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敏,刘品言,陶子渝,陈皓粤,周杰
(1.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2.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截至2019 年底,中国大陆共有40 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208 条,总长6 736.2 km,其中地铁占比76.9%。地铁车辆段承担列车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等任务,是地铁系统中占地最大的生产单位。与地铁配套的车辆段大量建设,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车辆段的建设向空中和地下延伸,已有不少带上盖开发的车辆段投入运营[1−2],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会影响上盖建筑的舒适度。地铁常用车型有A型车、B 型车和L 型车,其中L 型车为直线电机列车,其特点是车轮仅起支承和导向作用,不受黏着限制,这种牵引方式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的特点,使选线更灵活,进而降低工程造价,适合在地形条件复杂、建筑物密集、轨道交通线网密布和地下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中应用[3]。L 型车目前已应用于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和广州地铁4,5 和6 号线。针对列车在车辆段运行引起的振动,谢伟平等[4]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车辆段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特性;冯青松等[5−6]基于现场实测,分析了列车运行引起试车线、咽喉区和检修线区域的振动特性差异,建立车辆段上盖建筑物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上盖建筑的振动特性;CAO 等[7−8]分析了高架车辆段和上盖建筑物楼板的振动;陈艳明等[9]测量了下沉式车辆段咽喉区钢轨、道床、地面、楼板及盖板的振动加速度;邹超等[10−11]分析了咽喉区地面、试车线临近建筑、车辆段上盖建筑的振动,研究了振动传播规律;汪益敏等[12]测量了试车线临近地面及建筑物的振动。以上研究,引起振动的列车主要是A 型车和B 型车,对于L型车产生的振动少有报道。本文采用JM3873 振动测试系统,对广州地铁6号线萝岗车辆段开展系列振动试验,研究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响应规律,分析L型车振动特性。
广州地铁6 号线采用4 辆编组L 型车,长度为71.6 m,萝岗车辆段占地307 138 m2,盖下为检修库、停车列检库等车辆段建筑,总建筑面积130 767 m2,盖上主要用于物业开发(图1)。本次试验地点位于萝岗车辆段咽喉区和试车线附近,咽喉区轨道采用50 kg/m 钢轨、弹条Ⅰ型扣件、混凝土轨枕、碎石道床。试车线采用60 kg/m 钢轨、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梯形轨枕、碎石道床,铺设无缝线路。
图1 萝岗车辆段Fig.1 Luogang metro depot
本次试验共设置3 个断面,断面A 位于咽喉区,该区域上盖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岩面起伏较大,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和独立基础2种形式,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在断面A 布置6 个测点(图2),编号为A1~A6,测点A1,A3和A5 位于柱边,A2 和A4 位于框架梁跨中,A6 距1 号轨道中心线5.8 m,测点A1~A5 用于研究轨道正上方盖板振动特性,测点A6 用于研究L 型车在咽喉区运行时的振动特性。
图2 断面A测点布置图Fig.2 Test points arrangement in cross-section A
断面B位于邻近咽喉区的后勤楼,测点布置如图3 所示,后勤楼共9 层,1,2 层为厨房及餐厅,3 层为停车库,4 至9 层主要是司机休息室。后勤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独立基础2种形式,桩端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花岗岩0.5~1 m,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场地特征周期为0.35 s。在后勤楼内每层布置一个测点,编号为B1~B9,测点B10 和B11 位于轨道和后勤楼之间的混凝土路面。
图3 断面B测点布置图Fig.3 Test points arrangement in cross-section B
断面C位于试车线一侧水泥混凝土路面,沿垂直轨道的方向布置6 个测点,编号为C1~C6,如图4 所示,其中C1 距轨道中心线7 m,用于研究L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的振动特性。
图4 断面C测点布置图Fig.4 Test points arrangement in cross-section C
L 型车通过试验断面时,记录上盖建筑和地面各测点的竖向和水平垂轨向振动加速度(下文水平向均指水平垂轨向),采样频率为512 Hz。
振动舒适度评价的常用指标是计权加速度级,该指标根据加速度时程数据计算。为了使离散数据的计算结果能真实反映连续振动过程,相邻2幅计算波形需要设置一定的重叠率,重叠率取3/4[13]。
