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因子在数学课堂里流淌——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课堂实录与分析

2021-10-20 02:33张兴华
江苏教育 2021年61期
关键词:学号小兔松鼠

张兴华

【背景】

“情感态度”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是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而提出来的。严格地说,情感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与人高级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时,就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反之,则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感。情感对认识过程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当某些行为引起愉快的体验时,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认知和坚持进行的趋势;反之,不愉快的情感则会使人发生改变行为的趋向。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通过情感促进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将有助于达到发展“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数学课堂里的情感教育。

【教学实录及分析】

1.诱发情感因子,唤醒认知需求。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创设适切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因子,能唤醒学生迫切的认知需求,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

师:小朋友们,动物园里,小兔、小狗和小松鼠正在进行采蘑菇比赛呢。我们去看看吧。小兔可是上届采蘑菇比赛的冠军,这次她采了多少个呢?(出示图1)我们一起帮她数一数吧。

师生一起数,发现小兔正好采了10个。

师(出示图2):小狗要挑战小兔,他采了多少个呢?这次,我们不数,大家先来估一估。

(图1)

(图2)

生有的说13个,有的说14个,有的说15个。

师(对回答13个的学生):你是怎么估的?

生:我把那10个圈成一堆,旁边还有几个,我估计一共大约13个。

师:还真是13个呢。小兔采了10个,小狗采了13个,比一比,谁采得多?谁采得少?

生:小狗采得多,小兔采得少。

师板书:多、少。

情感具有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或场合下产生的。情境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的作用。一个人在充满欢乐的情境中,就容易产生快乐感。“数量的比多、比少”本是单调乏味的,教师创设“小兔、小狗和小松鼠比赛采蘑菇”的童话故事情境,让儿童高兴起来、快乐起来,“比较数的大小”的认知需求便油然而生。带着这样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学习将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2.渲染情感因子,促进深入学习。

情感具有感染性,其最明显的表现便是情感共鸣。人们常常超越时间、空间和师生身份的界限,产生某种相同的情感。这种感染性能对人起到自我激励与激励他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有教师的和学生的两条情感线索。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逐渐萌发的,进而迸发出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和对真理与科学的追求。

师:小松鼠可是采蘑菇的高手,他憋足劲儿也想挑战小兔,小松鼠采了多少个呢?

动态呈现小松鼠越采越多的画面,同时配以激越的游戏音乐。师生一起数。随着小松鼠采蘑菇的数量急剧增加,师生数的声音越来越大,表情越来越夸张,情绪越来越激昂……一直到45个。(出示图3)

(图3)

生(齐声):哇!

师:大家为什么“哇”呀?

生:小松鼠采的蘑菇比小兔多很多很多啊!

师:像这样,小松鼠比小兔多很多很多,我们就说“小松鼠采的蘑菇比小兔多得多”。咦?小狗采的也比小兔多呀,你们为什么不“哇”呢?

生1:小狗采的只比小兔多一点点。

生2:小狗采的只比小兔多一点儿。

师:小狗采的只比小兔多一点点,或者多一点儿,我们就说“小狗采的比小兔多一些”。刚才,通过两次比较,我们知道了,小狗和小松鼠采的都比小兔多,他们都很高兴。但是,有什么不同呢?

生:小松鼠采的比小兔多得多,小狗采的比小兔多一些。

情感具有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任何一种表达,如果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传递效应就可能被放大和增强。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和学生一起数蘑菇的个数,随着蘑菇数量的增加,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断上扬,那种夸张的表情、激越的情绪带动着学生的情感。一声“哇”表明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顶峰,不仅是学生情绪的宣泄,更是他们对“多得多”这一认知的自然感悟。而教师故作疑窦的一句“咦?……”,引起了学生对小狗与小兔采蘑菇个数的差异程度的关注和精细比较,使他们自然生成了对“多一些”的大小关系的理解。教师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情感状态,善于以自己愉快、振奋、惊疑的情感调动、感染和调节学生的情感,放大和增强传递的效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能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上述教学中,学生既经历了“感知—思维—创造”的认知过程,又经历了“奇趣情境—情感共鸣”的情感过程。认知和情感相伴相生、相得益彰。

3.深化情感因子,实现立德树人。

情感与价值观联系密切。充分深化情感因子,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严谨、科学的数学课堂流淌柔软的爱的味道。

师:这时,谁心里特别得意呢?

生:小松鼠特别得意。

师:谁心里最难过呢?

生:小兔心里最难过。

师:小兔为什么最难过?

