员不足、养老服务机构不充分、床位紧张等困境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然而,这一模式的困境表明,养老服务人员动力不足、时间币的价值确定不尽合理、时间币尚未实现通存通兑等问题需要得到彻底的改进甚至重构。因此,本文建议养老服务提供人员不仅包括低龄老年人,还可以将医生、护士、护工和其他人员均纳入这一服务体系。不同职业、不同技能的人员的劳动价值理应不同。本文运用AHP方法,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服务进行分级、对劳动价值进行重构,意图实现这一核心变革,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长期发展和不断壮大,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设立之初,卡恩教授设想:任何人一个小时的劳动价值相等,一个小时的服务等于1时间币。然而,这一规定随着时代变迁、服务人员范围扩大、服务对象变化、服务内容扩展而不再适应新的形势。一小时服务等于1时间币的规定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养老实践,逐渐成为制约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桎梏。按照服务人员级别、服务对象自理程度、服务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所需的专业技能程度,对服务中的劳动价值进行重构,是当前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和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1.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卡恩教授提出时间银行的设想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的失业工人面临着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收入的环境。故卡恩教授提出,让失业工人为邻居、社区等提供整理草坪、维修家具等专业技能较低的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服务的劳动价值适用于一小时等于1时间币的计算方式。我国当前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还包括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心理疏导服务、文化服务等。
2.服务质量存在差异
卡恩教授提出设立时间银行服务模式时,主要的服务是针对事物,例如,修剪草坪、修水管等。然而,我国当前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对象是自理能力各不相同的老年人,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护理、心理慰藉和日常生活护理,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3.服务劳动强度不同
服务内容的复杂多样决定服务准入门槛高低不同和服务劳动强度不同。例如,简单的家政服务、陪聊服务等服务劳动强度较低,而为老年人提供沐浴、翻身等服务劳动的强度增强。同样一小时的劳动服务,低强度的劳动价值等同于一小时,则高强度的劳动价值应高于一小时。否则,将会形成逆向选择:服务提供人员将倾向于提供低强度的简单的劳动服务,导致高强度的服务内容没人愿意承担。
在卡恩教授提出建立时间银行服务模式时,服务提供人员较为单一,基本上就是失业人员。这些人员劳动技能较低,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较为低廉,且较为单一。我国当前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服务提供人员具有多样性,不仅有失业人员、低龄老人,也有获得各级职称证书的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高技能服务提供人员的服务所含有的技术含量高,按照市场供求规律,一小时的劳动价值应当高于1时间币。
如前所述,卡恩教授提出时间银行服务模式时,服务对象主要是事物,如修理草坪、修理家具、水管、电路等;而当前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身体状况各不相同,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千差万别,所需要的劳动强度差异较大。因此,一小时的劳动价值所能兑换的时间币应考虑服务对象的差别性。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服务提供人员和服务内容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时间银行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服务提供人员和服务内容的变化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可以运用AHP法和德尔菲法进行分级指标及其权重确定。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方法。AHP方法可以较好地克服主观性的影响。其原理是:在一个指标体系中,有多层次的指标。这些多层次的指标不仅影响目标,同时下一层次的指标共同影响上一层次的指标。在同一层次中,各指标对于上一层的指标的影响重要性各不相同。为了找出各指标对上一层指标以及对目标层的影响的重要性,需要给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指标权重。同时为避免确定各指标权重时的主观性,尽量增加其客观性,故引入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AHP方法的运用流程如下。
1.划分层次,建立判断矩阵
对于影响一个目标的指标,可以分为若干层次。首先,设立需要进行评估的目标层。其次,设计影响目标层的多层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第一层指标称为父层,第二层指标称为子层。子层各指标对父层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通过对同一子层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而得出。
2.同一层次指标对父层指标重要性两两对比求解
两两对比的时候,运用专家打分法,即德尔菲法,来决定同一子层的两个指标对于父层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专家打分法即若干专家在互相不商量的情况下独立对两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如果对于同一层次的两个指标A和B,A相对于B来说极为重要,则A和B的相对分数为9∶1。如果A相对于B来说“强烈重要”,则A和B的相对比值为8∶2。依此类推,A相对B来说“明显重要”,则比值为7∶3。如果A相对B“稍微重要”,则比值为6∶4。如果A和B同等重要,则比值为5∶5。
3.专家判断一致性检验
邀请专家进行德尔菲法打分以获得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时,为了尽量减少主观性,可以采取三种措施。一是邀请足够数量的专家进行打分,一般来说,邀请专家的合适数量为20位左右。二是专家打分时互不沟通。三是对各位专家的打分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公式和标准由运筹学家沙旦提出。沙旦认为,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1)
其中,γ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是判断矩阵的阶数。一般来说,C.I.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强,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看法越趋向一致。C.I.值最小为0,表明达到完全的一致性。
随着矩阵阶数的改变,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能会发生偏离。因此,对于多阶判断矩阵,Saaty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对C.I.进行修正。Saaty给出了1—15阶矩阵计算1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并建立随机一致性比率:
CR=C.I./R.I.
