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君
【摘要】目的:分析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控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县某医院50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儿童组320例、成人组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儿童组、成人组患者的疾病病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足口病(33.20%)占比最高,其次为病毒性肝炎(22.40%)、流行性感冒(14.40%)、流行性腮腺炎(13.40%)、水痘(11.60%)。从整体上看,儿童患者占比64.00%,成人患者占比36.00%,差异明显(P<0.05)。儿童组患者主要为手足口病(31.60%)、流行性腮腺炎(10.20%)以及水痘(10.00%),成人组患者主要为病毒性肝炎(19.60%)、流行性感冒(7.00%),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高于成年人,且儿童、成人的传染性疾病构成有所差异,应针对其常见传染性疾病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疾病病种;预防;控制
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一定传染性、流通性的疾病,可分为甲、乙、丙三类,在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一般情况下,传染性疾病可在固定季节、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同时也具有一定周期性。在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目前主要采取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工作重点。为做好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工作,本文将分析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控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县某医院50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2例,女性178例,年龄5~48岁,平均(27.65±5.25)岁。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儿童组320例、成人组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方法
对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疾病情况,分析其疾病病种。根据其发生特点,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
1.3评价标准
对比儿童组、成人组患者的疾病病种情况,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使用(%)表示,数据利用SPSS22.0处理,采取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00例患者,可见手足口病(33.20%)占比最高,其次为病毒性肝炎(22.40%)、流行性感冒(14.40%)、流行性腮腺炎(13.40%)、水痘(11.60%),从整体上看,儿童患者占比64.00%,成人患者占比36.00%,差异明显(P<0.05)。儿童组、成人组患者的疾病病种构成有较大差异,儿童组患者主要为手足口病(31.60%)、流行性腮腺炎(10.20%)以及水痘(10.00%),成人组患者主要为病毒性肝炎(19.60%)、流行性感冒(7.00%),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常见传染性疾病包括手足口病(33.20%)、病毒性肝炎(22.40%)、流行性感冒(14.40%)、流行性腮腺炎(13.40%)、水痘(11.60%)等。儿童患者占比64.00%,成人占比36.00%,可见儿童更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从病种构成上看,儿童组患者主要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水痘,成人组患者主要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为有效预防及控制传染性疾病,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即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发生后采取防控措施,治疗性预防措施。在防控传染性疾病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传染源控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 离、早治疗的原则。若发现感染患者,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同时控制传染源,阻止其向外传播。第二,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采取消毒、灭菌等措施,阻断其传播介质,限制其传播范围。第三,保护易感人群。儿童免疫是防控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儿童体质较弱,对病原体抵抗能力较差,应加大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推广儿童免疫策略,确保儿童均能够按照规范接种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疫苗。在成人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应做好乙肝、肺结核、流感等预防接种,同时做好宣教工作,包规律作息、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其讳疾忌医的错误观念等。
综上所述,儿童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高于成年人,且儿童、成人的传染性疾病构成有所差异,应针对其常见传染性疾病類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叶志娟. 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199-201.
[2] 司向,翟屹,朱晓磊,等. 2014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2):231-236.
[3] 陈泽海.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