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燕,杨诗彤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自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机制日益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于2020年被列入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意味着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开辟了非遗活态化传承新路径。本研究将从时尚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对汉剧戏服所含艺术工艺等内容进行活态化教学分析。
汉剧源于清代康乾年间,原名“楚调”,为京剧、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上,武汉大学教授郑传寅说:“如果说汉剧是京剧的母亲,那么这位女儿实在是太漂亮了,把母亲的光辉遮蔽了。”在中国戏曲百家争鸣的现状下,汉剧发展陷入了困境。娱乐方式多元化导致武汉汉剧院日渐萧条,剧团演出需求量大不如前。传统的戏服制造厂商无法维持生计相继关闭,传统手工艺师傅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缺乏对汉剧以及汉剧戏服的了解,许多汉剧戏服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1]。因此,对于人才的引进,急需融入新鲜“血液”,传承方式也应探求新路径。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则是在人才聚集的地方培养新的一批传统文化接班人,汉剧戏服与艺术设计学科相结合是为了在静态传承的同时,确保汉剧戏服的活态化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云储存技术为资料的储存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路径,替代了纸本、光碟等易损毁的载体,甚至可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传播效率。从汉剧的历史文化沿革到汉剧戏服的工艺剪裁,都能以录音、录像、文本等记载一切可视化形式。湖北电子数字图书馆汉剧数据库所含内容,包括认识汉剧、欣赏汉剧到汉剧教育文献等由浅入深的资料整合,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汉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戏服作为汉剧实物组成部分,对汉剧戏服的资料整合及普及还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戏服俗称“行头”,影响着汉剧的舞台表现,精美的衣片上承载着刺绣、结构、染色、设计、裁剪等技艺,都是老一辈师傅们的匠心工艺,有一定服装知识基础的学者更有优势去传承和发展汉剧戏服所含的传统工艺。所以,在教研中建立一个数字教学资料库,包含传统戏服款型、配件种类、传统汉绣图案颜色针法、传统戏服制作流程等[2],可供学生选择性深入研究。为了让学者近距离欣赏精美的汉剧戏服,可对戏服进行实物数据采集,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呈现在该平台上,学者可以跨越空间限制全方位地观察模型[3]。此外,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可上传、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数字化的方式整合汉剧戏服的资料并实时更新资料、丰富资料库,实现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图1)。
图1 汉剧戏服电子资料库内容(自制)
汉剧是湖北省地方戏剧,学生亲自走进汉剧剧院、戏服制作工坊,近距离对话手工艺传承人,收集一手资料,切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与剧装制作的老师傅交谈中了解到,戏服的制作非常考究,师傅的经验传授方式基本上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难以形成完善的文本教材,所以学生实地调研是最理想的学习方法。汉绣是汉剧戏服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元素,实地考察汉绣工作室可发现,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汉剧、了解汉绣,师傅们将传统绣品与当下市场文化相结合,将绣品应用到服装、配饰、家居装饰等产品上并投入市场。汉绣传承人姜成国表示,传承传统文化,只有打造“中国风”“国潮”,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这也为传承发展汉剧戏服提供了新思路。
校园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让汉剧、汉绣传承人走进校园,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汉剧戏服的兴趣,为汉剧戏服吸纳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汉剧被列入非遗名录后,社会各界对汉剧的关注度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汉剧名家通过讲座走进大众视野。但戏服的普及度远不如汉剧,汉剧戏服和汉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汉绣戏服的活态化教学过程中,邀请传承人开展汉剧戏服专题讲座至关重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已把网课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网课内容广泛,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高校是分专业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选择性,选修课也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将汉剧戏服专题网课列入高校选修课,可将非遗文化宣传效果最大化,既吸纳了各专业人才,又解决了人力、物力不足等难题。目前,慕课平台打造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用户群体囊括各个行业。这种网络平台的授课和线下授课不同,要打造汉剧戏服文化普及的网课,除了文化传承人外,需要专业的授课老师协助完成,同时还需要技术支持。由于汉剧戏服难以形成模式化的文本教学,网课的授课内容是为了普及汉剧以及汉剧服装文化,以名家讲坛、传统手工艺记录的形式为主。
在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对传统文化秉承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静态保护的同时,应合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对汉绣服装进行生产性保护,这也是开展汉剧戏服活态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汉剧戏服特色的服装结构款式设计和特殊的汉绣工艺,都具有文化价值,在各设计领域可提取汉剧元素,打造湖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延续非遗生命力。这需要企业、学校、传承人共同推动“学、研、产”一体化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数字技术产生市场价值。博物馆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秉承着让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观念,推出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汉剧及汉剧戏服作为湖北省特色文化,以此为元素打造旅游文创产品,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因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创变。静态艺术作品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程序的发展得到了完美的升级,探索出了未来的艺术模式—数字艺术。德国新媒体艺术家Tobias Gremmler将中国功夫和中国戏剧以数字艺术形式呈现,运用电脑技术提取戏剧服装颜色和形状,并将人物主体抽象化,将戏剧演员的运动轨迹进行可视化展现。在汉剧戏服的教研中,结合数字技术,将创新思维转换成视觉化成果展示,可探索出更多非遗文化传承的可能性[3]。
汉剧流传于荆楚之地,影响蔓延全国各地,表明汉剧戏服是古老且无法被替代的传统工艺。湖北省高校应联合社会各界对汉剧以及汉剧戏服开展活态化传承工作。汉剧戏服制作工艺往往通过师徒传授一脉相承,充分发挥湖北省的地理优势。本研究深入武汉汉剧院、武汉汉绣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剧装工作坊等地,采访调研了传承人、剧衣制作师傅,获取了最新资源。
汉剧戏衣课题研究由教学一线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完成,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学经验、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丰富,个人研究领域与本课题能深入契合并具有研究基础。学校具备经费保障与科研管理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在校园里合理开展汉剧戏服相关课程是保证活态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元化教育理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收集、整理的同时,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社会环境,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汉剧戏服活态化传承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