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1 18:12:19赵晋田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辅导员

赵晋田

摘要: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碎片化信息的影响。在思政教学中,应用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碎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思政获得感。通过任务设置、合理分组,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库,在学生零存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实现整取的目标,在实践中增强整取的效果。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培养可迁移的学习技能,学会选择,提高思考的能力,学会包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写作,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关键词:零存整取;思政教学;辅导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人类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够原原本本地记录、保存、分享和传播,大学生非常容易通过各种网络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信息还未进行加工整理,便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传播,立即得到了很多学生群体的模仿、分享、应用等,学生学习的手段非常直观、生动,但是有时却缺乏分析、思考;信息更新速度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但是由于缺乏信息整理加工,遗忘的速度也比较快,以至于无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提取和使用。这样没有处理的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碎片化的信息。这这样的背景下,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虽然越来越重视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的这些碎片化信息/知识的作用,但是如何高效地利用碎片化的信息/知识,丰富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层次,提高思政课堂效果和学生的思政收获感,是当代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学工作中应该思考和解决的問题之一。

一、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概念

新建构主义(王竹立,2012)认为,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学习者将碎片化知识通过零存整取的策略和方法,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个性化知识体系。

零存整取策略主要包括了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团队层面和技术层面等四个层面(王竹立,2019)。个人层面的零存整取强调的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个人进行自发性学习,经过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三个阶段,建构创新个性化知识体系;团队层面的零存整取强调的是团队协作中的学习,通过核心人物的组织、引导,将“碎片化”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起来,建构知识体系。在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中,通过运用团队层面的零存整取策略,提高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中的主动性和获得感,获得可迁移的学习技能,进而提高个人零存整取的学习能力。

二、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运用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和鲜活性。在结合思政教学工作的内容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协作的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碎片化信息、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实践的机会,从实践的个人体验中将知识、信息内化到个人的行为中,检验和强化思政教学的效果,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思政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碎片化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积件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重构”三个阶段的零存学习,然后通过小组汇报、小组总结等形式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强化整取的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运用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零存学习过程的指导

1.设置任务,按需分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通过分析学生的爱好、兴趣、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开展研究性学习,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等形式的学习成果。比如说对学生进行四史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家乡等不同的点进行分组研究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选题选择自己的同伴,形成学习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思政阵地,完善思政教学资源

将思政教育知识利用图像化、视频化这种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案例与思政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网络思政平台的各种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建立资源库,通过标签和层级串联成系统而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体系的重构;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正向学习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碎片化信息的整理和辨别学习。

3.全程关注并适时指导学生的零存学习过程

学生根据个人的任务和兴趣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与知识。作为指导教师要鼓励小组学生对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网络和各种途径,主动获取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作为教师指导者要鼓励学习小组学生对于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分享、交流,形成初步的复述、总结等,这就是积件式学习的阶段;当小组的知识或者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引导学生发现碎片化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加工改造,学生可以从生活、学科等不同角度着手,将思政工作的价值导向等运用到各个方面,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便是个性化学习;通过个性化学习的知识信息,再和原有知识体系进行交流和碰撞,融入或者重塑个人的价值观或者个人知识体系,这便是创造性重构。通过这三个阶段,能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将外部兴趣转化为内部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二)整取目标的实现

1.利用小组汇报或者其他形式实现整取的目标

从个人的兴趣、需要出发,结合思政课堂的目标任务,在小组协作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三个学习阶段,经过分享、交流、研究的形式形成学习成果,以汇报或者是总结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能促使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也能提升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实现了整取的目标。

2.利用实践形式,将学习成果内化到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自觉行动

思政课堂不仅要以理论课的形式展开,更要贯穿到学生成长的各方面中去,以行走课堂、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将价值观、思政教育的学习成果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提升整取的效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在思政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采用的团体零存整取学习策略,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充实个人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形成个人零存整取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思政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个人思政教育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筛选,提高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个人层面的零存整取能力,是以个人兴趣需要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比如说在辅导员在中国梦的教育学习过程中采用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从中国梦的提出过程、内涵剖析等方面出发,全面搜集相关的信息,而中国梦的实现又由很多方面实现,比如说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飞天揽月梦、医学强国梦等,学习者可以聚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包容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包容性思维指的是不同的观点、思想、知识、理论信息等“碎片”粘合成的一个整体,追求一种“集大成”式的思维成果(王竹立,2012)。包容性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态度,主张既要看到事件合理的一面,又要学会把合理的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完整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就是要善于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找寻信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思维的壁垒,重塑个人知识体系。

三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写作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形式实现,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甚至是VR等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来实现。在写作中,思考可以变得比较清晰、条理,思考的层次可以更加深入,思考的速度可以加快,思考的成果的可以得以保存,思维过程有理有效。

思政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可以通过文字报告撰写、PPT制作、视频制作、微信微博文章撰写等方式实现。平常在思政教学考核中,我们常会用撰写报告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PPT的形式进行汇报。PPT是一种比较直观也容易掌握的的零存整取方式,通过PPT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对逻辑的再次整理、对信息的进一步整合分析,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在思政教学考核设计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微博微信文章撰写、发布,并通过点赞、分享、讨论等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发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韦玮 .基于“项目导入 + 任务驱动”的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改革 [J].教育现代化 ,2017(19):25-26+44.

[2]王竹立.新建構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 ,2011(2) :11-18.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 ,2012(6):3-10.

[4]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 ,2013(3):37-43.

[5]王竹立.新知识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5):38-55.

[6]崔岩,王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小组协作的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06):82-83.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现代交际(2016年22期)2017-04-01 15:29:40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科教导刊(2017年4期)2017-03-27 09:29:02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考试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16:57:27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8:01:39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6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论思政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亚太教育(2015年14期)2015-06-18 15: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