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字立骨 意味隽永

2021-10-21 15:24徐思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藤萝宗璞紫藤萝

徐思敏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意蕴深刻,语言典雅,字里行间流淌着如诗如画的美。文章以“紫藤萝”为描写对象,其对应喻体“瀑布”这个意象点亮了全篇,而为了凸显这一意象的特点,作者从驻足到凝望再到深思,分别都运用了“流”字,贯穿文章,使文章流淌着一以贯之的气脉。

一、“流动”——意象的本质

文章开篇便浓墨重彩地写出藤萝的旺盛,气势上给人一种宏伟、震撼之感:“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句由“从未”“这样”开头,强调紫藤萝带给作者的震撼之感,这种震撼对应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也巧妙暗示这不仅是一株植物,更是带给人神奇力量的花瀑。接着从大处落笔,从宏观角度极尽笔力描绘藤萝的辉煌、壮阔、繁盛,“从空中垂下”状写其形,“深深浅浅”状写其色,“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夸张笔法状写其神,这就和瀑布之间建立了最本质的形似。

然后,用排比手法写瀑布“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流动”一词化静为动写其特点,采用比拟手法以“欢笑”描其声响,“不停地生长”述其气势,作者借助虚化的联想无一不在强调这是一条绵远流长的瀑布,这样的瀑布不仅在流动,还在无止境地流动,无论是从时间的久远还是空间的广阔,这条瀑布都是罕见的。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突出庐山瀑布的落差之大,流速之快,而这里是强调动感、恒久。

为了和“瀑布”这一整体形象呼应,文章又从局部述其特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既是作者的情之所动,更是美妙的联想,将阳光照耀、光彩粼粼之感与“瀑布”肆意飞扬、水花四溅的态势契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再细看每一朵小花,花朵以“张帆”状,使人联想到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更兼以千朵万朵,“鼓鼓”“张满”,更有千帆竞发之势。作者“取象以传情”,暗示了拼搏进取的愿望。

眼前流动的瀑布、迸溅的水花以及船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象群,流淌着一种蓬勃的意境,本质相似,个体相连,“以我观物”,丰厚意蕴,也为下文的抒情、明理张本。

二、“流过”——意象的虚化

流着流着,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在伫立凝望的过程中,物我开始交融,汩汩的水流蕴含着岁月的流逝感,自然引发作者对过去的追溯:文革期间,姑母去世,宗璞及其家人的房子多被人所占,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父亲冯友兰是文革中被批斗得最厉害的学者之一。宗璞本人也体弱多病,如今她的弟弟冯钟越身患绝症,死亡的沉重压在她的心头。人如此,花亦是。文革期间“花和生活腐化”产生了必然的联系,紫藤萝经历了砍伐戕害,凋零稀疏,可是如今的藤萝重又焕发生机,而且如瀑布一般壮观,奔流不息,这让作者开始从眼前实景“忽然忆起”过去,于是,他们之间的类比关系,构成了另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意象群,自身、亲人、与眼前似乎毫不相关的紫藤萝,拉近了“物”与“我”的距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作者遗憾的不仅仅是花的消逝,更是十年浩劫中人性的泯灭、美好的逝去、生命的凋零,而如今眼前的紫藤萝又恰好填充了这种缺憾,这就构成作者情感的转折点,这样的转折点,以一种宁静的喜悦来表现,没有过多的悲凉流露,也没有声嘶力竭地控诉。此刻,瀑布尽管盛大,但并非如初见般在眼前水花四溅,而是“缓缓”在心上流过,作者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在诉说着由一株植物而产生的共鸣,将生老病死的生命感触用平静的笔调写出,发乎情止乎理,“哀而不伤”,于沉静中述说满腔的真情,彰显了其淳厚文雅的大家之气。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流”是生命奔流向前的态势,“流”是冲刷陈旧跨越困厄的新生。“流动”的瀑布荡涤了作者对世事万物,包括对于生死的认知,抚慰了她的精神,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于是,作者借助这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度化了自己,在平静的释怀中,获得了一种生命的希望和力量——“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三、“流向”——意象的飞跃

当作者从回忆中再回到眼前,她对于藤萝的认识也走向深化,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的心底”,“不断”强调瀑布永不枯竭的生命动力,反复强调三个“流”,体现过程感,由“心上”到“心底”,由“流过”到“流向”,瀑布旺盛生命力的感染已经抵达心灵。唯有宏大壮阔的瀑布,才能有如此的冲击力,唤起精神的振奋,外在的视觉转化为内在的心声,本体的特点和喻体的内涵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生命如同眼前艺术化的瀑布——“永无止境”。

“紫色的花舱,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巧妙地回应了之前的疑惑——“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一以贯之的喻体没有改变,但跟开头部分比,省略了比喻词“像”,使“紫色的花舱”更具有植根心底的生命冲击感,也使物我充分交融于一体。同时,这还构成了一组更深意义上的类比关系,花瀑由一朵朵花构成,人类社会同样由一个个生命个体构成,生命的长河中永远都有生生不息的不竭力量在不断向前。

由此,在“花人合一”的境界中,作者感悟到了一種豁达的生命认知:个体暂时的死亡、幻灭无法遏制生命之流的涌动,生命之河将会在繁衍中延续,生生不息。作者超越个体生命,站在整个宇宙的高度来观照苦难,感悟人生,与苦难握手言和,最终展现出对生命的一种积极态度。由情感的变化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生命的长河不会因不幸而停止脚步,生活总要继续,人始终要走出阴影,拥抱新的生活;人生总会遇到荆棘,但是生命的道路还很长,风雨过后,生命依旧会如花般绚烂。 这种对于生命的认知,化为了前进的内驱力,“加快了脚步”,正是精神振奋的外化体现。

宗璞在散文《丁香结》“后记”中写道:“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一个“流”字,贯穿全篇,自然流畅,蕴含匠心。花瀑在流动,岁月在流逝,情思在涌动,生命在流淌,行文思路也在流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像“流动”“流过”“流向”一样在不断前进和发展着。“流”的过程,对应了作者“停住脚步”“伫立凝望”“加快脚步”的外在行踪,对应了作者对“瀑布”的认知过程,更对应了情感变化的历程、理性升华的进程,使全文气脉相连,意脉相通,意象更显隽永。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藤萝宗璞紫藤萝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藤萝之歌
美丽的紫藤萝
藤萝架下的童年
一不留意(二)
美丽的紫藤萝
走进书里瞧一瞧
公家之藤萝
紫藤萝瀑布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