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吴丽楠
(1.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2.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北京 10008)
“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的相对区域概念,一是泛指的大概念,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安徽、湖北甚至是山东的一小部分;三是小概念,仅指河南省[1]。徐光春[2]将中原文化界定为包括河洛文化在内的河南境内文化,它包含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延续至今的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的总和,包括汉字文化、圣贤文化、英雄文化、思想文化等18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的中原传统文化主要指河南省境内的传统文化。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到,“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2013年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批转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中原文化走出去”。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对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国务院和河南省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梳理学界关于中原文化的研究发现,传播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中原文化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3]、新媒体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4];翻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经》的英译研究方面。目前缺乏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中原传统文化的日语翻译研究。众所周知,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日语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均由汉语演变而来,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日本文化更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烙印。因此,将中原传统文化翻译成日语的策略必然与翻译成其他语种的策略不同。本文以文化负载词为切入点,立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异同,进而探讨中原传统文化日语翻译策略。
廖七一[5]将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中原文化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准确捕捉并翻译文化负载词为外界了解中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子。徐光春在《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原文化,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本文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的内容为素材,从中按照Hofstede G和Hofstede G J[6]的文化洋葱模型由外而内依次划分为:符号(symbols)、英雄(heroes)、仪式(rituals)和价值观(values)等4个层次,抽取了中原传统文化的负载词。符号是文化的表层体现,英雄和仪式处于中间位置,价值观是文化的深层表现。
符号是指承载着某种特定含义且仅仅能被该文化的共享者们所理解的词汇、手势、图画或者物体。中原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等文字内容,盘古山、伏羲庙、黄帝故里、白马寺、司母戊大方鼎等人文景观或文物等均属于符号层面的文化负载词。
英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可以是在世的也可以是已故的,英雄人物具有该文化高度认同的品格。盘古、夸父、愚公、黄帝、岳飞等均为中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他们以其鲜明的人物特色、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保家卫国的精神等为人们所认同和敬仰。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华儿女的性格塑造和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属于中原文化中英雄层面的文化负载词。
