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妮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在互联网大时代,信息技术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使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教育事业不甘落后大步朝前迎接新一轮挑战,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课堂教学热情似火、洋溢盎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新模式、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由以往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现代教学核心素养下主动学习的状态,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更好的落地,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能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具象化、更具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等特性,能很好地补充教学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更发散,加强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是我国新时代的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初中数学教学即将开启新的篇章,信息技术的到来能够为教育教学增添更多的色彩,提供很大的帮助,使数学课堂更有活力、动力、生命力,这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元素。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明智之举,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局面,为教师带来更多的便利,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福利。
一、构建初中数学信息化课堂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主要可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是因为学生尚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心智还未发育成熟,而且数学知识较难,学生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学好相关内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当中的影像、声音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有趣,学生愿意在这些形式的教学活动当中进行探索和学习,不知不觉当中,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融合已經成为近些年教育体系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和趋势,符合现代教育特点和规律。为此,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层次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有意义。
二、信息技术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突破重点难点,强化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很多种如:多媒体、电子白板、微课教学、VR技术、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和手段的运用为基础,多种现代化教学样态,强化视觉、听觉的感受,保证学生都能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当中获取知识,紧跟现代教学趋势的发展,将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开创新的教学格局。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理论性等特点,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较为吃力,掌握不到数学知识的精髓之处,概念性、理论性知识都能记住,但是一到做题、考试就不知所措,对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缺少整体学习思路。但是,信息技术就能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捋清学习思路,根据教材内容将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分解,学生们可以通过相关设备观看数学知识,将旧的知识不断巩固、查漏补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前预习新的数学知识,提取知识的重点难点,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例如,在学习《梯形》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讲解,关于梯形知识中涉及到各种辅助线,便通过动画形式进行展示,确实能够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清晰地将知识重点难点提取,在学习中一针见血、直观引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使课堂成为流动的状态,告别以往课堂教学的风平浪静,让课堂效果呈现波动状态。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会以图片、视频、动画的形式体现,将书面中静止的图片转换为动态画面,图片可以由小变大、由快变慢、分解旋转等多项功能,还可以变为立体或透视。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直观的看到,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目不转睛地观察图片的变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能力
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再将信息技术简单地视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应该转变观念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学活动的必备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要求。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学生和冰冷的机器有什么区别,不利于初中生今后的成长。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找到学习兴趣的方向,有了兴趣的牵引,用自己最大的兴趣当做学习的筹码,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兴趣了如指掌,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更富于趣味、更易于理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全新的教学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绽放光彩,透过图片、视频、音乐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给学生带来和谐欢快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氛围弥漫着神秘感、空间感。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制作,需要展示两个图案,再将其中一个图案绕点0旋转为 180°,操作过后让学生们进行观察思考,结合教学内容开启动画模式,学生会很快发现图案会重合在一起。接下来,教师可以拿两个三角形来进行测试,围绕一个固定点,然后继续旋转180°,让学生继续观察分析两次动画的效果。通过多媒体两次动画的展示,学生们了解到无论什么样的图形,只要围绕一个点旋转180°后图形都会重合,学生们在观察中思考,相互之间探讨分析,最终将中心对称的定义自然而然地领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下,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力,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精力集中投入学习,并积极思考、乐于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沙玉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4-5.
[2]苗艳.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2021(33):146.
[3]杨妍.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化路径[J].新课程,2021(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