根据《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 第1 部分:一般要求》(GB/T 13441.1 −2007)计算1~80 Hz对应的计权因子Wki,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每一秒的加速度时程数据,选取1~80 Hz 的频谱分量ai,按式(1)计算计权均方根加速度aw。振动计权加速度级VL按式(2)计算。
式中:aw为计权均方根加速度,m/s2;Wki为第i个频率对应的计权因子;ai为第i个频率对应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m/s2。
式中:VL为计权加速度级,dB;a0为基准加速度,10−6m/s2。
选取列车通过时计权加速度级最大值VLmax作为振动评价量。
共有15 列车通过断面A,其中有6 列车在1 号轨道运行,车速为11.6~13.8 km/h,另有8 列车在2号轨道运行,车速为10.9~13.5 km/h。测点A1~A5 的VLmax平均值如图5 所示。框架梁跨中的竖向振动大于柱边测点。对于水平向振动,框架梁跨中的振动小于柱边。盖板的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向振动。
图5 咽喉区盖板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级Fig.5 Vibration acceleration level of each point on cover plate in throat area
分析临近轨道的地面测点A6 的振动实测数据,以了解L 型车的振动特性。图6 为列车以13.8 km/h 的速度通过1 号轨道时,测点A6 的竖向和水平向振动加速度时程,测点A6 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为0.462 m/s2,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为0.081 m/s2,该区域为直线轨道,L 型车引起的振动以竖向为主。根据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计算振动计权加速度级,以确定L型车在咽喉区运行引起的振动量级。列车运行于1 号轨道时,测点A6 的竖向振动VLmax为85.8~87.4 dB,平均值为86.2 dB。
图6 测点A6振动加速度时程Fig.6 Vibration acceleration time signals of A6
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测点A6 的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窗函数选用汉宁窗,按幅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修正,图7为上述振动加速度时程对应的频谱。测点A6 的竖向振动响应频带为30~150 Hz,频谱峰值所在频率为70 Hz。其余5 列车通过1 号轨道时,测点A6 的竖向振动频谱峰值所在频率为63~70 Hz,次峰值所在频率为32~33.5 Hz。
图7 测点A6振动加速度频谱Fig.7 Vibration acceleration frequency spectra of A6
测得的11 组有效数据中,有4列车在1 号轨道运行,车速为12.8~13.5 km/h,另有7 列车在2 号轨道运行,车速为11.1~12.2 km/h。测点B1~B9的VLmax平均值见图8。对于竖向振动,随楼层增高,楼板的振动强度呈波浪形变化[14],竖向振动最大的位置为4 层楼面,若仅在建筑物1 楼室内布置测点,无法反映建筑内振动的最不利情况。水平向振动最大的位置是3层楼面。后勤楼内,各测点的VLmax均小于60 dB,满足舒适度要求,已有研究表明,桩基础对振动的削弱效果较好[15]。
图8 后勤楼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级Fig.8 Vibration acceleration level of each point in logistics building
结构的振动响应除了受列车运行影响,主要由结构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决定。对于竖向振动,取测点所在的柱及半跨楼板作为计算单元,各层柱截面尺寸均为800 mm×800 mm,按式(3)计算各层柱竖向刚度,结果见表1。
表1 后勤楼振动分析参数Table 1 Parameters of logistics building vibration analyses
式中:Kc为各层柱竖向刚度,N/m;Ec为混凝土弹性模量,N/m2;Ac为柱截面积,m2;h为柱高,m。
根据各层竖向刚度,得到刚度矩阵KZ。将质量集中在每一层楼面处,从2层楼面到屋顶依次编为质点1~9,忽略活载,各质点的质量mi依次为35.68, 58.85, 118.78, 38.63, 36.71, 36.71,36.71,36.71 和46 t,得到质量矩阵MZ。将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近似按地震考虑,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各质点所受的竖向地震作用。忽略阻尼,下式为该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
式中:ω为自振圆频率,rad/s;Z为各质点位移幅值,Z={Z1,Z2,…,Z9}T。
仅考虑第1振型,由|KZ-ω2MZ|= 0,得到ω1=53.24 rad/s,T1=0.12 s。将第1 自振圆频率ω1=53.24 rad/s代入式(4),同时令Z9=1,得到体系自由振动第1 振型各质点的相对位移:Z1i={0.19, 0.36,0.55,0.71,0.80,0.88,0.94,0.98,1}T。第1 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按式(5)计算,得到γ1=1.30。
各质点所受竖向地震作用按式(6)计算,得到F1i={0.87, 2.71, 8.37, 3.52, 3.75, 4.10, 4.38, 4.57,5.87}T×105×αv,max。
