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2021-10-18 15:20宋英英
求知导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有效研究高效课堂阅读教学

宋英英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今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促使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科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打造高品质、高水准的阅读教学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有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5-0043-02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和写作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两大重难点,而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科中的“重头戏”,是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作者情感流露的解读能力,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等方面的解析能力。高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开阔自身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更有底气和自信。掌握好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写作技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一、挖掘学生阅读动机,激发学生思考欲望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中,从教材内容中不难发现有很多优秀的经典名篇,这些文章看似简单易懂,实则蕴藏着深奥的道理,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挖掘和深思。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有少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始终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旋涡”中,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文章,通常是由教师主动告知学生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得出,这样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扼杀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客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学习,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信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思考能够助力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使其思维更加灵活,既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思考的角度考虑,在提问环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设计问题紧贴教材,目的明确引发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备严谨性、逻辑性、目的性,符合小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学习需求,既能够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又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材出发,对教材有一定的把握,熟悉教材、研读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认清、吃透,抓住教材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一定要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抛出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思考问题,牢固、扎实地掌握有关知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仅能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回忆,还能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得到培养。

(二)设计问题难易适中,结合能力灵活变通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问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盲目、随意提问,一定要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龄和学情来进行问题的设置。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一定要以问题为核心导入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设置,在抛出问题时避免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答案,或者教材中直接给出的答案,比如,某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这种简单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内,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能够得出结论;提出的问题要有连贯性和衔接性,不能一个问题过于简单,而下一个问题就过于深奥,这样的问题式教学课堂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宜过多,要把控好提问的次数,如果问题设置过多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所学知识难以及时吸收和理解;如果问题设置过少,学生会失去参与互动的机会,所以,教师在问题的数量上需要做好把控。因此,教师在构建问题式教学课堂、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原则,适度调整,设置既符合学生水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小学高年级《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一课时,这是伟大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撰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体现出鲁迅先生做出的伟大贡献,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有思想、有情感的诗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展开课堂教学,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析,分析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而是要求学生畅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印象,结合诗中的内容来思考这首诗蕴藏的文学内涵,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和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设置了提问环节,让学生思考“情愿做野草,等待地下的火燒”这句话的出处以及“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这首诗体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陷入思考交流之中,能够逐渐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构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二、思维导图助力阅读,明确思路提高效率

随着学龄的增长,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的内容越来越深奥,这些内容都是由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等多年从事教育教学行业的人共同探索、研究,并对所选内容进行精心的甄选,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多年的经验来编排的。整体看来,文体类型比较多,记叙文、说明文在整个语文教材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文体类型来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大方向的归类后再将内容进行细化。比如,以记叙文为核心词来绘制思维导图,主要围绕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来绘制,并正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摸索知识间的关联,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而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文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严谨的结构等特点,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进行罗列,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关系绘制思维导图,依据文章内容来合理调整主题和分支。相对来说,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较为贴切和方便,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总结和梳理,对文章形成全面认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类和整理,制作出详细的知识关系图,提炼知识精华。

猜你喜欢
有效研究高效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用提问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有效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高职英语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探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