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娴娴
摘要: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内毒素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 2-3 期的患者304例,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血浆内毒素),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46、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 2-3 期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肾功能、蛋白尿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肠-肾轴”;内毒素;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026(2021)10--01
近代研究表明,肠道因素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相互影响,并逐渐提出“肠-肾轴” [1]。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可以反映肠道功能。近代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血浆内毒素水平也明显升高[2]。本研究检测了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的血清内毒素以及肾功能、尿蛋白,以明确其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304例。排除标准:伴有原发性肠道疾病者;发热,或处于急性感染期者;精神病或其他不能配合者。
1.2 生化指标收集
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包括血浆内毒素水平、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并记录。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和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P<0.05)。见表1。
3.讨论
肠与肾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功能紊乱,肠粘膜受损,内毒素入血,诱发免疫炎症反应,加重肾脏损害。同时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内毒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3]。目前部分研究表明改善肠道功能,降低内毒素水平,可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4-5]。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肾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目前内毒素引起肾功能恶化的机制尚不明确,一些研究显示内毒素可能是通过刺激产生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诱发肾脏缺血,促进肾脏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6]。同时本研究表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蛋白尿具有一定相关性。蛋白尿可作为判断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大量蛋白尿又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高浓度的血浆内毒素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蛋白尿,促进疾病进展。因此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保护肠道功能,可能可以减少蛋白尿的漏出、延缓肾功能进展。
综上所述,内毒素作为反映肠道功能的重要指标,与肾脏亦关系密切,从内毒素作为切入点治疗肾脏病或许能成为新的手段,然当前相关性研究尚少,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eijers BK, Evenepoel P. The gut-kidney axis: indoxyl sulfate, pcresyl sulfate and CKD progression[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1,26(3):759 -761.
[2] Hauser AB,AEM Stinghen,SM Goncalves,et al. A gut feel ing on endotoxemia: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n C1 in Pract,2011:118:c165-c172.
[3] Vaziri ND.CKD impairs barrier function and alters microbial flora of the intestine:a major link to inflammation and uremic toxicity[J].Curt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12,21(6):587-592.
[4]闫美娟, 隋峰, 林娜. 大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4): 181-184.
[5]张小娟,蒋珍秀,董娜.基于肠道微生态及“肠-肾轴”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从脾论治机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06):14-17.
[6] Fukagawa M, Watanabe Y. Role of Uremic Toxin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r Apher Dial, 2011, 22(1):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