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构成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蛋白质缺乏对免疫功能影响极大。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肉、乳制品和大豆制品等。
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可提供能量,维持免疫功能。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脂肪摄入不足,可导致新陈代谢障碍等。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代谢。适量摄入维生素可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组织(皮肤、结膜、角膜等)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并参与机体氧化过程,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含维生素A較多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水果、蔬菜等。
B族维生素是个大家族,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
维生素B1、维生素B2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神经细胞的代谢,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米糠、麦麸、粗粮、豆类及花生中,维生素B2存在于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和蔬菜等食物中。
维生素C可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白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的合成,具有抗病毒作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等。
维生素D能维持机体钙和磷的代谢平衡,促进骨骼生长,参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存在于深海鱼、蛋黄、乳制品、蘑菇、全谷物等食物中。
维生素E有抗氧化、维持生育和调节免疫等诸多生理学功能,能修复免疫系统的缺陷,消除感染。动物类食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少,麦芽油、葵花子油、玉米油、棕榈油、菠菜中的维生素E含量丰富。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少,但作用甚大。微量元素缺乏,体内的新陈代谢便无法进行。
锌可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力,增强神经的敏感度。食物中牡蛎的含锌量很高,此外扇贝、动物肝脏、奶酪、口蘑、山核桃也是锌的重要来源。
硒可抗细胞氧化和突变,促进致癌物质在体内的灭活,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含硒较多的食物包括猪肾、海参、松茸、牡蛎等。
(摘自青岛出版社《食物激活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