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弱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21-10-21 19:04冯倩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小学

冯倩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低段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影响教学效率,不利于实践能力发展。教师应结合学生问题分析具体原因,以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教学发展。本文首先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改进策略,以促进科学教学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动手能力;方法

引言: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能有效锻炼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兴趣。针对当前低年级小学生问题,科学教师应注重教学引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使学生主动思考。明确教学要求,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不僅能记住知识,更会运用知识,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与生活中开动思维,积极运用身边材料进行科学实验,保持良好的探究精神。

一、科学实验中学生动手能力弱原因分析

(一)实验器材操作不规范

低段学生自控能力弱,对实验器材充满好奇,但普遍不重视操作规范,会在实验中根据自己的喜好组装器材,操作流程混乱,很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科学实验具有严谨性,只有认真听讲,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很多学生对实验过程缺乏兴趣,只是对科学现象和实验器材感兴趣,不懂得如何正确运用器材。正是由于对操作规范缺乏必要的重视,才导致很多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失败,即便跟着完成实验,也不懂其中的原理。因此要培养学生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强调实验材料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实验[1]。

(二)参与积极性不高

组织实验时,通常是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然而,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缺乏表现机会,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容易丧失积极性。这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所致,部分学生乐观外向,在小组活动中非常积极,乐于表现自己。还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存在自卑心理,担心自己说错、做错被大家嘲笑,逐渐成为小组中的“隐形人”。由于缺乏动手机会,这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械的使用不熟悉,对实验流程记忆不深刻,导致缺乏动手经验。

(三)缺乏正确引导

部分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因此倾向于用口头表达或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传递知识,致使学生缺乏实验机会,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用教学代替实验的确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却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影响学生科学兴趣的发展。应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积极为学生创造科学实验机会,在实验前和实验中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引导学生纠正实验中问题,逐渐养成科学思维。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实验,做到认真观察、有序操作、仔细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从实验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实验器械摆放是否整齐,让学生逐一认识实验器械,学会正确操作[2]。

实验开始前,要明确实验目的,将主要操作步骤书写到黑板上,要求学生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比如在教学《研究根的作用》时,要使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根有哪些特点,注意观察水面变化。接着,要为学生分组,并分发实验器械,教师讲述实验过程,并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按照关键词内容复述操作规范。学生明确实验流程后,再开始实验,要求每个小组中有专人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将结果记录在本上。

不同的实验中要用到不同的器械和材料,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了解学生可能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应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必要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实验完成后,应带领学生重新回顾实验过程,让学生说出每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强调加引导,学生能用专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验,动手能力也将逐渐提高。

(二)创造平等的实验机会

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为每个学生创造相同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实验环节中主动参与。一些学生是想参与实验,但找不到表现的机会,还有部分学生是缺乏动手兴趣,导致实验过程中总有小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这时,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使每个人各司其职,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教学《水结冰了》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要求每组4人,一人为组长,负责领取器材和材料,一人为实验员,负责动手操作,一人为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另外一人负责代表小组发言。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亲手摸一摸冰块,感受冰的特点,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记录员,形成本组的实验记录。实验员操作时,其他人应该提出自己想法,确保本次实验顺利完成。在这样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能有效避免个别学生丧失主动性。在以后的实验中,也要调换组员的职责,为每个人创造动手机会,促进小组内的经验交流。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小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对科学课程有强烈的好感,身为科学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合理设计教学,以创新手段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欲[3]。

比如在教学《磁铁的两极》时,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磁铁,感受磁铁的分量,感受磁铁的坚硬程度,随后要提醒学生认真记录实验过程,最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磁铁,想一想磁铁有哪些用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认真思考本课知识,能结合教材展开思考,把观察到的科学现象与生活经验结合,从而锻炼思维能力。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只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探究欲,懂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能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将想法变成现实,从而提高创造力。

结束语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源自多方面原因,为改善实验教学质量,应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入手,要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关注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实验与学生兴趣结合,促使学生提高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思考,动手实践,逐渐提高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妍.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8,000(023):75-76.

[2]李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93.

[3]张艳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8,000(001):71.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小学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小科学实验
为革命搞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