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珊珊,王 梅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气候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各界对气候问题的重视。各国领导人及学者们也纷纷参与到气候保护的行列中,越来越多的气候演讲、新闻等出现在大众面前。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尝试对气候话语进行解读来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气候话语,希望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气候态度。
演讲作为一种说服性语言,常常需要使用一些语言策略把演讲者的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隐喻能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说话者达到“言少意多”的效果[1],所以隐喻自出现以来就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起,隐喻就被视为公共演讲的一种修辞现象[2]。直到今天,隐喻还被广泛用在各种文体中帮助其使用者传达他们的意识形态,隐喻已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3]。Goatly认为选择一隐喻而非另一隐喻是意识形态的反映[4];陈钦和陈娟等对《中国日报》对外报道“一带一路”语篇中的隐喻进行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通过使用隐喻弘扬了中国合作、发展、共赢的发展理念[5];Asplund以2000—2009年瑞典两家最大的农业杂志为语料库,分析了媒体在报道气候变化时使用的隐喻,并讨论了这些隐喻强调和忽视的气候变化方面[6];霍颖和刘薇对奥巴马和特朗普在“巴黎气候会议”上的2篇气候演讲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隐喻的使用既反映了美国两党不同的政治身份,又阐释了美国两党不同的道德模式,同时揭示美国两党不同的政治述求[7]。
随着气候问题的突出,很多学者对气候话语进行了隐喻研究来揭示话语者对待气候问题的态度,但是大多数都是对政治家的气候话语进行隐喻研究。本文选取世界上较为有影响力的演讲平台TED上的气候演讲(2012—2019)为语料,从批评隐喻分析角度解读环境爱好者在气候演讲过程中构建的概念隐喻以及概念隐喻反映的意识形态,从而揭示环境爱好者对待环境的立场;同时气候话语概念隐喻的解读也能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把当前的环境状况传达给公众,从而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是概念隐喻理论和批评隐喻分析。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 和Johnson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8]。概念隐喻涉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两个实体,Lakoff和Johnson用“目标域”和“源域”来描述这两个实体。目标域是被描述的实体,一般是抽象的、易理解的概念;源域是类比的实体,一般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概念。隐喻是认知方式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批评隐喻分析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旨在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感情。这种分析方式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紧密结合[9]。Charteris-Black把批评隐喻分析分成3个阶段,即隐喻识别(Metaphor Identification),隐喻阐释(Metaphor Interpretation)和隐喻解释(Metaphor Explanation)[10]。隐喻识别旨在检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语言张力。Charteris-Black认为隐喻识别应该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仔细阅读文本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识别候选隐喻;第二步是根据上下文对候选隐喻关键词进行分析来确定概念隐喻。隐喻的阐释旨在确定由隐喻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即确定隐喻与其背后的认知、语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揭示隐喻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隐喻解释旨在确定导致隐喻产生的社会因素以及隐喻在劝导中的作用[10]。
本研究以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为研究方法。借助语料库软件Wmatrix和AntConc对语料进行隐喻分析,确定文本中的概念隐喻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解释。
本文从TED官网[11]选取2012—2019年的27篇气候演讲(为了减少社会背景对演讲者意识形态的影响,所有演讲均来自美国学者)为语料,自建字数为53 855的小型语料库。根据Lakoff和Joho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3个问题:(1)气候演讲中存在哪些概念隐喻?(2)演讲者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构建意识形态?(3)概念隐喻在意识形态传递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功能?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软件Wmatrix和AntConc对隐喻进行识别。Wmatrix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博士Paul Rayson设计的一款在线语料库分析软件。该软件能够自动对上传的语料进行语义域赋码,其语义域赋码以《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为基础,包括21个上位语义域,这些上位语义域可以分为232个次语义域。另外,Wmatrix能够对比研究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的语义域使用频率产生主题语义域,将对数似然比临界值设为 6.63,其准确率可达91%。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Wmatrix产生的主题语义域不能完全包含研究语料库中的所有隐喻,因此,该研究借助AntConc的词频统计功能和产生关键词搭配列表功能尽可能多地对研究语料库中可能存在的隐喻进行检索。
