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
摘 要
中共中央提出国家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国家发展战略倒逼教育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基础教育应站在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前沿,抓准压实教育方针、课程方案和强国战略的育人用人要求,即教育价值取向,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高中阶段如何培养研究型学生是这个基础的核心。在基础定位和培养策略上,主要有培养思维习惯、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深度学习能力、项目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关键词
高中 研究型学生 深度学习 价值取向
研究型学生与研究型人才是分别属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教育层次的两个概念,不能等同视之。研究型人才多指经过大学或研究机构培养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学识水平的人才类型。研究型学生是指高中阶段具有研究倾向、研究习惯和初步研究基础的,并善于研究的个性化学生。从相关信息了解到,许多大学生对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对毕业论文的撰写,都感到比较棘手。对搜集和检索文献资料、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和整理材料,也无所适从。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说明高中阶段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十分薄弱,没有给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和实践锻炼。这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明显脱节的地方。
高中阶段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课程方案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一、培养研究型学生的价值取向
1.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研究型学生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教育方针,提出“四个服务”,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同类型人才,其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社会贡献是有明显差别的。研究型人才居于综合素质较高层次,在经济社会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突出地位,充当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教育方针还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绝不仅仅限于劳动锻炼和职业体验,学生要在劳动锻炼和职业体验中,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对某项工作或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和革新方法。这就需要具有研究的意识和初步研究的能力。
2.国家发展战略为培养研究型学生发出号令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等一系列强国战略建设。这些强国战略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如何满足强国战略需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每项强国战略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来推动,科技来源于研究,研究需要从基础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培养研究型学生是基础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是适应强国战略亟需研究型人才的指向性基础。
3.课程方案对培养研究型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强调,高中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等必备品格,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科学文化素养要求用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去指导学习,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去研究問题[1]。终身学习能力包括敢于批判质疑的意识,发现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运用大数据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具备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和应用能力。这些能力归根结底就是研究能力,这是课程方案规定的研究型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4.智能时代对研究型学生提出现实要求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行业或职业受到一定冲击,同时新兴的产业和职业不断出现。这对大众求职者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具有研究型特征的求职者更愿意尝试新领域,并能很快适应新变化,因为高中阶段为他们积淀的雄厚核心素养和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善于学习、敢于攻关的研究特质,为他们求新创新、择业创业提供了可能。所以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高中阶段着力培养研究型学生可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基础性方法
1.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2]。思考是做研究的基本素质。所谓善于思考就是熟练掌握基本的方法去思考。研究需要有对象——问题,问题是被发现而后提出的。发现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读书、学习或休闲时,头脑中要有问题意识,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都有成因,都有与其他事物的关联性。这是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有一种思考方式是总把问题放在心上,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到户外走走看看,在轻松愉悦的散心中,有时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方法就会在不经意中想出来。
训练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可以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提出两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周一周二提交课上或课下在班级学习期间想出的问题。周三周四提交上(放)学路上或晚上睡觉前等课外时间想出的问题。经过老师梳理归类,把共性和个性问题公布给学生,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或合作探究解决,而后分享。对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提示和答疑解惑。对两次收集的问题,按先后时段进行处理,保证时效性。
把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又相互解决问题当作特殊作业去布置,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作客观性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以激励性引导为主,“只有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问题”,“只有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从不会提问题到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老师的期待是学生努力的动力。长此下去,不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得到提高,而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同步提升。
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和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
