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 陈蕾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疗科病区,开封 47500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居于前3 位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放疗是临床控制肺癌患者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但放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多发,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的同时对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也产生不利影响[1]。鉴于此,在放疗过程中,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是针对特定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开展个体化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模式,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干预期间护理路径表,可指导护士计划性、预见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循证理念是以临床护理实践作为查询依据,探寻最有效的护理证据,并以此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理念,可确保护理工作科学性和权威性[3]。本研究将CNP 模式与循证理念相结合应用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118 例肺癌放疗患者中,目的在于探讨其干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肺癌放疗患者118 例(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5 月),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偶数计入常规组,奇数计入联合组,各59 例。常规组男32 例,女27 例;年龄范围38~80 岁,年龄(59.15±10.27)岁;TNM 分期:Ⅲ期37 例、Ⅳ期22 例;病程范围2~12个月,病程(7.06±2.25)个月。联合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范围40~80 岁,年龄(60.10±9.78)岁;TNM 分期:Ⅲ期39例、Ⅳ期20例;病程范围2~11个月,病程(6.58±2.0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本研究经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⑴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⑵目前均处于放疗阶段;⑶无放疗禁忌证;⑷可耐受放疗;⑸预计生存期超过3 个月;⑹无意识障碍,可配合临床工作。
1.2.2 排除标准 ⑴严重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⑵存在语言交流障碍;⑶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⑷存在视听功能障碍;⑸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1.3 方法
1.3.1 常规组(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予以健康宣教,告知其放疗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作用,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告知患者放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以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注意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必要时予以药物镇痛。叮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治疗,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1.3.2 联合组(循证理念下的CNP模式) ⑴组建循证护理组。由肿瘤内科医生、护士长、若干护士共同组成循证护理小组,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自制的《放疗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需求,其次小组成员分别通过“知网”“万方”等网站下载15 篇肺癌放疗相关的权威护理文献,小组成员分析、讨论、总结出关于并发症、心理、依从性、疼痛、生活质量等方面相关的最佳护理依据,最终结合患者需求和护理依据制定肺癌放疗患者CNP方案。⑵放疗前。责任护士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等,减少其陌生感。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放疗前准备工作及放疗相关知识,使其知晓放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放疗期间患者在饮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放疗准备。在病房内为患者准备报纸、刊物、书籍等休闲读物,叮嘱其不要过度将注意力集中于疾病和病痛,通过阅读、浏览手机等放松心情,保持良好身心状态。⑶放疗期间。每天于患者放疗后小组成员共同查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及生理、心理状态,小组成员可依据查房结果适当调整护理措施。①责任护士在放疗期间注重患者皮肤护理,叮嘱患者每天以柔软毛巾和温水擦拭皮肤,穿着柔软、透气性较好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出现水疱、糜烂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天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不适,安排患者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禁止摄入生硬、刺激性食物,同时饮食富含蛋白质及纤维素,鼓励患者大量进食水果和蔬菜,多饮水,进食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每天刷牙3 次,避免发生食道和肺部感染。②针对癌性疼痛和并发症疼痛,依据患者疼痛程度适当予以止痛药,还可联合中医理气镇痛、活血止痛药物强化镇痛效果,另外,每天疼痛严重时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③护理人员联合家属注意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积极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开导患者,使其对治疗保持信心,理解人生的意义,对生活保持希望和热爱。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以开心往事调节患者心情。⑷出院时。详细告知患者出院时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叮嘱其遵医嘱用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坚持科学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丰富生活内容,保持良好心态。护理人员在患者复诊前2 d 电话通知患者按时复诊。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1.4.1 复诊依从性 护理人员在干预后6 个月依据患者复诊表现进行打分,分值范围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复诊依从性越好。0~3 分表示依从性较差;4~7 分表示依从性一般;8~10 分表示依从性良好。将依从性一般、依从性良好计入患者复诊依从性。
1.4.2 并发症 统计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次数,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脱发、放射性皮肤炎。
1.4.3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1.4.4 生活质量 采用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SQOL)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对生活的认识5 个方面内容,每方面计0~2 分,总分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5 希望水平 采用Herth 希望量表(HHI)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4分,总分12~48 分;12~23 分为低水平,24~35 分为中等水平,36~48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希望水平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以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复诊依从性 联合组复诊依从性91.53%,高于常规组的76.27%(χ2=5.081,P=0.024),见表1。
表1 两组肺癌放疗患者复诊依从性对比[例(%)]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15.25%,低于常规组的32.20%(χ2=4.683,P=0.031),见表2。
表2 两组肺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VAS评分较低,SQOL评分较高(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癌放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比较(分,-x±s)
2.4 希望水平 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希望水平较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癌放疗患者希望水平比较[例(%)]
放疗是肺癌晚期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缺乏认知、化疗并发症、癌性疼痛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患者选择中断放疗或无法按时放疗,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肺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5-7]。
循证理念起源于20 世纪末的循证医学,其不仅是一种实践理念,还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框架,其包含4 个步骤:⑴发现问题;⑵通过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⑶评价证据,确定最佳证据;⑷遵循最佳证据展开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将循证理念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使护理工作做到有证可循,有理可依,强化护理工作有效性[8]。CNP 模式是结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护理新思路,不仅为护理人员临床工作做出明确指导,还能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共同改善护理效果[9]。周志敏等[10]曾将循证护理与CNP护理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还有研究表明,支气管肺炎患者经过循证理念下的CNP 护理能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1]。本研究结果发现,循证理念下的CNP 模式干预肺癌放疗患者后,患者复诊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疼痛程度降低,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究其原因,本研究在对患者实施需求评估、线上循证等基础上制定CNP 方案,按照化疗前、化疗期间、出院时这一路径开展护理工作,针对患者皮肤、口腔、饮食予以正确指导和管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针对患者疼痛予以西药、中药、物理热敷等多种镇痛方法,可强化镇痛效果,提升患者舒适度;在出院时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并在复诊前电话联系患者按时复诊,能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
另外,从结果来看,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也有改善,说明循证理念与CNP 模式相结合还能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认为,在CNP中护理人员与家属联合对患者负性心理实施干预,可发挥缓解其负性情绪的作用,使患者对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活存在美好希望,加之患者病情好转,因此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以循证理念下的CNP 模式干预肺癌放疗患者,能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对生活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