仪式是一些集体活动,包括问候和向人表达尊敬的方式、社会庆典等,它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最具有代表性,比如:中原婚嫁礼俗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小年祭灶、过年吃饺子、端午插艾叶等民俗则表现了人们对于仪式感的认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属于仪式层面的文化负载词。
价值观是一种普遍的倾向,表现为人们更喜欢事物的某些特定状态而非其他状态,是一种关于真善美的标准系统。价值观虽然无法被局外人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行为来推断。比如:面对不幸时人们表现出来的坦然,其价值观可能受道家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影响。中原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层面的负载词数量庞大,比如:“道生万物”“顺应自然”等道家思想方面的内容;“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等儒家思想方面的内容;“兼容并蓄”“勤俭内敛”等中原传统商业思想方面的内容。表1为中原传统文化的部分负载词示例。
表1 中原传统文化负载词(示例)
中原文化走出去属于跨文化交际行为,Samovar-Porter 和Mcdaniel[7]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和“文化观念”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需要充分考虑“符号系统”和“文化观念”两方面的差异。在符号系统方面,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抽象为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对词汇的感知也迥异,比如:汉语中的“鬼”和日语中的“鬼(おに)”,虽然在概念意义上相互指称,但在内涵意义上却迥然不同。汉语中的“鬼”一般指人死后的灵魂,而日语中的“鬼(おに)”除了死者的灵魂外,还指形象丑陋可怕、具有魔力、凶狠残暴的鬼怪、魔鬼。在文化观念方面,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也会出现对同样事物的不同解读。王秉钦[8]指出:文化翻译“应当从文化的全方位,即从复杂而又处于动态多变过程中的整个文化场中考察语言翻译,发掘翻译中的一切文化因素,并从翻译中反观文化”。因此,翻译中原文化负载词需要从“符号系统”和“文化观念”两个层面搭建起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交流平台,兼顾符号指称和文化意义,充分照顾到源语的文化内涵和目的语文化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的效果。
国内翻译学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了翻译策略研究。在英语翻译方面,霍风[9]对比了《论语》几个翻译版本,发现利玛窦的“以耶释儒法”、辜鸿铭的“以西释中法”以及林语堂的“通俗变异法”,在推进《论语》被目的文化接受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汤金霞和梅阳春[10]翻译科技著作《蚕书》的方法为意译、具体化、增译、直译、音译/具体化+注释等。翻译《蚕书》时译者将目标语读者纳入考虑范围,针对一般读者仅为了获取信息的目的,主张采用“音译+注释”或者“具体化+注释”的方法。姜秋霞[11]在敦煌文化的翻译方面,运用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12]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所谓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取向的翻译策略,在语言转换时保留源语的语言文化形式及内容;归化是以译入语文化理解与接收为导向的翻译策略。王秉钦在谈到《圣经》的翻译时提到,对于宗教色彩浓厚的《圣经》只能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保留其文化色彩。章璐和王富银[13]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采用了音译、直译、释义法、转化法、逐词翻译等具体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在日语翻译方面,高宁[14]指出,训读法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布、对促进日本文字、文学、尤其是对日本汉学的产生和发展功不可没。所谓训读法是指按照日语语法,改变词语顺序,用直译的方式去读汉文的方式。佐藤喜代治[15]和柳父章[16]等提到,训读法对近代的翻译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其追求程式化和趋同性也导致了当今日语翻译学界的萧条。高宁[17]指出,训读法的翻译单位基本上定于字词之间,没有给译者更大的转换操作空间,结果必然是逐字逐词的翻译。对于翻译单位较小的文化负载词而言,训读法未尝不是一种可选的翻译方法。此外,王向远[18]提到了“迻译”,它源于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是一种平行式的传达,创作性成分较弱,它又可以根据情况分为“音译、字译”等具体方法。许多独特的术语、概念,一般不宜加以解释性的释译,而是需要迻译,比如汉语中的“唐诗”“诗人”等可以直接利用日语中的汉字“唐詩”“詩人”等,这种翻译可以充分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与美学内涵。
