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安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丹河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神圣的办学使命。学校在反复研读学习国家政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同时结合地域校情,将育人目标定位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从而开启“能本教育”之路。所谓“能本教育”,是指基于全人发展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本的教育。它以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必备的认知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依托文化、课程、课堂、活动四大平台,聚焦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以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唤醒人的本能、锻造人的自信、培植人的能力,引导人的价值实现与潜能释放,让学生努力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在实施中,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坚持能本文化的培植,追溯由知识本位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继而催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全人发展的育人之道,创造性实施独特文化下的魅力教育。
一、培植学校能本文化,以行为自觉锻造必备品格
文化建设的境界在于文化自觉。一所学校走向文化治校,应坚持“学校人”核心,从思想认知、价值取向、行为表现等开展一体化引领,以实现学校人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而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与体系,以理念、视觉与行为的立体化建设,实现文化的植入、融入与内化,从而形成文化自觉,达到文化治校。我们坚持以能本内涵作为文化高地、精神目标与行为指南,聚焦理念、视觉、行为开展能本文化建设,通过独特文化的浸润、承载与释放,实现思想、认知与行动的再造,以此召唤与引领学校人迈向能本发展之道,锻造基于能本特质的完整人的必备品格。
一是倡树能本教育理念。基于能本内涵,我们确立了“爱人立责、能本不息”的校训、“让每一个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的办学宗旨、“品德与学识并重、能力与特长俱佳”的办学目标等八大办学理念。为让理念落地生根,实现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的转变,我们细化能本育人目标,制定了八大基本素养(自主自觉,初步践行公民责任;自信自强,善于组织、沟通、展示、合作;自理自立,做到诚信、守纪、明理、感恩;释放潜能,勇于质疑、探索、思辨、创新;做事定目标、有计划、勤思考、会总结;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双语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掌握1~2项体育技能;想象丰富、个性鲜明,拥有1~2项艺术特长),以素养的实现催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让学校人在“有根有魂、有纲有领”的教育愿景中,高举能本文化旗帜。
二是建设能本视觉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一山一水会说话、一草一木带思想、一墙一景现文章”的视觉定位,立足楼宇建筑、人文景观及学校标识、校歌等内、外部识别系统,以能本为核心元素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与设计,引领师生的思想道德与思维认知,积极追溯师生在“景物结合、言承致境”的文化氛围中感悟能本。春催花枝俏,秋来果满园。楼前“红色引擎、能本驱动”附以井冈翠竹、校徽及巨幅书籍,时刻提醒学校人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坚定革命信念、强化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能本发展;楼宇大厅“爱人立责、能本不息”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召唤着丹河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彰显责任、大爱无痕、能本追求、成全生命。
三是培植能本行为文化。在行为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能本内涵,着眼行为引领、专业发展、文化承载、团队建设,强化学校人的行为礼仪、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及学校文化的洗礼与承载,引领师生由行为迈向习惯继而建立品格,让师生在“有声有色、自主自能”的文化自觉中彰显能本。其中,立足行为引领提出干部、教师、教职工“三十佳标准”以及《丹河人的六大基本内涵》《丹河小学行为提醒机制》等标准,同时开展假期赠书和年度最受欢迎教职工、微笑使者评选等活动,引领师生的思想与行为自觉;立足专业发展推行个人规划并建立引领委员会,倡建协会(社团)并定期展示成果,推动师生专业自主;立足文化承载编纂文化手册并启动国旗下宣讲,创编校歌《梦想从这里起航》并组织传唱,出版季刊《丹河·行知报》及开展文化推介活动,让师生实现理念自信;立足团队建设实行项目团队认领、组建课题组等,锻造丹河人的团队认同。
二、规划能本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催生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融合了各学科赋予人素质发展的综合要求,体现了不同学科教育的共同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综合性,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为此,我们坚持能本理念内涵,以核心素养催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项关键素养,开启能本育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坚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为主体。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扎实推进基础性学科课程改革,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追求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针对语文学科推行大阅读及单元教学,数学学科开展生活化教育,英语学科融入绘本阅读,体育学科确立跳绳主线,音樂学科推行“乐谱”主线辅以课堂乐器葫芦丝,美术学科以“诗配画、画配诗”主线融入不同的画种技法培养美术素养……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追求学生文化知识教育,培植学生基础学力,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二是突出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课程建设,坚持基础性学科实践活动,同时着力强化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基于地域校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度设计深化社会实践教育,以跨界融合为未来职业能力奠基。三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深度挖掘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校本课程为辅助。基于地域资源、学校实际,坚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追求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一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等德育活动,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坚持综合性体系化主题教育,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艺术节等。期间,围绕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项目的筹备、组织及开展,追求学生自主规划、自主组织、自主展示,以跨界融合、学能转换培育学生的知识运用及组织合作能力。三是规划科技创新、科幻绘画、动漫设计、3D打印、编程教育、机器人等系列创客课程,引领学生脑洞大开、形成认知,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四是开展以艺体为主体的个性选修,探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引领掌握1~2项艺体技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五是设立班级、公寓及校园中的能本岗位,让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