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丽 陈广枝 郭玉杰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528447
我国是肝病大国,在肝病患者中存在较多的肝硬化患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及代谢、自身免疫及寄生虫等[1]。其病理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以往临床在诊断肝硬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肝穿刺活检进行判断,但是肝穿刺活检是有一定创伤性的检查,且难以重复检测[2],并不为所有患者接受。近些年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临床,其中FibroScan 502 就是此项新技术的应用设备,已广泛用于临床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检测。FibroScan 硬度值检测是一种基于超声的简单、有效的肝纤维化检测手段,有快速、无创、客观等优点,为患者广泛接受,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3-4];但是FibroScan 检出的结果却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患者自身条件以及肝脏功能指标等因素的影响[5],都可以导致肝硬度值升高。但是在肝硬度值到达FibroScan 测量极限75 kPa 时,患者的临床诊断大部分都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及酒精性肝病,其次是弥漫性肝癌或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因此分析FibroScan 测量肝硬度值为75 kPa 时的诊断分类及其肝功能改变,可以让临床医生更好地解读FibroScan 测值为75 kPa 的临床意义,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 年6 月至2020 年7 月肝病门诊及住院的肝病患者80 例,男性71 例,女性9 例,年龄范围为31~66 岁,年龄(47.4±9.3)岁。根据FibroScan 定量肝硬度值进行分组,肝硬度值为75 kPa者纳入试验组(30 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26~69 岁),肝硬度值在7~75 kPa 之间者纳入对照组(50 例,男性41 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34~66岁)。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信息齐全;(2)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或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癌;(3)除外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其他非病毒性肝病或肝硬化患者;(4)所有患者无腹水等肝硬度检测禁忌证;(5)所有患者有FibroScan 肝硬度检测结果,并有肝脏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通过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
1.2.1 超声检查 使用ACUSON X3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 Hz,患者空腹,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于正中矢状切面、肋弓下及右肋间隙切面清晰显示肝脏二维超声检测声像图。
1.2.2 FibroScan 检查 肝硬度定量检测使用法国Echosens 公司FibroScan 502 检测仪,探头型号为成人中等型号,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右手放在头后,暴露胸部肝右叶区的肋间隙,尽可能使肋间隙变宽,将涂有耦合剂的探头紧贴患者的右腋前线第8 肋间隙进行测量,连续10 次有效测量,取10 次有效测量的中位数,作为最终的肝硬度值(单位以kPa表示)。
1.2.3 肝硬度值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对照标准Stiffness 值:F0~F1 为0~7 kPa,F2~F3 为7~11 kPa,F3~F4为11~16 kPa,F4以上>16 kPa。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肝脏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及临床诊断,并按要求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及肝功能中的6 项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K)、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的肝硬化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病以及肝癌患者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慢性肝炎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在两组中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TBil、DB-K、ALP 出现异常改变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ST、ALT、IBil 异常改变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比较[例(%)]
肝脏疾病是我国主要疾病负担之一,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肝病患者中占比较多,但是近些年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人群也在急剧增长,这些疾病都是导致肝硬化常见的原因[6],而肝硬化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后病情无法逆转,患者经济及精神压力大,生活质量变差,所以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新的检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临床肝纤维化病变的检测[7],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殊探头震动产生一个瞬时低频脉冲激励,使肝组织产生瞬间位移和剪切波,跟踪并采集剪切波可获得组织弹性模量,通过肝硬度测定评估肝纤维化程度[8]。肝弹性波的传播速度与肝脏组织的硬度直接相关,肝组织质地越硬,弹性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对应的肝硬度值就越高,从而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5]。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加上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肝硬化患者的检出率,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对比80 例患者FibroScan 检测肝硬度值为75 kPa 时和肝硬度值在7~75 kPa 之间时的临床最终诊断以及部分肝功能指标,总结发现:在FibroScan 检测肝硬度值为75 kPa 时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者、酒精性肝病以及肝癌患者(包括弥漫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的比例较肝硬度值在7~75 kPa之间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而诊断为中/重度慢性肝炎者在试验组中比例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诊断为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比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的6 项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DB-K、IBil、ALP)在肝硬度值为75 kPa 时表现异常的病例数比例较肝硬度值在7~75 kPa之间时增多,两组TBil、DB-K、ALP指标异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T、ALT、IBil 指标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之在肝硬度值为75 kPa 时,肝硬化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病及肝癌患者的诊断率明显增高,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在临床中结合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可以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