基于以上研究可知,英语翻译方面运用到的“音译、直译、音译+注释、逐词翻译”等方法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而“意译、具体化、增译、释义法、转化法”则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日语翻译方面运用到的“训读法”和“迻译”,则由于中日同属于汉字文化,汉语和日语中同形同义的词语不在少数,因此使用日语汉字表记的“迻译”可以认为是一种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训读法在日本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 400年左右,它也是日本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训读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在读者接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在保持文化本体地位方面,适当使用异化策略能够凸显出本土文化的特色,给读者感受异域文化的机会。然而,归化和异化并非完全对立的概念,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根据翻译内容可综合运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目前翻译界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外语翻译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仍然缺乏对中原传统文化负载词的日语翻译方面的探讨。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中提到:“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留下的不仅是民族记忆中的这些史影,还存留了大量物化的人文景观。比如桐柏的盘古山、盘古庙、盘古墓等,淮阳的伏羲陵,荥阳、上蔡的伏羲庙,西华的女娲城,灵宝的女娲陵,商丘的燧皇陵,淮阳的五谷台,新郑的黄帝故里,三门峡的铸鼎塬与黄帝陵,南乐的仓颉陵及仓颉庙,内黄的二帝陵……”[2]55这段描述中提取到的文化负载词为:“盘古山、盘古庙、盘古墓、伏羲陵、伏羲庙、女娲城、女娲陵、燧皇陵、五谷台、黄帝故里、铸鼎塬、黄帝陵、仓颉陵、仓颉庙、二帝陵”等名词,其结构为:“NN”偏正结构(比如:盘古山)和“VN”偏正结构(比如:铸鼎塬)。NN偏正结构中的中心语为:“山、庙、墓、陵、城、台、故里”,其中汉语和日语中均存在的汉字为:“山―山、庙―廟、墓―墓、陵―陵、城―城、台―台、故里―古里”,虽然有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写法不同,但可以在汉语中找到词源,因此这一类可以划分为汉日形义相同的类型。把这类词由汉语翻译成日语时可以直接采用日语汉字表记的直译方法。NN偏正结构中的名词修饰语为“盘古、伏羲、女娲、燧皇、黄帝、仓颉、二帝”等,这一类的文化负载词属于人名并蕴含中国神话传说的背景知识,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翻译上述文化负载词时,借助日本一般读者常用的日语辞典能够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读者的可接受度。日语weblio辞典(https://www.weblio.jp)收录包括文化、学问、辞典、百科事典等24个门类下的500多部专业辞典,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在线辞典,也是日本一般读者检索陌生词语时最常用的在线辞典之一,使用该辞典对上述名词进行检索发现,汉语和日语存在以下3种对应关系。
第一,日语中有直接对应的汉字词汇,即汉日形义完全相同的类型。如:盘古—盤古(中国神話で、天地を開闢したという。作者译: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伏羲—伏羲(古代中国の伝説上の帝王、または男神。作者译:传说中中国古代的帝王,男神。);黄帝、仓颉也属于这一类型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汉字词汇已收入日语词典中,日本读者对这些词汇已有所了解,完全可以借助词典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描述进行理解,因此这种类型的文化负载词可以采取使用日语汉字直译的翻译方法,比如:盘古山可以翻译为:“盤古山”。
第二,日语中无专有名词但存在同义聚合关系的词汇,即汉日异形同义的类型。比如:燧皇—燧人氏(中国古伝説上の帝王。伏羲氏の前に当たり、燧(火打ち石)で火をおこし食物の調理を教えたという。作者译:传说古代中国的帝王,在伏羲氏之前,他采用火石取火并教会人们烹调食物)。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时可以采用汉语汉字表记以凸显中日两种语言之不同,同时辅助日语音读和日语汉字的表记方法,比如:“燧皇陵”可以翻译为“燧皇陵(すいこうりょう):燧人氏の陵墓”,这样在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可使日本读者借助本国语言的背景知识理解该词汇的意义。
第三,日语中无专有名词也无类似聚合关系的词汇,即汉日形义完全不同的类型。比如:二帝—X,翻译这一类型的文化负载词时,需要先调查日本对中国历史人物的介绍。经调查发现,在日语词典中存在“黄帝、三皇五帝、舜、禹”的介绍,翻译“二帝”时可以将其纳入日本现有的解说体系,使用汉语“二帝”并标注其日语音读(にてい),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将其具体化为“颛顼和帝喾”并加注释“中国古代伝説上の颛顼と帝喾のことであり、黄帝の後にあたり、三皇五帝に属する。(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颛顼和帝喾二帝,在黄帝之后,属于三皇五帝。)”这样的翻译策略在认可日本读者具备一定历史知识的前提下,使翻译对象与日语词典中或日本读者已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在帮助日本读者结合自身背景知识理解中原文化负载词的同时,丰富其知识体系,使其具有获得感并加深对中原文化的印象。
