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问题是路标,指引学生曲径通幽静;问题是台阶,引导学生步步攀登。教学中,老师设问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老师问,学生答,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就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能,全面发挥他们的素质。现代教学观点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所以老师更应该让学生提问,发现问题,激发他们探索热情。
一、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
对于学生敏于提问,善于提问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教学中的训练,不能脱离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没有教材这个凭借,就谈不上什么质疑。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各个教学环节都要鼓励学生提问。但有几个教学环节应特别抓紧,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精思,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这三个教学环节是:1预习环节:在预习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老师获得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便于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阅读理解分析环节。在熟读精思的过程中,鼓励和教会学生质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样,学生可真正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发展求异思维能力。3阅读总结环节:在一堂新授课结束之前,或者一篇课文教学之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继续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时,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不是对课堂教学的否定,而是学生阅读思考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的标志,也为新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分析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以从中反馈各方面的情况,这比传统的从学生作业反馈发现问题要快得多,更有利于教师适时改进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提问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认识水平。”但教学实际中,学生却不善于提此问题。有的只把思考力集中在字词方面,而且仅仅重读音判断其难易,往往很简单,有的却漫无边际,甚至于教材内容不相干,既缺乏广度有缺乏一定的深度。这种状况,既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一定关系,又平时不重视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密切相关。遵循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理解力的不同特点,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常有的训练方法有:
1.推导。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思考围绕问题而发生。可是,提出问题并不容易。提问之后,在熟读精思,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让学生会看课文,推究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帮助学生具体掌握提出问题的角度。这样训练,既可以加深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又让学生获得发问的经验。这项训练,可从三方面来进行。首先,凭借课后作业题,帮助学生从实际上认识到怎样去发现问题。其次。对老师自己设问的问题,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角度,帮助学生明确设问的意图。最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抓住典型,有创见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互相交流。
2.创设提问的情境。提问是从提问情境中产生的。通过创设产生问题的客观情况,触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问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如:布置预习。学生预习,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种种疑难的问题容易产生。但是老师要重视指导。中年级学生刚学习预习,应安排在课内,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充分发挥编印在课例中的“预习”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要求,逐点落实。又如运用设疑性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老师设问,不是让学生回答,而是为了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或激发探索愿望,或设障立疑,起“师傅引进门”的作用。我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提出设疑性问题,让学生画出作者同情买火柴的小女孩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为什么作者还写她“嘴上带着微笑”,她在大年夜冻死,为什么结尾又写新年的太阳等。
3.掌握思考的范围、要点。学生的提问,不是一般的泛泛提问,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不会离教学之“题”太远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而且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平时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一篇文章,思考的范围一般包括:a.理解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b.掌握词句,思考这些内容用什么词句来写,哪些是重点词句,是否含有其他意思;c.分析作者的思路,思考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等。学生学课文,如果能从词句掌握到内容的理解,再到思想感情的领会,一一探究,思考将会有一定广度。
4.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对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提出种种的问题。可引导小学生从实际上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如:引导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这就是从一致中找不同点。有了这种思维方法,就能从书中,从老师的讲解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就有问题可提。又如:引导学生掌握通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和变化去发现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先让学生读课题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会各抒己见:小壁虎为什么要结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为下文做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然后利用课文片段,启发思维,小壁虎没了尾巴会怎样想?小鱼不借尾巴给小壁虎,他又会怎样想?引导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想象。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有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5.在对待学生提问老师应该注意事项。提问不应是老师特权,学生同样是提问的主体。要让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智慧的成长。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想法,老师都用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问,好要表扬他善于提问,要表扬他提出问题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深层次的思考問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提问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爱动脑筋。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也就会好。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认真学好知识,而又不受这些知识的约束,另辟溪径,既言之有理,又敏于质疑,善于解疑,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