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评价
----基于中原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1-10-18 02:33青,春,2
关键词:莫兰中原城市群

王 青, 金 春,2

(1.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2. 齐齐哈尔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同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Janssen等[1]建立了模拟系统模型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模拟。2012年,ValdiviaR等[2]利用市场均衡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与经济产出的耦合机制。Tretyakova[3]和Yoo等[4]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采用耦合动态方法评价了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持续性。2002年,李崇阳[5]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得出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协同发展的结论。1996年,吴跃明等[6]应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进行了分解。2004年,陈六君等[7]应用动力学模型预测了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同性。2005年,毕东苏等[8]构建了包含承载机制的模型,计算了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协同程度。2015年,张荣天等[9]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协同程度及其演变。

本文基于中原城市群研究层面,探究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问题,并将动态因子分析法应用于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赋权,使研究从静态分析层面深入到动态分析层面。

1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模型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耦合协调特征。二者所组成的二元系统是多层次性、复杂的开放系统,这个二元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要素间或系统间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协调一致的程度,倘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能衔接配合得当,实现耦合协调,将有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掣肘问题,并通过发挥协同效应使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参照朱晓柯等[10]和朱林芳等[11]的做法,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个等级(表1)。

表1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Table 1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ispatching level

1.2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模型

1.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是多维度的概念,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有局限性,因此,本文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 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保护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及其环境的保护对策和措施[12]。PSR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是目前用于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较成熟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质量发展包含高质量的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经济循环[13]。基于上述理论依据,本文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2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Ecological prote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表3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动态因子分析法在多主体跨期变化趋势分析和评价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将研究深入到动态分析的层面。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时,截面维度以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处理,时间维度则以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处理,再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1.2.3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2008—2018年的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面板数据,由于济源市历年数据不全,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采取与韩燕和邓美玲[14]、何韩吉等[15]同样的处理方法,选取除济源市之外的其他29个城市作为研究的样本。依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核心发展区包括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联动辐射城市包括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所用数据来源于2009—201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河北)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年鉴,水资源数据来源于2008—2018年各省(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河北)水资源公报,逆指标采用取倒数的方法进行正向化处理,再将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2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性评价

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值范围平均值在0.147 6~0.549 1,按照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处于严重失衡型和勉强协调型之间,根据中原城市群29个城市历年协同发展平均值进行了分组,结果表明:协同发展处于首位的城市是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市,属于勉强协调型,占城市总量的3.45%;三门峡市、邯郸市、洛阳市、晋城市、长治市、淮北市、焦作市、聊城市、平顶山市、鹤壁市、漯河市、许昌市、濮阳市属于濒临失衡类型,占城市总数的44.83%;蚌埠市、邢台市、新乡市、安阳市、南阳市、运城市、开封市、菏泽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属于轻度失衡类型,占城市总数的34.48%;商丘市、周口市、宿州市、亳州市属于中度失衡类型,占总体的13.79%;阜阳市属于严重失衡类型,占总体的3.45%。

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在2008—2018年的整个研究期内,核心发展区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联动辐射区城市,在2008—2013年,二者的差距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在2013—2018年,二者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核心发展区城市的协同发展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联动辐射区城市的协同发展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表4 核心发展区城市和联动辐射区城市协同发展对比表

图1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和联动辐射区城市协同发展对比图

3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莫兰指数(Moran’s I)[16],分为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全局莫兰指数反映的是空间依赖性,局部莫兰指数接受了空间异质性。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邻接空间权重矩阵下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的莫兰指数显著大于0,说明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在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即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

表5 莫兰指数及Z值变动表Table 5 Changes of Moran index and Z value

用莫兰散点图分析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局部空间集聚趋势。发现莫兰散点图上多数点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少部分城市位于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表现出局部负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象限的散点分布呈现的趋势是从相对扩散向相对集中转变,说明协同发展的空间差异在缩小。综合上述分析,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存在正向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且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4 结 论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测算和时空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协同发展程度方面,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整体处于勉强协调型和严重失衡型之间,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市协同发展水平最高,为勉强协调型,79.31%的城市属于濒临失衡和轻度失衡类型,核心发展区各城市(郑州等13个城市)的协同发展高于联动辐射城市(安阳等16个城市)。

2) 在协同发展时空特征方面,协同发展中等偏高城市的比例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态势,协同发展的集中程度呈现出上升现象,协同发展略有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或者多级分化的趋势。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流动性相对较低,状态转移大多发生在相邻状态中,跨越式转移较少,协同发展演化趋势是低水平强化、高水平弱化。协同发展存在正向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且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致谢:感谢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RKX-2020006)的支持。

猜你喜欢
莫兰中原城市群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反思欧洲》的书评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总有斜阳照晚树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