式中:α1为相应于第1 振型自振周期T1的地震影响系数,设为αv,max;g为重力加速度,9.8 m/s2。
假定每个质点所受竖向地震作用仅对本层柱的变形产生影响,对其他各层柱变形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用各质点所受竖向地震作用除以各层柱竖向刚度,得到各质点的竖向位移:zi={1.97,5.54,20.86,9.77,6.49,7.33,7.82,8.17,10.47}T×10-5×αv,max。将所得结果除以1.97×10−5×αv,max,得到后勤楼振动相对位移,结果见图9。
图9 后勤楼振动相对位移Fig.9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vibration in logistics building
竖向位移最大的位置出现在4层楼面,该楼面回填有1.8 m 厚的泡沫混凝土(重度约4.5 kN/m3),导致4层楼面的质量明显大于其他各层,对结构振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于水平向振动,同一楼层近似按整体振动考虑,取测点所在的平面框架进行分析,计算单元宽度取相邻跨中线之间的距离。根据梁柱线刚度计算框架各层的侧向刚度(D值)。同样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各质点相对位移,结果见图9。
侧向位移最大的位置是3层楼面,由于部分柱从基础顶面到3层楼面未与框架梁连接,导致该层对应的侧向刚度较小。由上述分析可见,竖向和水平向振动均显著受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影响,通过分析结构振动特性,可以大致确定振动最大的楼层。
试车线轨道结构不同于咽喉区,列车在试车线运行时速度较快,振动特性有所不同。根据测点C1 实测数据,分析L 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环境振动特性。
在该区域共测得11 组有效数据,车速为10.2~22.2 km/h。图10 为列车以20.5 km/h 的速度通过断面C 时,测点C1 的振动加速度时程,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为0.833 m/s2,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为0.131 m/s2,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向振动。根据测得的11 组振动加速度时程,计算竖向振动计权加速度级,得到测点C1 的竖向振动VLmax为87.9~93.3 dB,平均值为91.7 dB。
图10 测点C1振动加速度时程Fig.10 Vibration acceleration time signals of C1
图11 为上述振动加速度时程对应的振动频谱,竖向振动峰值频率为53 Hz。其余10组数据竖向振动频谱峰值所在频率为50~54 Hz,振动响应频带为30~100 Hz。
图11 测点C1振动加速度频谱Fig.11 Vibration acceleration frequency spectra of C1
马龙祥等[16-17]研究了A 型车和B 型车在隧道运行时环境振动的差异,认为A 型车的环境振动影响更大。林楚娟等[18]选择2 个带上盖的车辆段,实测了A型车和B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轨道临近地面的振动,距轨道中心线3~30 m 的范围,A 型车引起的竖向振动约为60~75 dB;距轨道中心线2.5~30 m 的范围,B 型车引起的竖向振动约为55~79 dB。汪益敏等[12]在厦滘车辆段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出B 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距轨道6~28 m 的范围,竖向振动为76.2~91.2 dB,距轨道6 m 的测点竖向振动响应频带为10~120 Hz,峰值频率约为40 Hz。本试验断面C 的结果表明,L 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7~30 m 范围内引起的竖向振动平均为65.1~91.7 dB,与B 型车引起的振动量级相当,振动的低频成分少于B型车。
对于列车在车辆段咽喉区运行时的振动特性,陈艳明等[9]测量了A 型车在下沉式车辆段咽喉区运行时,钢轨和道床的振动,得出道床的振动主频段为80~200 Hz。何卫等[19]测量了B型车在咽喉区运行时轨枕的铅垂向振动,得出轨枕振动主频段为60~150 Hz。相比较而言,L型车在咽喉区诱发的振动主频段在30~45 Hz 和60~75 Hz 2 个区间(图7)。
地铁车辆运行诱发的环境振动与轨道结构、车速以及场地条件有关,不同类型地铁车辆的环境振动特性比较和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根据咽喉区盖板的振动试验结果,同一楼层中,对于竖向振动,框架梁跨中的振动大于柱边,对于水平向振动,柱边的振动大于跨中。
2) 对于不同楼层的振动,振动计权加速度级的大小受结构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的影响,竖向振动较大的位置出现在重量大的楼层和顶层,水平向振动最大的位置是侧向刚度较小,而重量较大的楼层。通过分析结构振动特性,可以大致确定振动最大的楼层,建议选择振动舒适度评价的测点时,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
3)L型车在咽喉区直线轨道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5.8 m 的地面,振动加速度级可达87.4 dB,振动响应频带为30~150 Hz。
4)L 型车在试车线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7 m的地面,振动加速度级可达93.3 dB,振动响应频带为30~100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