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21 20:49许佳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许佳

摘要:小学阶段数的认识,主要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的认识,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够建好高楼,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 “数的认识”的教学,从而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就来谈一谈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重视教材,整体把握

会有一些老师在教学认识整数的时,通常就整数而讲整数,没有关注知识之间的彼此关联,那样学生只能够学习一个知识就单单把握一个知识,这样就会比较难做到整体把握与学习。然而,对整数的认识是从10以内的数的开始逐渐深入的,对小数的认识是从对整数的认识发展演变而来的,对分数的认识也是从对小数的认识发展而来的。计算题中经常会出现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或要借助整数的拆与分。所以“数的认识”中的每一个版块的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充分经历,建构概念

一些老师认为"数的认识"简单的了解就行了,会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而这样的教学是忽视了认知规律,那么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就会变得困惑,难以真正透彻地理解数学。

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生活与实践的产物。在教学中老师们需要要根据数的特点,重视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者操作活动等,从而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从而渐渐体会到数的含义和概念。

1.整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10以内的数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情境,由具体的数量中抽象出数,从而体会到数可以代表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感悟到数和物体的一一对应关系,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认识1~5时,让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数一数指定物體的数量,把个数与相应的数量建立起关联,初步体验到数量可以用来表示物件的个数;然后,再用数珠来表示物件的多少,再将数珠抽象成数字符号。这样就很好的突出了数其实是对数量的抽象。为了满足掌握更大的数的需要,建立数位的概念就特别重要。课堂上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小木棍子、方块、计数器、算盘等,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位的意义。

2.分数意义的教学过程

对于分数的认识,需要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去理解其含义。先是将一个物体或者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从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但是不需要给出定义。再将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并通过计算解决相应的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最后引入单位“1”,概括出来分数的描述性定义和分数单位,同时感知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这是学生们形成分数概念的重要阶段。对于单位“1”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们判断例如一年级人数的 三分之一和二年级人数的三分之一是否相同等来加深理解。

三、加强感悟,培养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是建立数的概念的前提;数感的形成与发展,是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情境与活动,从而去助推学生数感的产生和发展。

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数感

数感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参与丰富具体的活动而逐步生成与发展,所以可以通过数一数、估一估等活动来培养。例如设计抓小棒活动,抓一把小棒先估一估可能有几根,然后数一数具体的根数,再次抓入手中仔细体会这么多根小棒抓在手中的感觉。然后再次进行抓小棒、估小棒,在内心深处体验感知数的多少,发展数感。也可以设计活动要求学生几个几个数,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

2.在数据比较中培养数感

在情境中判断数的大小关系,是可以使学生对数的理解更进一步。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词语来表达,可以用符号表示。老师们可以选择生活素材,引领学生们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以及少得多进行表达,通过描述能提升学生们用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数感。还可以进行猜数游戏,如比所给的数中哪个数最接近3000,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体会数与数之间的接近关系,发展初步的数感。

四、学用结合,体会价值

数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运用数来描述和表达生活现象,就会显得更加准确和简洁,因此,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去用数表达和表示。这样学生们在交流中就能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感受到用数来表示的价值。

1.用数字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实现数字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课后可以让学生在上下学的路途中读一读红绿灯上的数,逛超市的时候读一读零食包装袋上的数等,还有家人身份证上的数。在生活中了解数所表示的意义,同样也运用数来表达事物,感受数的实际应用,丰富认知。

2.结合进行读数、写数活动,用数描述信息交流

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读数和写数活动,并选择一些丰富的现实材料,以帮助学生获得信息。也可以找寻具有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拓宽视野,更能感受数学文化的力量。

五、创新方式,深化认识

要想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光靠课堂上老师的精心设计来提升学习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课后的知识巩固与加强也是需要重视的方面。“数的认识”是比较基础和抽象的知识,如果课后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布置书面作业作为巩固练习,这种方式往往是不合适的,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巩固数的认识,让知识能够真正作用于生活实际,这就需要老师们对课后巩固进行创新。老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或者其他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构建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能够在课后时间也能够与教师实时沟通,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认识了分数和小数之后,老师们可以找寻小数到分数的转换相关视频,学生们可以通过平台观摩学习。这样的作业是将知识和课外巩固提升想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综上所述,“数的认识”在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好好探究“数的认识”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情境与活动助推数感的发展,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并运用于生活,促进学生的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重予 王林.小学数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指导(第一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8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学习群的实践研究”(DHA20037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