(2)
沙旦认为,将各位专家的打分分值输入AHP专用软件Expert Choice,专用软件即可以计算出一致性比率值。沙旦给出了一致性检验的判别值,即CR应当小于0.1。如果一致性比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0.1,则各位专家的打分并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并不能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因此,只能再次进行专家打分,或者邀请不同的专家进行打分,通过多次打分或者不同专家打分来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直到一致性比率小于0.1为止。
对于子层中各指标的相对于父层以及目标层的重要性,沙旦提出用统一的公式来进行计算。父层F各因素对目标层O影响重要性的权重值的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3)
4.养老服务分级综合值的求解
最后,获得养老服务分级综合值。综合值的表示如公式(4)所示:
(4)
其中,Z为养老服务分级最终综合值,Wi为i指标的权重,Xi为i指标的赋值。i指标的权重根据专家打分法和AHP方法计算得出,i指标的赋值方法将在下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分级的框架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服务内容分级、服务对象分级和服务提供人员分级(16)杨帆、曹艳春:《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首先,对于服务内容,根据服务所需技能和劳动强度分为五个类,再根据服务满意度对服务类别进行微调,最终形成服务内容等级。其次,对于服务对象分级,主要依据老年人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包括的二级指标有:ADL、IADL、认知功能和年龄等。再次,关于服务提供人员分级,根据职业和拥有的技能证书的高低可以分级。如图1所示:
图1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分级的框架体系
1.服务对象分级
从服务对象分级来看,老年人自理能力分级的指标包括几个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认知功能和年龄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包括Kata分级法、Barthel指数、Frenchay指数、FIM技能独立度测定指数和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表等,其中最经典、使用最广泛的是Kata分级法和Barthel指数法。IADL量表则包括功能活动问卷(FAQ)和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
应用最广泛的分级法之一是Barthel指数。该指数的评估内容包括十项,分别为:进餐、穿脱衣裤、大便控制、小便控制、洗澡、个人卫生修饰、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走动45米和上下楼梯等。Barthel指数评定的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00分、>60分、41—60分、21—40分和<20分。其中,100分表明身体状况非常好,不需要任何照顾;大于60分而小于100分时,代表身体状况良好,有轻度功能障碍,但日常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表明有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21—40分表明有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20分为完全残疾,需要他人全方位照顾。本文选定Barthel指数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其分类和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Barthel指数分项得分表
关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估指标,课题组与专家讨论,对通行于西方国家的IADL量表进行一定的修正,包括的指标有:完成家务能力、理财和商品交易能力、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能力(见表3)。其中,家务能力是指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能力。理财和商品交易能力是指去银行存款和去超市、商店、小商品市场等地点购买或出售物品的能力;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力是指能否单独外出,熟练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能辨别回家的交通路线,按时回家。修订的IADL总分45分,根据得分分为五级:35分为五级,21—34分为四级,14—20分为三级,8—13分为二级,7分及其以下为一级。
表3 修订的IADL量表及其得分
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认知功能量表包括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和认知能力筛查量表等。这些量表包含的内容主要是理解和执行功能、记忆能力和识别能力。本文作者经多次与有经验的20位专家进行讨论,认为可以在使用较为广泛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入沟通能力的衡量指标,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鉴定。修正后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分为四个方面,即理解和执行能力、记忆能力、识别能力和沟通能力(见表4)。修正后的量表的鉴定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满分为60分。得分为60分者认知功能非常完美;得分在37分到59分之间为认知功能良好;25分到36分为认知功能轻微缺损;13—24分为中等缺损,12分以下为重度缺损。
表4 修正的认知功能量表及其得分
第四个方面是年龄分级。根据实际年龄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60—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和100岁以上五个等级。
2.服务内容分级
(1)服务内容分级
服务内容根据其复杂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服务内容极端复杂,要求专业技能程度极端高;服务内容非常复杂,要求专业技能程度非常高;服务内容复杂程度一般,要求专业技能程度一般;服务内容比较简单,要求专业技能程度不高;服务内容非常简单,无专业技能的普通人均可以提供。根据这个原则,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进行分级如表5所示:
表5 服务内容分类
(2)服务满意度评估