将整理好的语料以纯文本的形式上传至Wmatrix,其内嵌的标注精灵tagwizzard可自动对文本进行词性标注和语义域标注,生成词频列表、词性频率列表和语义域频率列表(图1)。由于隐喻的确定与语义域有关,将研究语料库的语义域列表与参照语料库(由于所选取的演讲均来自美国学者,参照语料库选为American English 2006)对比后,形成了126个主题语义域(图2)。
图1 Wmatrix主题性分析界面
图2 Wmatrix产生的部分主题语义域
图2中Item是按照《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产生的语义域赋码,如W4代表该语义域所包含的词都与天气有关;01和02分别指该语义域在研究语料库中和参照语料库中使用的频率;1%和2%分别代表该语义域在2个语料库中的相对频率;“+”说明该语义域在研究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超过了在参照语料库的使用频率;LL为主题语义域的对数似然比值,表明了该语义域超常使用的显著性程度。对产生的126个主题语义域按照Pragglejaz 提出的“隐喻识别方法”进行隐喻识别,在此过程中,明显与隐喻无关的语义域可以直接被排除,如Z99(无搭配)、Z8(代词)。以L3语义域为例:(a)首先获取L3的关键词列表(图3);(b)在《牛津英语词典》查询每一个关键词的基本意思;(c)仔细阅读文本,确定该词的语境意思;(d)若该词的基本意思与语境意思一致,则判定该词不是隐喻关键词,反之则是[12]。对126个语义域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研究语料库中存在“旅途隐喻”“战争隐喻”“植物隐喻”和“疾病隐喻”。然而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同时,发现“建筑隐喻”在语料中也很明显。另外,Wmatrix生成的主题语义域的关键词仅涉及该类语义域的种类范畴,与该语义域有关的典型性动作性词没有被产出。如“植物”语义域中(图3),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动词(如grow)并没有被产出。因此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AntConce的检索功能,尽可能多地检索与概念隐喻有关的关键词及其搭配句,最后根据“隐喻识别法”判定隐喻。
经过识别和分析,发现TED气候演讲中使用的概念隐喻主要有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疾病隐喻和植物隐喻。演讲者通过概念隐喻来表达其立场并把其意识形态更好地传达给听众。
图3 L3语义域关键词列表
借助Wmatrix和AntConc的帮助,下列5种概念隐喻被甄别(表1)。表1显示了气候演讲中的5类概念隐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旅途隐喻。
表1 气候演讲中的隐喻类别
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和对5类概念隐喻关键词语境中涉及的施事者和受事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语料库中的气候演讲主要涉及2个目标域,分别是“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演讲者通过把抽象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具体化来向听众传递他们的意识形态。根据关键词的类别5类概念隐喻以以下方式被映射(表2)。5种概念隐喻反映出演讲者对气候问题的态度。
旅途隐喻中,“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两个目标域被识别,通过概念隐喻,将这两个目标域作了如下映射:“气候变化/保护在路上”“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道路保护气候”。演讲者把气候问题具体化为一段旅程,通过把旅途中的真实体验与气候变化/气候保护作类比,向公众传达出目前环境的真实状况,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气候。例句如下:
(1)We will put that data in the hands of people who can make simple fixes that will change thecourseof global warming in our lifetime[11].(Fred Krupp 2018)
(2)One,CO2emissions are expected tocontinue to growfor the next 30 years[11].(Joe Lassiter 2016)
表2 气候演讲中的概念隐喻
建筑隐喻“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气候保护需要被建设”突出了气候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气候保护也是一个漫长、需要耐心建设的一项任务。正如建筑需要坚实的基础、合理的框架、完整的结构一样,气候保护也需要合理的政策,有效的执行以及全民的参与。例句如下:
(3)This is about food and water,soil and climate,the basic practical and economicfoundationsof our lives[11].(Paul Gilding 2012)
(4)So I joined the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tobuildthose kind of solutions[11].(Fred Krupp 2018)
战争隐喻“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活”“气候变化会带来冲突”“我们应该和气候变化做斗争”指出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危害性和气候保护任务的艰巨性。把气候变化类比为战争,更加形象地向公众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毁害性影响,同时也表明气候保护需要人们共同努力,并做好持久努力的准备。例句如下:
(5)We call it “pollution”and itkillsseven million people a year,and it’sthreateningvery serious levels of global warming[11].(Michael Shellenberger 2016)
(6)We canpreventthe worst-case scenario.The only way of doing that is by reducing ou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1].(Triona McGrath 2016)
疾病隐喻“气候变化是一种疾病”,进一步将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概念化为疾病的症状,需要紧急和立即的治疗。这个类比可以激活我们对身体症状和疾病治疗的认知性知识,然后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例句如下:
(7)The earth is not going to break its ownfever[11].(Kate Marvel 2017)
植物隐喻在气候演讲中也有使用,气候变化就像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指出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环境的破坏。例句如下:
(8)And although we now know that CFCs are therootcause of this ozone hole,at the time,the science was far from settled[11].(Sean Davis 2019)
隐喻的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但是当时主要关注的是政治语篇。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包含3种修辞功能:为了实现说服功能,政治家们需要有“正确的动机”来建立一个“公正”的政治身份,这个叫作隐喻的“喻德(ethos)”功能;政治家们应该有“理性思维”,他们需要为他们的论点提供证据,这个叫作隐喻的“喻理(logos)”功能;政治家们需要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个是隐喻的“喻情(pathos)”功能。事实上,后来被拓展的隐喻的各种认知功能都是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功能为基础的。通过对气候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传达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有“表达立场”和“说服”功能。
(1)表达立场。Martin and Rose指出“人们运用评价资源来建立社会关系从而把他们的想法传递给读者”[13]。在气候演讲中,演讲者通过隐喻来构建态度和提出建议从而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便于更好地把他们的想法传递给大众。
在5类概念隐喻中,演讲者高度赞扬了气候在人类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建筑隐喻“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另外,演讲者也对人们现阶段对气候保护做出的努力给予了赞扬,如旅途隐喻“气候保护在路上”。但是演讲者更多地通过概念隐喻谴责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反作用,如旅途隐喻“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战争隐喻“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活”和“气候变化会带来冲突”,疾病隐喻“气候变化是一种疾病”等。“赞扬”和“谴责”两种截然不同的评断表达出演讲者对待气候问题的鲜明立场,即气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当今人们为了追求现时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不合理活动已经对气候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反过来气候变化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所以为了人类持久的发展,人类应该行动起来保护气候.
提建议也是气候演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气候演讲中22.9%的概念隐喻是有关气候保护的建议。如“气候保护需要被建设”“我们应该和气候变化做斗争”“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道路保护气候”。在提建议的过程中,演讲者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被凸显。作为环境爱好者,他们能更加客观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另外,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问题做过研究,所以他们能提出一些真正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议。通过提建议的方式,进一步确认了演讲者在环境问题上的立场。
(2)说服功能。Charteris-Black曾经指出隐喻是有说服力的,所以常常被用在辩论式的语言中。通过分析发现,TED气候演讲中的隐喻也是有说服功能的。TED气候演讲中,演讲者通过“旅途隐喻”“战争隐喻”“疾病隐喻”和“植物隐喻”来描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其中,全部的“疾病隐喻”被用来描述气候变化带来的病态性危害,50%的战争隐喻都用来描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威胁和带来的冲突。另外,演讲者把隐喻与表责任、义务的动词结合起来描述气候问题,可以增加听众的责任感。例句如下:
(9)But ultimately,we humanshave todo the hard work of reversing or at the very leastdeceleratinghuman-caused atmospheric changes[11].
“have to”表示“责任、义务”,通常用来描述必须要做的事,旅途隐喻中演讲者把表示“责任”的动词与“保护气候”结合起来,向人们表示保护气候就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此外,演讲者还通过概念隐喻鼓励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气候。在气候演讲中,演讲者使用“旅途隐喻”和“建筑隐喻”鼓励人们气候保护需要人们的努力。“战争隐喻”暗示气候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演讲者鼓励人们要做好准备,并为之努力。总之,演讲者通过概念隐喻来引起人们对气候问题的忧患意识,并告诫人们气候保护是一种责任,同时鼓励人们为气候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这一系列行为都加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同时把演讲者的意识形态很好地传达给听众,能够引起听众的环保意识并为气候保护做出努力。
本文借助语料库软件Wmatrix和AntConc对TED公开演讲中的气候类演讲进行批评隐喻分析。研究表明,演讲者在气候演讲中构建了2个目标域,分别是“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目标域到源域的映射把抽象的气候问题具体化,帮助演讲者把其意识形态传达给听众。对气候演讲进行批评隐喻分析可以揭示当前气候状况的真实状况,从而引起人们对气候问题的重视,同时可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为气候保护做出一定的行动,这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