生:因为小狗和小松鼠采的都比她多。

师:小兔可没这么小心眼。她心里难过是因为自己落后了。(出示图4)请大家小组合作,想一想,说一说,小兔采的蘑菇比谁少?小兔采的比小狗、小松鼠少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图4)

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小兔采的比小狗少一些,比小松鼠少得多。

生2:小狗采的也比小松鼠少得多。

师认可,并赞扬生。

师:比赛结束了,谁最终得了冠军?

生:小松鼠得了冠军。因为他采的比小狗、小兔多得多。

师:其实,谁拿冠军并不重要,小松鼠不要骄傲,小兔也不要难过,下次再争取。重要的是在这个比一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这些话来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领悟数学思想,更应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师生一句句看似随意的闲聊,却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感药剂”。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晰“输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待胜利和失败的态度”,不能“看不得人家好”,而要找到自己落后的原因“下次再争取”……这些都是在育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4.放大情感因子,激励自信成长。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使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个“更好的方面”就是“成功的体验”。“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成功是成功之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往往能推动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教师言语间流露出的对他们期待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回应和自信的学习状态,让其离成功更近。

师:看完采蘑菇比赛,我们来到动物果园。(出示图5)小熊、小兔种的苹果树和梨树上都结满了果子。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苹果树上结了60个苹果。

生2: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师:梨可能有多少个?

(图5)

生交流想法。

师:大家为什么都选18呢?

生:因为18比60少得多。

师:为什么不选58?

生:因为58比60少一些,不是少得多。师:为什么不选63呢?

生:63比60多一些,不少,更不是少得多。师:小朋友们真会比较数的大小!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其著作《伦理学》中写道:“情感是自然而然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这个外因可以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可以是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描述,更可以是数学的严谨与逻辑带给学生的理性认识,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理智感。这种理智感是学生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思维的动力,是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数学魅力、形成数学智慧的过程中慢慢生成的一种稳定而愉悦的情感状态。

师:从果园出来,让我们回到校园。真巧,小芳和小明在比赛拍球呢。(出示图6)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小明可能拍了几下呢?

生自主选择,并交流。

师: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85下?

(图6)

生:因为85比45多得多。85里有8个十,45里只有4个十,8个十比4个十多了4个十。

师:为什么没有人选12?

生:12比45少,而且少得多。

师:为什么没有人选50下?

生:50比45多5个,是多一些。

斯宾诺莎提出,要把认识真理变成对真理的爱恋,变成欢乐之源。这是积极情感最高状态的理智感。教师的一系列追问,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严密推理、准确表达,由此带给学生的思维喜悦以及他们由此产生的继续探索未知的意愿,恰是理智感的表现。

师: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玩球,下面让我们一起到商店里去买球吧。

出示图7兼画外音:商店球柜里有排球、篮球、足球等,排球25元一个,篮球比排球贵多啦。

(图7)

师:那么,篮球可能是多少元呢?

生:篮球可能是100元。

…………

师: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还想买足球,售货员说“足球比排球贵得多,但比篮球便宜一些”。大家猜一猜,足球可能是多少元呢?(出示图8)

(图8)

生:足球可能是95元。

师:为什么呢?

生:95元比25元贵得多,但比篮球100元便宜一些。

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一书中指出:“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体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体验,一种是实践体验。”上述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情境中的客体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这种体验中获得信息、运用知识、形成本领,同时又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小朋友们长了不少智慧。接着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园里去长长本领。我们来做个听号令起立的游戏吧。

师:课前,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张数字卡片,现在请放在桌面上,数字朝上,这就算是你的学号。老师也有一张学号——65号。下面,请听要求——请学号比我大一些的举着学号站起来。(若干个学生站起来)

师(指着67、66、68号):他们举得对吗?

生: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数都比65号大一些。

师:让我们用掌声欢送他们带着智慧下课,离开教室。刚才有哪些小朋友没有站起来?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的学号不符合命令,都不是比65大一些。

师:那么,这些学号和老师的学号比一比,应该怎么说呢?

生1:我98号,比65号多得多。

生2:我13号,比65号小得多。

生3:我63号,比65号小一些。

…………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结尾,让学生在思考中结束一课的学习。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赞许,自信地离开教室,可以想象这样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多么让人喜悦。情酣意浓的课堂教学,在课将结束时,再一次奏出美妙的旋律。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不只有严谨的数字、严密的逻辑,更流淌着情浓意酣的情感因子。让我们拨动数学课堂的情感之弦:以爱为主题,以期待为基础,以需要为前奏,以情境为主旋律,以成功为曲终。让我们一起憧憬这样的充满情感的课堂:学生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困惑不已,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

猜你喜欢
学号小兔松鼠
中职生为何不关心自己的学号
我们来打牌
尝试亲历的过程,感受探究的快乐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与56号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