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德
同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入选诗词,同为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代表作,同为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理念的代表作,《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三首诗“自发”组群,成为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
一、小与大:矛盾的艺术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这是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一大进步。教材所选的这三首诗都反映了现實生活和时代最紧迫的百姓心声,这就是所谓“大”。而“小”则体现在诗歌的切入点小,诗歌往往从个人的遭遇出发,去反映社会现实的大主题。小与大,看似是矛盾的,却充分展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三个作品都有相同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强调。
杜甫的《石壕吏》,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样的“大”问题,杜甫借一个“小小的”老妪的哭诉,借一个“小”家庭的遭遇将官兵抓壮丁的惨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公元761年秋天,杜甫客居成都的茅屋被大风吹破之时,恰逢大雨倾盆。诗人由眼前状况想到安史之乱对国家造成的伤害,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史之乱是藏在这首诗背后的“大”主题,而自身遭遇则是一个“小小的”切入点,以己之“小”写国难之“大”,彰显诗人对时代和国家的关切。《卖炭翁》是白居易所作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这首诗作者写了小注:“苦宫市也。”可见诗人对宫市的批判。这是“大”主题,但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卖炭老翁的遭遇入手,将宫市对老百姓的残害以对比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小”与“大”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人物形象虽小,但由于塑造成功,会成为典型的“大”形象。如《石壕吏》中悲戚的老妪面临抓壮丁的苦难时,让丈夫先跑——“老翁逾墙走”,再勇敢地站出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样的人物形象,充满悲情,却也充满着力量,是典型的“大”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窘迫的诗人,《卖炭翁》中悲苦的老人、嚣张的宫使,都塑造得非常成功,属于真正的典型人物,也可谓是“大”形象。“大”关注的是社会现实,关注的是社会大事,即表现的主题所涉及的层面是深刻而广博的。但这不等于一定要以鸿篇巨著才能完成,可以如这三首诗一样,从“小”入手,从小人物的遭遇入手,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从小小的细节入手,塑造出虽小实大的典型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现实。
二、简与繁:叙事的艺术
这三首诗都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体裁。看似长篇,篇幅却也只是二十多行,一百余字。然而诗中所写的事却一波三折,情节委婉动人,显示出两位大诗人在语言运用上的功力。从语用特质这个角度出发,这三首诗的学习应当着重于叙事上的特点,看到简洁的语言与曲折的情节的反差,看到简与繁对比中体现的匠心独运。 这三首诗都有完整的情节。《石壕吏》从诗人借宿一户人家遇到官兵抓壮丁开始,借老妪之口述说一家的悲惨遭遇:三个儿子战死两人,一个儿媳带着幼孙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而故事的最后,老妪还是被抓走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写风大刮走屋上茅草,顽皮的孩子捡走茅草,自己的老而无力,屋中的悲惨状况。《卖炭翁》则写卖炭老人烧炭之苦、赶路之苦、天寒之苦,写满心的期待,再写宫使的嚣张跋扈、老人的无奈悲苦,满篇都是无声的呐喊。
自然,这就要求诗歌的叙事语言必须极为简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分析其中的代表性语句。如《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个细节极清晰地表现了当时百姓生活无以为继的境况,让人忍不住去想战争给百姓究竟制造的悲剧。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所描写的情景让人心寒之余,引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的笔触从屋破漏雨的情景点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暗示着整个国家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况。再如《卖炭翁》中最为经典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矛盾写的就是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既是全诗的诗眼,同时为下文老翁在城中被强抢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读者将对宫市这种行为,对太监们的强盗行径更加痛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首诗在叙事上重点突出,描写生动,并具有意蕴深厚的特点,很好地完成了在叙事上化繁为简的任务,这需要我们重点品析语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
三、虚与实:抒情的艺术
这三首诗的结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完成最后的抒情时,写法都由实转虚,即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石壕吏》最末写道:“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老妇人真的被抓壮丁了,因为送别的人只有老翁了。诗歌的结尾是实写,留下的思考却是无穷的。抓壮丁的官吏,被抓的老妪,藏在家中的孤儿寡母,独立支持家庭的老翁,他们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安史之乱这场残酷的战争突破了人性的底线,让读者除了无尽的悲哀之外,就只剩下了对战争的憎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在诗歌的最后,从自身的遭遇跳脱而出,转为忧国忧民之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胸怀天下的诗人,忘记了自身的痛苦,用火一般的激情为天下贫苦的读书人祈祷,甚至说出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慷慨的诗句。《卖炭翁》的结尾更加残酷,只有一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面上看,这只是实写,然而,仔细一想,卖炭老人呢?这是诗歌留白的写法。老翁的命运会怎样,他的家庭的命运会怎样,让人不忍去想。这就直接地将诗歌的空间扩展开来,给与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更广阔的承载情感的空间。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明显,直接付诸诗句;有些则隐晦,需要我们结合这三个作品仔细体会。
概而言之,这三首古代长篇叙事诗可以在文本组群后将主题定为:“小人物的时代悲歌,大诗人的无我心声”——这同样是对比的手法。小人物的悲苦从来都很难被高高在上的达官贵族所看到。但这三首诗的两位作者,杜甫和白居易却恰恰是真正关心百姓生活的大诗人——他们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是处于“无我”的状态,即忘却了自己的出身,忘却了自己作为统治阶级一员的身份——就算杜甫,在那个时候还是有很多友人相助的,安史之乱之后他也依然能够继续做官。他们能够为百姓歌唱,为时代歌唱,为国家歌唱,正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反映,是“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思想的表现。这一点也是古诗词教学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一个部分,也需要作为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
总之,这三首诗的学习必须脱离单篇教学的窘境,教师应当以群文阅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精髓,以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课程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