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江兰
(肖兰刺绣馆,湖北 武汉 430060)
汉绣有多种理解,如从朝代类别划分可以理解为“汉代的绣”,从民族类别划分可以理解为“汉民族的绣”,从地域划分可以理解为“武汉地区的绣”或“湖北地区的绣”。为了分析汉绣的现状与发展,本文主要采用地域加文化的概念:汉绣是以荆楚刺绣文化为背景,以湖北荆沙、洪湖、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圈为生产中心覆盖全省的一种区域性绣种。
承载着楚文化的汉绣,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继承春秋、战国南方楚地色彩斑斓、宏富艳丽、想象奇特的文化特色,楚人浪漫阔达,追求明艳锦丽、富丽堂皇的审美文化取向,形成了汉绣独特的设计思想或精神内涵,其色彩浓丽、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采用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挖掘、保存、继承、光大汉绣技艺,不仅是保存汉绣所承载的文化,也是弘扬民族国粹的根本所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必须分析汉绣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好地传承汉绣,弘扬国粹。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毁,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20世纪60年代,一息尚存的汉绣被列入“四旧”之列加以扫除,大批精美绣品被烧毁,汉绣几遭灭顶之灾。20世纪80年代后,汉绣得到了些许发展。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深入推进下,2008年6月,汉绣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步开始恢复,但是目前汉绣现状仍然非常不乐观。
受工业化发展影响,汉绣因为还没有调整适应广大群众的新需要,不能跟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汉绣产业全面萎缩,几近凋零,产业链完全破坏,从业人员极少,与清末民初的鼎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汉口有一条绣花街,上万名汉绣的匠人,近40家汉绣铺子,以至于“家家绣花,户户刺绣”。而现在,汉绣更多是作为爱好在民间少量传承,汉绣绣品产量少,没有产业基础,使得汉绣从业人员与汉绣产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传承方面,许多汉绣流派传承人数量均在一手之数,高校参与汉绣研究的人员也屈指可数,这又制约了汉绣的产业发展,汉绣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构图、打版、文印及绣制均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既不能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来扩大汉绣影响,也不能刺激人民群众对汉绣绣品的消费需求,汉绣环境和氛围日益恶化。
汉绣在湖北地区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大家各自为阵,相互交流并不多,在技术上只能靠个别手艺人支撑。民间喜欢刺绣的人,苦于没有可以教授汉绣的老师;想发展汉绣产业的有志之士,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撑,加上汉绣手工绣制与机器绣制的矛盾冲突以及文化理念没有在市场上得到统一和验证,汉绣发展任重道远。
在专业领域,汉绣还是有一席之地,作为礼品和收藏品还存在着一定市场,但是走入寻常百姓家确很困难,其原因就是汉绣特色继承与创新矛盾比较突出。
汉绣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绣品颜色主要以明艳的色彩为主,纹样相对单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喜欢更加柔和的色彩,客观要求汉绣需要创新,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化。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汉绣之所以是汉绣,就是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必须要继承并坚持这一特色。在这两种观点的冲突之下,本就不多汉绣传承及从业人员有了分化,不能形成合力,汉绣发展更是捉襟见肘。
这种冲突在汉绣的设计上表现更为明显。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纹样可以直接印刷到绣布上,这样绣制的纹样选择余地会增大很多,能绣制出更加唯美、精致的绣品,如果先将画稿拓在绣地上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会制约了纹样的选择,特别是类似油画、国画、风景画作品,拓画更加复杂。如果直接喷印在绣地上可以大大缩短工期,绣制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但是反对者则认为,汉绣必须严格遵循其工艺流程,确保传统工艺流程,维护汉绣正统。这种冲突使得汉绣在设计开发绣品、丰富汉绣内容、扩大刺绣范围受到严重阻碍,制约了汉绣的发展。
汉绣绣品主要包括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和生活用品类。由于汉绣做工精细,制作周期较长,坚持传统手工刺绣的汉绣绣品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汉绣运用范围日益缩小。以戏衣为例,过去戏衣是汉绣业的一大宗产品,传统的汉绣戏衣有上百个品种,一些传统戏目基本全部采用汉绣制作。而现在,传统的汉绣绣衣则只能在博物馆、戏曲艺术家和收藏家中见到了。
对于一些小型的装饰用品和生活用品,虽然刺绣工作量较小,但是市场价格则更低,也无法对汉绣从业人员做出足够的回报。现在汉绣绣品只有一些与绘画相结合的高档绣品才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有足够高的市场价格,但是能绣制这些绣品的人员数量极少,并且绣制工作量极大。而要成长成为一名能绣制高档绣品的汉绣大师,往往需要10多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靠什么来支撑其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汉绣生存基础极其薄弱。
虽然汉绣现状堪忧,但是也应看到,汉绣旺盛的生命力,其在历史上几番沉浮,始终在不屈不挠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文化传承,汉绣必将在湖北人民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汉绣自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保护,目前来看,对汉绣的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汉绣传承未断,今后也应继续加大保护力度,确保传承不失。2012年11月,由武汉纺织大学冯泽民教授编写的国内首部汉绣专著《荆楚汉绣》正式出版、并相继出版《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等相关著作。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获得“汉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这正是汉绣传承不断的体现。
保护传承不断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汉绣具备生存能力,这就需要打造汉绣产业。2011年,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在“昙华林艺术村”打造汉绣基地,制定汉绣发展三部曲。2013年4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今武汉商学院)与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签订协议,联合开办服装设计(汉绣方向)专业。以此将传统文化带入高等教育,增加汉绣人才的培养数量,扩大汉绣从业人员范围。
汉绣要发展,重现辉煌,则需要坚持在创新中传承发展。近10年,湖北汉绣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今后也将继续在创新中发展壮大。2011年11月,湖北省“首届楚风汉韶刺绣精品展”及巡回展在武汉成功举行。在巡回展现场展示了以古老汉绣技艺制作的汉绣服装,类型丰富、设计感十足,除全手绣的传统戏服、荆楚民间服饰外,还有运用汉绣元素的婚庆旗袍、褂裙及晚礼服等。2013年6月,湖北首届“汉绣文化节暨第二届‘楚风汉韵’刺绣精品展”在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举行,通过汉绣论坛、汉绣讲堂进社区、汉绣作品展、汉绣艺术时装秀等各类活动,向汉绣爱好者和普通群众展示了汉绣璀璨的手工艺之美和丰硕的艺术文化成果。2013年7月,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武汉纺织大学南湖校区签署武汉汉绣产业发展战略协议,汉绣产学研发中心正式揭牌。2019年6月8日,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市主会场活动暨“中国汉绣圈”揭牌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
汉绣传承楚文化,是长江流域的四大名绣之一,只要坚持政策保护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特色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汉绣终将浴火重生,成为全国刺绣遗产的知名地域形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