研究型学习的基本条件是善于积累材料,能够对收集到的材料做好分类整理,有序编排,装帧成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记录详实的课堂笔记,建构“点—线—面”的知识体系,每个知识内容,每个学科都要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收集课本外的材料,比如对旧报刊旧资料中的相关学科内容进行裁剪并汇编成册;对图书馆阅览室里报刊、书籍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摘抄,做成资料卡片;对网络上的知识或者下载保存,或者打印成纸质材料编辑装订。三是广泛阅读,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在阅读时对书中的主要观点、内容划线标注或写成笔记,同时记录书籍名称、页码,便于以后查阅。这些材料的积累过程就是自我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这是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
研究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文献查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室)、纪念馆、地方史志办等都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实物及影像资料,对外公开的资料可以查阅和复印。还有更便捷的网上电子文献,一些部门机构的网站对外开放,有的还有官方公众号可以关注;可以在百度文库等网站上查阅,还可以在中国知网等学术期刊网站上查阅等。熟练掌握文献查阅方式,并能找到充足的文献资源是从事研究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
3.贯穿教学始终的项目学习内容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与学习方法。”[3]项目的确定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由易到难展开。可以研究有一定价值的题目,也可以是教学重难点、历史大事周年、热点议题的研究,还可以是知识整合的专题研究等。
教师在开学初就设计好每学期的项目学习内容,排出项目实施计划表。规定每个项目的具体要求、研究起止时间、成果形式及交流方式等。评价时除提交成果外,还需要提供图文美篇或视频资料。项目由各组自选,但不能重复。
项目人员组成,按照学生优、中、低水平搭配,从优中选出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研究的计划、分工、实施及成果交流全过程,定期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每个项目成员控制在6人以内。
项目学习以每月开展两次为宜,即双周一次。自主学习时间为课后自由时间。小组自行组织研究,教师不干预,但可以提供相关信息资料[4]。
项目成果展示按计划如期进行,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在会议室开放展示,还可以云展示。任课教师邀请同组教师做评委,进行现场验收与评价。所有研究资料和成果分类建档保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性材料。
4.引导学生建设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架构
学习本身就有不断向深层次和宽领域研究的特质,正如一个词语有内涵与外延需要挖掘一样。引用深度学习理论[5],设计探究性学习策略,有助于研究型学生的跨领域知识的联接与整合。以高中学科某些内容交叉为例,如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现行高中教材历史、政治、地理都有介绍,由于学科特点不同,介绍的形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可以设计一个研究题目:分析政史地课本中关于经济全球化表述的异同,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谈谈你所认识的经济全球化(可以查阅资料向纵深拓展)。不同学科教材中关联性的内容很多,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去挖掘和拓展,从中培养研究型学生建立学科关联性和知识联系性的横向思维和扩散思维。
就学科学习内容而言,相近相似的内容很多,可以把它们纵向梳理和整合,建构专题化、模块化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晰化。在学习方法上,对纷繁庞杂的应用题目分门别类,从类型中找规律,从解题中求方法。善于总结规律和方法,是深度学习重视“研究”之处。
深度学习不应仅限于学科本身,还应关注社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学生学会制定生涯规划,并沿着既定目标努力是深度学习的动力。深度学习还应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把个人融入到国家和社会之中。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责任与知識、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形势、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等。
5.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研究型学生的标志性能力特征就是能够独立承担或合作完成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规划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不同于平常的研究性学习,这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强调规范、严谨和科学;突出论证设计、实践过程和研究成果;体现探究、研发和合作能力。适合学有余力的中学生去尝试和专项发展,这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学生参与规划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一是吸收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省市县规划课题研究,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承担研究任务,体验研究过程,积累研究经验;二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其独立申请适合中学生的规划课题研究。
6.激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
学生的学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不应该仅凭一纸试卷去评价,而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参加一些教育部门规定的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和大中学校举办的研学与营地活动等。只有在社会大舞台上,在更大范围的同伴角逐中,才能接受考验,锻炼成长。只有经历挫折和坎坷,才能磨练心智,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形成健康的人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生阅历、能力成长的便捷路径。这是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关键步骤。
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深度学习和研究的活动项目主要有省级以上的理化生学科竞赛和人文学科比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学生电脑设计比赛和双一流顶尖高校强基计划的培训活动等,还有在报刊上投稿、为网络撰稿和职业体验等。
研究型学生的培养要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要求,遵循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它高出对一般中学生的培养要求,加强了学科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具有研究性和创造性的中学生升入大学,会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总之,基础教育教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突出服务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3.
[2] 逄凌晖,赵奎娥主编.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111-112,117-118.
[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12-213,240-241.
[4] 王艳芝,曾文静.学校项目学习的影响因素、形式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19):5-8.
[5] 郭华.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J].基础教育课程,2019(合刊),(02):10-1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