VN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为“塬”而“塬”在日语中没有对应的汉字,属于汉日形义完全不同的情况。“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9]中的解释为:“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这个意思和日语中的“台地”类似,但地理位置不同形状也存在差异。因此将“塬”翻译成日语时推荐使用汉语汉字“塬”,在保留中原文化特色的同时加日语音读“ちゅうていげん”和注释“中国黄土高原の台地”。在翻译“铸鼎塬”时,日语中同样没有“铸鼎”一词,但是却分别存在“鋳る(いる):铸造”和“鼎(かなえ):鼎”这两个词,那么“铸鼎”就可以采用训读法译为:“鼎を鋳る”。由此,“铸鼎塬”可以翻译为:“铸鼎塬(ちゅうていげん):黄帝が黄土高原で鼎を鋳ったと言われる台地”,这样即保留了词汇的中原传统文化特色,同时有助于日本读者通过注释完全理解该词的特点。
中原英雄人物是中华英雄人物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原大地上诞生了无数英雄人物、仁人志士。中原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神话传说或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如:“盘古、伏羲、黄帝、颛顼、帝喾”等;第二,生产及其工具的发明和创造者,如: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第三,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李纲、宗泽等;第四,为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张仪、司马懿等。
英雄人物的名称不仅是一个表示人名的专有名词,它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人们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对英雄人物的名称进行翻译时,其精神内涵不可或缺。中原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的美名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传到了日本,大部分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均可以在日语词典中找到对应的介绍。比如:将【岳飞】输入到日语weblio辞典会有如下介绍:
がくひ 【岳飛】(1103—1141)中国、南宋の武将。字(あざな)は鵬挙。一兵卒より湖北一帯を領する軍閥となる。金への抗戦を主張し和議派の宰相秦檜(しんかい)の讒言(ざんげん)により獄死。岳王廟にまつられ、民族的英雄として尊崇される。著「岳忠武王集」。(作者译:岳飞(1103—1141),中国南宋武将,字鹏举。他从普通士兵最终成为统领湖北一带的将军,后因主张抗金而被议和派宰相秦桧进谗言害死。他作为民族英雄被供奉在岳王庙,著有《岳忠武王集》。)
如上所述,日语辞典中包含了对中原英雄人物的基本介绍(姓名、身份、社会评价),但缺少对英雄人物核心精神的解说。对日本读者来说,辞典解释简单、普通、缺乏吸引力,很难引起读者在精神上的共鸣。英雄人物负载词在汉语和日语之间的对照关系为同形同义,所对应的日语内容缺少重要义项。因此,翻译英雄人物名称时应关注其出现的语境,如语境对英雄人物的精神特质进行了详细介绍则可以采取日语汉字直译的方法;在没有相关语境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日语汉字直译+注释的方式对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精神特质进行介绍。
传统节日负载词中自然而然地包含了一系列的仪式。大部分日本传统节日可以在中国节日中找到源头,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节日在日本发生了变化,风俗仪式也出现了诸多不同。因此,汉语和日语还存在第4种对应关系即汉日同形异义的类型。翻译这类文化负载词与翻译英雄负载词不同,这类负载词极容易因词汇的概念意义相同而内涵意义不同而产生误解。比如,新年—新年,汉语的新年指的是“春节”,而日语的新年指的是“お正月(元旦)”,中国新年的关键词是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一系列具有仪式感的内容;而日本新年的关键词则是吃荞麦面、吃年糕、立门松、神社参拜等内容。再如,“七夕”源于中原的“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因参加活动的都是青年女性,每到农历7月7日她们会向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故又称乞巧节,而今已演变成情人节。日语中的“七夕”为“七月七日に行う牽牛星と織女星を祭る行事。庭に竹を立て、五色の短冊に歌や字を書いて枝葉に飾り、裁縫や字の上達などを祈る(作者译:七月七日举行的祭拜牵牛和织女星的仪式,人们在庭院里立竹,在五色短签上写诗歌或者表达愿望的文字并把它挂在竹枝上用以祈祷手工艺术和书写更精进。)”可见,虽然汉日文字同使用“七夕”,有同样的起源和近似的发展历史,但其仪式内容却有所不同,可将“七夕”划分为汉日同形异义的类型。这一类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即使用汉语汉字(拼音)以凸显其汉语意义,并添加注释对相关民俗进行简单介绍,通过这种异化策略凸显出中原传统节日中的仪式与日本文化中的仪式之不同,使日本读者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特色,引起他们关注中原文化的兴趣。