在对服务内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要考虑服务满意度评估对服务类别进行微调整,以激励服务提供人员提供满意度较高的服务,得出考虑服务满意度维度的服务内容分级。服务满意度评估指标包括服务是否准时、服务态度是否良好,服务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服务满意度三个指标均采用五等分法,满意度最高到最低分别得到5分、4分、3分、2分和1分。加总三个方面的得分,15分为五级,13—14分为四级,7—11分为三级,4—6分为二级,3分及其以下为一级。
3.服务提供人员分级
养老服务提供人员分级包括两个方面的指标,分别为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各级别及其含义如表6所示。
表6 服务提供人员分级及其子层指标含义
综上所述,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是目标层,父层指标包括服务对象分级、服务内容分级和服务提供人员分级。服务对象分级有四个子层指标,即ADL、认知功能、IADL和年龄。服务内容分级包括服务内容类别和服务满意度两个子层指标。服务提供人员包括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两个子层指标。各子层指标对于父层指标的重要性、父层指标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适用于运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方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专家对ADL、IADL、认知功能和年龄对于父层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打分。其次,将服务内容分类和服务满意度评估对服务内容分级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打分。再次,将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对服务提供人员分级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打分。在完成二级指标的两两对比后,最后,关于父层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性,即服务对象分级、服务内容分级和服务提供者分级对于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打分。课题组邀请到20位专家,包括9位高校教授、7位政府管理人员、4位资深养老服务从业者进行互不商量的独立打分,将20位专家的两两对比打分结果输入AHP专用软件YAAHP,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关于各子层指标的赋值,课题组和专家开展座谈会,讨论结果为:为使得最后得分介于0到1之间,需要将指标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最后赋值均控制在0到1之间。因此,对于ADL、IADL、认知功能和服务满意度评估,由于得分绝对值各不相同,进行标准化化处理的方法为评估分数除以最高分,以得到相对的标准化得分。对于年龄,由于年龄越高,自理能力越差,年龄相对于父层指标自理能力来说是一个反向指标,且百岁以上老人人数较少,一般都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故最高值取100,用1—(年龄/100)作为标准化处理方法。其他子层指标为等级或者类别指标,不是连续变量,故赋值规则为:五级等于1,四级为0.8,三级为0.6,二级为0.4,一级为0.2。根据各子层指标的权重,乘以所在的级别的标准化得分,最后得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综合得分。如表7所示:
表7 各指标的权重和赋值
将服务对象的ADL、IADL、认知功能得分和年龄、服务满意度得分输入系统,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服务内容分类、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按照级别得分输入系统,则可以得出某人提供一次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综合得分。由于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些得分乘以各自指标的权重后,得到的综合分将处于0到1之间。经课题组和专家组商议,认为较为合理的分级标准为:五级为1,四级为[0.8,1),三级为[0.6,0.8),二级为[0.4,0.6),一级为0.4以下(不含0.4)。以综合得分等于一级为标准,判定综合得分为一级养老服务的劳动价值等于1时间币。则各级别养老服务的劳动价值依次为:二级养老服务等于2时间币,三级养老服务等于3时间币、四级养老服务等于4时间币,五级养老服务等于5时间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服务人员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互助养老服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必要在全国覆盖和实行的养老服务模式,其中以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最为典型。要加快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大力宣传。政府需要通过各种宣传,让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概念深入人心,激励社会各界关心和积极参与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
时间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专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在社区和街道层面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设立各种专门的职位,分别管理时间的记录和兑换、服务分级和服务质量考核的评估和管理、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运营的监督和管理、根据服务对象的分级和需求匹配相应等级的服务人员、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在县(区)层面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沟通、联系工作。在省级层面和国家层面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制度,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全国联网和一体化发展。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时间币的记录和计算。随着时代的发展,提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人员类别越来越多,接受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各不相同,需要的养老服务内容千差万别。因此,建立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系统非常有必要。