价值观是文化深层的内容,Albert[20]对价值观的定义为:“价值观反映了什么是期望的,什么是必须做的和什么是禁止的。价值系统不是具体的报告,而是判断行为和约束行为的标准系统”[21]。徐光春提到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萌发和荟萃之地;老子的《道德经》[22]以“道”为最高范畴,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本体及其运行的总规律,提出:“道生万物,执一统众,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物极必反,和谐有度,俭啬寡欲,抱朴守真,柔弱处下,贵柔重雌”等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已内化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一部分。但是,这类词在日语中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四字成语,且真正了解道家思想内核的日本受众较少,因此,可以把其划分为形义完全不同的类型。针对这类价值观负载词的翻译,可以采用训读法这种日本读者接触中国古典时常用的方法,比如:“以和为贵”按照训读法为:“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它已经成为日语俗语的一部分。此外,为了使读者真正能够了解价值观的思想内核,在训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原文追溯和解释,这样既可以保留了中原文化价值观的思想内核,又符合日本读者的阅读习惯。下面以道家思想为例,说明翻译价值观负载词的策略。
日语中也有“道(どう)”这个概念,weblio词典收录了“道路、人们该走的道路、佛教徒的修行、道教的简称、北海道、律令制下的行政划分、中国唐朝的行政区划、朝鲜的行政区划”等8个义项,这些“道”的义项与道家学说中的“道生万物”的“道”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同,进一步使用《大漢和辞典》[23]检索“道”发现,在第一个义项“道路”之下,第3个小项提到“もと、根源、宇宙の本体”(作者译:源头、根源、宇宙的本原)。但一般日本民众很少会用到《大漢和辞典》这种专业词典,因此面向一般受众翻译“道”时,直接使用日语中的“道”可能会导致受众了解字面意思却并不能真正领会其思想内涵,因此在使用汉语训读法时需要添加相应的注释。比如:翻译“道生万物”,除了使用训读法之外,还要对其溯源和解释,汉语中的“道生万物”的“道”源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本。因此,“道生万物”可以翻译为“道は万物を生む”并还原其出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は一を生み、一は二を生み、二は三を生み、三は万物を生む)”,并对其进行解释“道生阴阳,阴阳和合而生万物(道は陰陽を生み、陰陽調和して万物を生む、いわゆる道は万物を生む)”。日语中存在“陰陽”“調和”的概念,通过引入日本文化中的已知概念并对该词的原文进行追溯和解释有助于日本受众接受这种抽象的精神内涵。
对于日本的价值观中同样存在的“顺其自然”“和谐有度”“抱朴守真”等类似的价值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可以直接训读法,比如将“顺其自然”翻译成“自然に順応する”;将“和谐有度”翻译为“調和して節度ある”;将“抱朴守真”翻译为“素朴を抱えて真を守る”等日语中为日本人所尊崇的价值观念,这样更容易使中原文化被日本民众接受和认同,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因此,中日在价值观层面存在相同和不同之处,应对中日文化价值观进行对比之后采取同则归化,异则异化的翻译策略。
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需要在翻译中既保持中原文化主体地位又兼顾目的文化读者的接受效果。本研究发现,中原文化负载词和日语文化中的关键词存在4种对应关系:汉日形义完全相同(如:盘古—盤古;岳飞—岳飛);汉日异形同义(如:遂皇—燧人氏);汉日同形异义(如:新年—新年;七夕—七夕);汉日形义完全不同(如:二帝—X;道生万物—X)。对于第1种情况可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使用日语汉字进行直译;对于第2种情况应采取汉语汉字(日语音读)+日语解释的翻译方法;对于第3种情况应采取汉语汉字(汉语拼音)+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对于第4种情况应采取汉语汉字(日语音读)或者训读法+具体化/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第2、3、4中情况综合运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整体上遵循同则归化,异则异化的翻译策略,这样既可以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又可以凸显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引起目标语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