在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系统中,主要的因素有: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根据专家打分法,本文得出的服务内容的权重为0.5265,服务对象的权重为0.3358,服务人员的权重为0.1377。服务对象分级的影响因素包括:ADL、IADL、认知功能和年龄。服务内容分级影响因素有服务内容分类和服务满意度两个因素。服务提供人员分级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根据各分级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建立基于AHP方法的分级体系。在提供服务时核定养老服务提供人员为不同对象提供不同服务的级别,并核算成不同的时间币,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的实现能否成功依赖于开发自动的级别计算技术,建立基于AHP方法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软件系统。只需要把老年人的ADL、IADL、认知功能状况和年龄、服务内容分类、服务满意度评定结果、服务提供人员的职业和职称证书等级输入系统,在AHP方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即可一瞬间算出具体的级别数据和所能兑换的时间币的数据。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时间币通存通兑制度。本文设想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分级,从技术上解决了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分级和价值重构问题,能以价值的差异性吸引不同层次、不同技能、不同职业的人员参与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在确定了时间币和养老服务兑换规则的基础上,需要确保时间币的全国流通性、存储性、转让和继承性,需要实现时间币在全国的通兑性。当前,老年人口在全国流动、老年人的家庭人员分布在不同城市和不同省份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只有时间币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流通转让,时间币的价值和适用性将得到群众的认可,并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长远发展。
构建和完善物联网技术下的分级匹配保障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养老服务分级匹配及其保障机制示意图
1.构建分级匹配机制,确保人力资源有效配置
根据AHP方法和专家打分法确立分级指标和权重后,将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人员的基本情况录入系统,即可获得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人员的分级数据。分级后重要的工作是设立指挥中心,通过APP对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双边匹配(17)曹艳春:《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分级机制及其动态系统均衡探讨》,《社会保障研究》2016年第1期。。双边匹配机制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同级别的人员提供相应级别的服务。例如,无任何专业证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主要提供陪读、陪聊和陪同购物等初级服务,医生主要提供较为复杂的医疗服务,护士提供需要专业知识的护理服务,护工提供技能较低的清洁护理和喂药、喂水等服务。分级匹配机制能促进各种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人才的浪费。
2.构建和完善分级匹配的保障机制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实践中,不仅需要进行分级和匹配,还需要构建实施分级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包括四个方面。
(1)完善法律保障
颁布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法律法规是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颁布全国性的立法文件,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时间银行的组织架构、管理章程、技术保障、时间币的记录、换算、存储、转让和兑换机制。
(2)构建养老服务无缝对接和匹配机制
如前所述,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是实现养老服务无缝对接和匹配的前提条件。服务对象自理能力不同,所需服务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需要的服务提供人员的技能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人员需要建立双边匹配机制,以实现高技能的人员提供复杂性、专业性的服务,低技能的人员提供所需技能低的服务,避免出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人员的错位,最终实现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
(3)建立信息共享和安全机制
在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一些信息采集的重复工作。例如,对于已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地区,可以共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专业评估人员对老年人的评估等级信息,节省评估的人力物力。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应建立信息安全机制。所有采集的信息需要建立专人保管和问责制度,避免信息泄露,以免给时间银行养老服务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4)实施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派送机制
建立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分级和匹配机制时,需要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配送中心。设计一个服务对象、服务人员共享的APP。服务人员的APP可以设置于手机中,方便他们及时查看服务需求。服务对象的APP可以设置于电视中,方便老年人操作。服务对象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出服务需求信息后,服务中心接收到服务需求信息,当即根据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情况派送给合适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接收到派送指令后,按时到达老年人家中提供养老服务。这一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派送机制结合了虚拟的技术和实体的派送人员,保障了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